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被葑?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  相似文献   

2.
从容不迫     
有一天,庄子和友人惠子一同前往附近的濠(háo)水边游玩。二人来到濠水边,但见水流缓缓,清澈可鉴,石缝之上,鱼儿悠闲地摆动着美丽的尾鳍(qí),庄子一见不由赞叹道:“你看这些鱼‘出游从容’,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一听,立刻反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捻(ni  相似文献   

3.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从表面上看很象一次运用现代逻辑推理的辩论,其实,庄子是要借辩论知鱼与知我的过程中蕴含我心他人难知的问题,庄子所谓鱼之乐是庄子道心之乐向鱼的投射,惠子难以得知。庄子的道心经过了“心斋”与“坐忘”后的自我经验的超然境界,没有经过自身的修证是无论如何难以感知的。这种道心只可以修证而不能言传于他人。此理既合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说法,也合乎《庄子·知北游》中“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说法。所以,惠子想通过逻辑推导的方式证明庄子不知鱼之乐也是可笑的。  相似文献   

4.
庄子濠梁言"鱼之乐"乃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惠子"安知鱼之乐"之问属于事实认知。惠子首先将二者混淆,继而引发庄惠答问中暗含着几乎是如环无端的无解的悖论。庄子意欲跳出循环往复而毫无答案的论辩,戏解"汝安知鱼乐"为"你在哪里知道鱼乐",进而言说"我知之濠上也",这实际上是隐晦地向眷恋庙堂、执着功名的惠施暗示,为统治者卖命,助纣为虐,醉心外物的角逐,是不可能真切理解、也不可能找到幸福。依据这样的思路,我们认为,庄子"鱼乐"论作为一个隐喻,是要向世人揭明:(1)自由是最可宝贵的,(2)快乐不需要太多的理由,(3)人类最为理想的生存方式或存在状态乃是"与天和"的"天乐"之境。  相似文献   

5.
里普斯的“移情作用”艺理论体现在《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与《再论“移情作用”》两篇章中。它们涉及审美欣赏的对象、审美欣赏产生的原因、移情作用发生的原因。“指向相应自我活动的倾向”的涵义、欣赏的身体状况及器官在审美时的缺场、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意及观照观念中情意转移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西方移情学说中的移情作用与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移情入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而所形成的艺术审美境界是不同的。西方移情说偏重人的感情外射,即"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中国诗学也有移情入景,但并不止于人情外射于物,它还有因人的"物化"而对物情有志的同感,即情与物同,心物交感,情境交融。移情入景本身还包含了融景入情,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物我为一"的思想,是西方近代美学难以超越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庄子与惠子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濠梁之辩,古今论者多数认为庄子辩胜了。实际上庄子是诡辩。用进化生物经济学反击不可知论,不但给濠梁之辩的胜负作出了与历来多数学者不同的判断,或胜负判断同样而依据不同,而且超越了中西方学界在可知与不可知论之间的僵持。通过证明所有具有机动性的物种都是具有意识的和所有具有意识的物种都是有苦乐感受的等命题,可以帮助评价濠梁之辩。  相似文献   

8.
中西移情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说”作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个重大新发现,在西方各国的美学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朱光潜先生又把它翻译、介绍到中国,这同样引起了国内众多文艺理论家的关注,并成为一个常用的概念。在大家都众口一辞地用“移情”阐释审美体验特点时,却忽略了面对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概念所具有的不同意义。作者旨在以中西文化为背景,理清“移情”具有的不同意义。“移情”离不开人:物,但西方的移情强调把人的整个精神特征注入到外物中去,由人及物,并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主体;中国的移情也强调人,人的情绪特征与外物的融合,但这种情绪是由外物唤起的,由物及人,人消解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的整个过程中。文章着重分析中西移情这种非主体与主体的差别,并进一步探讨差别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10.
“动心”与“移情”——中西文论两个相似范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亦、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情景交融”、“情景妙合”、“物我同一”、“托物感兴”等审美经验结合起来,细致分析自然审美和艺术创作中的移情现象,在中西方美学的融合中作一些经验描述。  相似文献   

12.
“兴”和“移情”的审美境界都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但两者的差异是明显的。其一,主客体之对立、二分与“身与物化”、“天人合一”的不同。其二,物我关系的对立与平等的差异。其三,客体之生命情感的有无。  相似文献   

13.
艺术语言的产生是主体“移情”的结果。发话主体把情感投射于外物,赋予人的情感经验以感性形式,语词挣脱语言符号的线性束缚,语词由概念转为意象,就是艺术语言。移情之一,是通过移情将物拟人化,或将人拟物化。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发生了变异,语词表达的不再是概念,而是心灵化的意象。移情之二,是心情外射,人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认为是客体具有的情感。此时语言符号的所指表象化,语义情感化。  相似文献   

14.
论审美移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审美的平面上对移情作了界定,在综览中西方移情理论源流的基础上比较了双方在主客体审美发生论上的异同。关于移情的心理基础,本文把纯类似联想定为“知”的过程,从感情和表象的暂时联系入手,提出了渗透式移情和创造式移情。本文认为移情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肯定下来的特殊的审美意识活动,通过对原始思维活动中表象和情感的交融的考察,本文提出了“集体移情”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表示否定判断要用一个“非”字。例如: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 ②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封建论) · 这种用法的“非”字究竟是副词还是判断词?这是一个常常使人疑惑的问题。一般古代汉语教材都称这种“非”为副词。然而也有的语法学家把它看作“系词”(即判断词)的。笔者认为,从“非’字的作用和来源看,从它在否定判断句中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看,它都具有谓词的性质。因而“非”字在判断句中是用来表示否定判断的判断词。下面通过与有关词语进行比较分析,来看一看这种“非”字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移情,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是指人在审美过程中,把特定心境下的主观感情移注到本来不具有人的感情的审美对象上,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思维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并在聚精会神观照一个对象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由此而产生美感。对移情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研究是从十七世纪英国经验主义派开始的。但它的存在却是很原始、很普遍的。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注意到移情现象,并且把它解释为一种隐喻。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讲究“托物言志”。汉郑康成把诗六义中的“兴”解释为“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  相似文献   

18.
美存活于审美情感的眼中。审美情感因与客体的物理属性疏离,无功利,不自私,非占有。它不追求审美以外的东西,自身就是目的。因而,饱含审美情感的主体在审美观照中才能实现审美移情:将自由生命力投入于对象之中。对象因有主体生活于其中而变得很美!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风,好一个亘古不变的比喻。人生就如同一阵风,匆匆来而匆匆地飘去,人是不够灵长的神,为何不停下匆匆的脚步,欣赏圆月与流水呢?人生之乐莫大于闲,清朝张潮说:“人生之乐莫大于闲,闲非无所事事也。闲者能读书,闲者能游名胜。”可当今世界,又有多少人能驻足而听呢?他们为权力而勾心斗角,为利益而网破鱼死,没有时间与相亲的人促膝而谈,没有时间与相爱的人深情相拥。他们一直努力地向上攀登,认为绚丽的风景总是在高山峭壁,殊不知已经错过了许多幸福和快乐。假使他们能停下脚步休息一下,该是多么的惬意啊!而我,我想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手中握…  相似文献   

20.
自然环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定着时代的自然审美观,自然审美观制约着以自然美为素材的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创造。中国艺术家把审美眼光集中地投向自然,在自然美欣赏中,总是把人摆进去,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情感状态出发,寄情于景,移德于物,然后在物我交融中见出人的品德、情感来,这绝不仅仅是移情于自然,更是一种精神感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