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鄂西土家族婚姻习俗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鄂西土家族婚姻习俗由传统到现代演进的诸多形式,并就婚姻习俗变迁的制度因素及文化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宁蒗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繁荣,摩梭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摩梭人的婚姻习俗颇受世人的关注.由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婚姻制度为代表的摩梭人习俗也在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永宁摩梭人的婚姻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摩梭人婚姻习俗现状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宁蒗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繁荣,摩梭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摩梭人的婚姻习俗颇受世人的关注。由于传统文化受到现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婚姻制度为代表的摩梭人习俗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笔者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永宁摩梭人的婚姻现状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摩梭人婚姻习俗现状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婚俗研究作为人类学研究的原初性知识资源,它所提供的功能性、操作性以及工具性等知识蕴涵,为理解人类社会化过程中对文化的产生有直接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地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吾屯土族村落婚姻习俗的田野调查,以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入手,避免简单的谈论婚姻习俗,致力于将婚姻知识块衔接在一个地方文化的整体中,以地方性角度阐释婚姻与民间礼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佤的传统婚姻缔结形式既保留着母系制夫从妻居的习俗,又有父系制妻从夫居的特点;黄佤母系、父系婚姻缔结形式并存的婚姻习俗,是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汉族文化长期涵化的结果,也是黄佤对特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历史原因、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文化的传播和涵化,婚姻家庭的进化出现了复杂多变的前进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海撒拉族婚俗文化撒拉族在循化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从该民族婚姻习俗的简析中,可以窥见隐藏在习俗表象下的深层文化意象,使读者对该民族的婚俗文化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初步认识。撒拉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受...  相似文献   

7.
勾蓝瑶是生活在湘南山区的四大民瑶之一,现有两千余人,独特的生活环境、社会经济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婚姻习俗。历史上他们实行四大民瑶内部通婚,婚姻关系稳定。有"四个蛋子,雷打不动"的古训,有定亲后男女可同居生孩子的习俗,有隆重的婚礼"花筵"和"歌堂"等等。独特的婚姻习俗是研究勾蓝瑶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德宏旧城大寨傣族婚姻习俗的考察与比较,阐述德宏傣族婚姻习俗的变迁,认为德宏傣族婚姻习俗的主体核心仪式没有发生变化,而由主体核心仪式派生出来的非仪式部分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穆斯林的传统婚姻习俗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别具特色,但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下,穆斯林的传统婚俗在保持着伊斯兰价值观和文化特点的同时,也悄然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
从蒙古语“女婿”、“媳妇”称谓来源看婚俗的变迁哈斯巴特尔有些亲属称谓词的来源直接反映着当时人类社会中的某种婚姻习俗,因此,通过对某些称谓词来源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操该语言的民族的一些婚姻习俗以及它的变迁。蒙古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之一。她...  相似文献   

11.
土族婚礼作为土族人重要的人生礼仪,是该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其文化涵蕴十分丰富,本文就其传统汉文化特征、地方差异性及文化价值取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16日至8月17日笔者在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对土族农村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期间采用查阅档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方式对大庄村经济行业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大庄是一个典型的土族村落,因此其经济行业的变迁对我们了解土族农村经济的过去和现状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灶神信仰是土族群众之诸多信仰之一。本文利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互助县土观村土族灶神信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16日—8月17日笔者参与了云南大学211工程重点科研课题———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中的土族村寨调查。通过对调查点———青海省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这一土族村庄人口状况的深入调查,清晰折射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土族人口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土族族源争论的几个焦点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的族源之争,主要有吐谷浑说与蒙古说。本文就双方争论的土族语言、霍尔归属以及土人、土达与察罕蒙古尔族称来由等几个焦点问题,通过研究进行相应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探讨了土族神职人员的来源及发展状况,认为土族的信仰融入了多种信仰文化,具有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中国西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在青海土族地区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就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的渊源、特点、当地土司的概况及其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土族村落的空间结构及土族的空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落景观是文化观念的物化表现,它受到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文对土族村落空间结构从村落与村落之间、村落内部、庄廓及其内部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最后讨论了村落的同心圆结构。村落空间结构存在的一定意象可以让我们用与其相对应的“语言”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
土族组成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甘肃新通志》、《明实录》的记载,分析了清末13159户土族的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20.
明、清以来始有青海土人及土人部落。建国后,定青海土人为土族。关于青海土人部落的族属在汉、藏文史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国内外学者亦有考证。所有记载和考证都说明现今的土族是一个以元代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为主,吸收其它民族之成分形成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