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06-113
在宋代诗歌发展史上,江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正所谓"西江诗在宋朝抑何盛也"。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是宋代江西诗人的主要代表,他们在诗创作上的艺术特色、杰出成就以及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影响,都可以揭示出宋代江西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古代江西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江西的农业更是呈现一派发展进步的景象。农具、耕作技术、农田水利修筑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宋代江西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重视是宋代江西农业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等等。这些对今天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有所启迪的。  相似文献   

3.
黄庭坚与陈师道是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二人交情深厚 ,主张学杜 ,使江西诗派后学将杜甫列为初祖。他们的艺术旨趣与风格颇多契合 ,相互有所取舍 ,并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王安礼是宋代江西临川王氏家族作家群中的杰出代表。文章对王安石王安礼诗文创作进行比较,论证了二人文风之异同,窥见宋代江西临川王氏家族乃至宋代临川文学兴盛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据《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统计,宋代江西有作品传世的文学家共1359人。本文用历史人口学及人口结构学的方法,对宋代江西文学家的性别结构、身份结构及年寿结构进行考察。统计结果显示,宋代江西女性文学处于相当薄弱的地位,且"家族现象"特征明显。进士极具创作活力,是宋代江西文学的一支重要创作队伍。僧道、宗室文学家的文学创作活跃,人均创作量高于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平均水平。60-69岁、70-79岁、50-59岁这三个年寿段的文学家在宋代江西文学中创作力最旺盛。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112-119
宋代江西籍进士在文学、史学、经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破弃陈规,大胆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文化成果。其成就是两宋文化发展演变史上令人瞩目的组成部分,对江西当地乃至整个宋代社会的文化体系和时代审美精神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文化创造充分彰显出江西地域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就两宋文学的发展历程看,从首开风气到蔚成大观,都可见江西作家的卓越功勋。宋代江西作家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集中性与不平衡性。宋代江西作家群在地域分布上之所以呈现如此面貌,与宋代江西的经济格局、交通布局以及教育资源的分布、传统文化资源的区域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两宋时期堪称江西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文学的繁荣便是一个突出的标志.宋代江西文学异彩纷呈的景象,构成了两宋文坛一道灿烂的风景线.对于出现在宋代文坛中的这种"江西文学现象",宋代文坛及后代文坛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宋代出现的"江西文学现象"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和后代文坛关注的热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江西文学家在两宋时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从历代关注的角度来看,既有文学的,更有地域的.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104-111
宋代江西文化发达,进士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从地理分布来看,宋代江西进士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数量多的地方往往集中在江西中部和东北部,而江西边远之地,尤其是江西南部数量稀少。这种分布特点与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分布特点一致。宋代江西进士的地域分布遵循江西文化发展的逻辑,与江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尤其是鄱阳湖水系的走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宋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提升了江西的经济、文化地位和民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进而带动了江西的生态旅游、餐饮风物、文娱游艺等休闲文化资源的发展。宋代江西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人文底蕴和宗教色彩浓厚。宋代江西的餐饮风物有明显的江南地域特色,工艺产品有较高的品牌地位和文化价值。丰富而职业化的曲艺、戏曲表演是宋代江西文娱市场的产业支柱,并和神秘古朴的傩舞、歌谣以及各类游艺民俗活动一起,构成了文娱市场的人文基石。宋代江西休闲文化资源的发展繁荣,为当代江西的经济文化史研究以及休闲产业和区域文化建设留下了价值丰厚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海内孤本《黄律卮言》的发现及其价值□高国藩梅俊道一、《黄律卮言》的发现江西九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里藏有一部古代人编的黄庭坚的诗选———《黄律卮言》,这是一本奇书。这本书是黄庭坚的子孙,在明代万历年间请人选编的。他们选编的目的是为了使宋代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12.
宋代江西的农业得到充分发展,无论是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是土地面积的扩大,在全国均居首位,农产品的数量,质量也较前代大有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宋代江西的商品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农村中的商品经济成份越来越重,为江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试图对宋代江西农村中的商品经济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宋代文学领域内有一个"江西诗派",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宋代艺术领域内还有一个"江西琴派".江西琴派早在宋代政和以前就已形成的,与当时的京师琴派、浙江琴派鼎足而立为三大琴艺流派,而且浙江琴派是在学习江西琴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流派.江西琴派有自己的琴谱,人称"江西谱",当时的文人学士皆喜而争慕弹拂,成为盛极一时并主导潮流的流派.江西琴派的领袖人物是江西庐陵人欧阳修,他一生以琴为伴,有丰富的琴乐思想,常常以琴会友,并以文化盟主的号召力,在其周围自然形成以他为主的,有刘敞、苏轼、杨置、孙道滋、沈遵等一班文人参加的琴艺流派.欧阳修逝世后,江西琴派的主要继承者是江西庐山道人崔闲,他遍邀当时著名文人如苏轼、叶梦得等为三十多首琴曲填写歌辞.由此而形成了既有琴曲又有琴歌的著名的"江西谱".  相似文献   

14.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沧浪诗话》是宋代三大诗话别集之一。胡、严二人都对宋代诗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深刻反思。他们的诗学观既有相合处:如推崇诗骚、汉魏、晋、盛唐,追求诗歌的整体美与含蓄美,注重创新等;也有差异处:对宋诗的批评态度不同,二人提出的师法对象有别,以体派论诗的精深度有别等。他们促进了宋代诗学批评理论体系自身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这是宋代诗人姜特立、陆游对杨万里诗的赞评。他们都是同时代人,对杨万里的诗如此推崇,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杨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和地位。 杨万里(号诚斋)的诗,在当时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大,就因为他能够跳出江西诗派的框框套套,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考察了宋江西诗派前期诗人的词作,认为他们由于受到困顿生活、豁达性格、交游苏轼及诗派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词学观和词作风格都呈现新的面貌,词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给词学带来了一些变革,成为宋代词坛上一个颇具特色的词人群体。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96-103
宋代江西籍进士家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家族数量众多,家族延续时间长,宰辅高官多,一门数进士较为普遍,地理分布广泛,集聚现象明显等。两宋江西籍进士家族如此繁盛,其原因主要与唐五代移民的迁入、江西特有的地理环境及江西士人的刻苦好学等有关。宋代江西籍进士家族在创造家族辉煌的同时,不仅引领和带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而且还为宋代江西文化的繁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宋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转型历程中,严羽提出了一个“妙悟—兴趣—入神”的活法美学思想体系.“妙悟”强调活法悟入,以心为法;“兴趣”化理为趣,达到兴象、意趣的玲珑融会,不落言筌;“入神”则要求风骨与气象的统一,神化无迹,无法可求,都贯穿着灵动的活法审美精神.严羽这种妙悟入神的美学思想,是对江西诗派的活法悟入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的“说江西诗病”,实质就是用江西诗派的活法美学思想来纠正江西诗派的创作之失与批判江西诗派的创作流弊.因此,严羽是宋代禅宗活法美学思想的总结者,他用活法美学思想“说江西诗病”,宣告了宋代江西诗派的历史终结.  相似文献   

19.
谷宇 《兰州学刊》2012,(6):210-212
张爱玲和白先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小说的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二人都擅长人物描写,并通过景物、衣饰、生活用具来设置时代背景,表现人物身份、地位以及个性特点,都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艺术,受《红楼梦》影响很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无迹大化的文人画杜炳申人们都知道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教授黄绮先生是中外闻名的学者、诗人、教育家和书法篆刻家,却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黄先生于1914年出生在安徽安庆,祖籍江西修水,是宋代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三十二世孙。其父善写颜字,二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