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苏区合作制经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合作制经济,是根据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改善苏区人民生活,保障供给,支援革命战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所提供的经验,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开展经济建设,推广合作社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开展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合作社运动,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恢复和发展苏区的工农业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和支援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川陕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其存在离不开苏区农业的良好发展。川陕苏区建立后,在苏维埃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川陕苏区的农业生产获得发展的黄金时期。1935年4月,红军撤出苏区后,国民党反动派苏区整个农村暗无天日,农民彻底破产,农业重新陷入危机,因此,后来出现了1936年的大饥荒。  相似文献   

4.
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由红二、六军团建立起来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革命处于低潮,红军突围长征的生死关头发展起来的一块新苏区。这块具有战略意义的根据地,在长江南岸与川陕根据地相呼应,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从敌人的侧后方威胁其反动统治,在中国的革命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去,对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本文根据史实,论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准备时期、初创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直至战略转移放弃这块苏区的两年多的历史过程。一、准备时期  相似文献   

5.
鄂豫皖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较早、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一块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开展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同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受“左”倾错误影响的教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考察中国现当代文坛阶级话语的形成过程,认为这一话语模式由政治 领域转换而来,形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文坛。苏区文学的文学史价值在于它将阶级话语这一 新的文学话语引入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妇女解放、社会保障、卫生防疫等方面。苏区的社会建设对巩固新生的工农政权,恢复和发展苏区经济,推动中央苏区民众的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的深刻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周逸群一篇报告的时间问题周逸群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苏区的主要创始人。他在湘鄂西地区工作期间,给中央写了大量报告、信件。1928年9月19日写给中央的《鄂西特委报告》,是其中的重要文献之一。这篇报告,简明地向中央汇报了鄂西地区的党群组织、城市工作、土地革命、军事斗争及秋收斗争等情况和意见,反映了1928年9月以前,鄂西在敌人“清乡”的严重局面下革命斗争的基本情形。然而,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却把这一文献视为1929年之作。这是一个需要予以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鄂豫皖苏区,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在我党领导的黄(安)麻(城)起义、商城起义和六(安)霍(山)起义的基础上逐步创建起来的。从当时斗争的规模和影响来看,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块大的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  相似文献   

10.
红色苏区婚姻立法的习俗基础与制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苏区的婚姻立法,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婚姻立法。这一时期的婚姻立法,是在对封建的婚姻家庭陋俗进行抨击与改革的基础上完成的。它在承受婚俗改革成果的同时,又将婚俗改革的成果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形成了适用于全苏区的婚姻条例和婚姻法。红色苏区婚姻立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宣传工作的原则及其风格廖正本一、苏区宣传工作的原则中央苏区的宣传工作,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和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宣传工作,处在敌人长期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战争环境里,因而具有特定的原则。第一、宣传工作必须置于党的...  相似文献   

12.
8月上旬在闽北老区召开了福建、江西、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六省革命根据地货币学术讨论会,现综述如下: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曾于1934年铸造的“中国苏维埃银币”和“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两种银元(以下简称“红洋”),其铸造的史实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农民主专政的全国性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为迅速建立稳定的金融秩序,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成立之初就把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当作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来办理。于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建设,即以国家政策规定苏区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并为完善币制、全面实行统一币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币制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体现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  相似文献   

14.
中央根据地的反第一次“围剿”战役,是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行的最重要的战役之一。当时,敌军以十一个师又三个旅、共计十万多人的雄厚兵力,分八路纵队,气势汹汹,向中央根据地分进合击。红一方面军虽只有四万人,但在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总前委的正确领导下,迅速取得了龙冈大捷和东韶大捷,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湘鄂赣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有影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8年7月,彭德怀、膝代远在湘鄂赣的中心——平江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燃起了熊熊的革命圣火,声势日益壮大。在如此背景下诞生、成长的文艺创作,自始至终在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摇旗呐喊,宣布着强盗们的阴谋和罪恶,控诉着劳苦青年群众的痛苦,唤醒被压迫的青年的迷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时间较早,发展的规模较大,坚持的时间也较久,革命斗争的经验相当丰富,它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一块较大的革命根据地。认真研究这个地区武装割据的经验,对于编写鄂豫皖苏区的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四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两个问题,谈些初步认识。 鄂豫皖苏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鄂豫皖苏区的工农武装割据,是由鄂东北、豫东南和皖西北三块革命根据地联结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广大妇女在党和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为了保卫红色政权,为了妇女自身的解放,为了革命的胜利,和男同志一道,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努力从事各种生产建设,热烈支援前线,踊跃参军参战,为战胜敌人的反革命军事“围剿”,为克服敌人的经济封锁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她们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8.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作为整个革命事业一部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同样是“方志敏式”根据地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它的蓬勃发展还应该是被毛泽东同志誉为苏维埃模范省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年,方志敏及其战友在创建根据地、建立苏维埃的艰苦斗争中,一直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并明确提出了“为工农和革命战争服务的方向”的文艺思想。在苏区范围内,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空前繁荣活跃,在革命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回忆这一段革命历程,认真总结评述赣东北苏区文化繁荣景况,并探讨苏区领导的杰出代表方志敏与其关系,是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周逸群、段德昌、贺龙等为代表的湘鄂西的党组织,带领湘鄂西地区的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贯彻,军事冒险主义的实施,加上敌人强大兵力的“围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于1932年10月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20.
论独立自主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体现郭东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思想。独立自主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具体的革命实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体现于革命斗争的各个方面,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