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与特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和方法等方面,梳理和评价近五年我国学术界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研究,指出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的著述颇丰,学者们主要从意识形态、话语权、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三个维度来对其概念进行深入界定。从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入手,在较为详尽地分析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国家战略对策和具体实施方法为视角,颇具深度地阐释了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路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成果存在不足,一方面理论创新速度跟不上时代步伐和人们需要,另一方面理论转化为社会实践的效果不太显著。在对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行科学评析的基础上,可以从跨学科研究、借鉴国外现有实证数据、总结话语对象框架、吸取国外经验与教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提升国际话语权、分层次构建等方面来布局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以及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本质在于如何有效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形态形态话语权问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思考,揭示了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深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行概念界定和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三项功能,分析了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进而结合国情提出并论证了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策略:强基固本、平台塑造、模式转换、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蕴含一定阶级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话语权力和权利系统。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已然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主要阵地,要拓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网络空间,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国家网络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目前学界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功能机制、建设面临的现状以及构建策略等方面,对学界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有利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完善,进而形成系统全面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话语权已然成为各国竞相角逐的一种新力量。"话语权"之争的实质,就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其话语权的巩固和增强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拓展和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转型期社会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全面深化改革面临诸多难点及腐败导致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度降低等方面,分析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时代诉求。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主流文化的与时俱进、多元思想的有效引领、话语表述的融通中外、宣传方式的行之有效、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等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因素,进而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提出从坚持以开放的精神建设当代我国主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坚持服务大众与掌握大众的统一、增强话语底气等方面探讨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是话语的思想内核和价值基石。中国的话语权,实质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因而研究和关注中国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就是话语权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该论题,需要超越“传播学研究范式”,以“实践学研究范式”优先,在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实践为抓手的基础上,进而达到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展现主流意识形态魅力之目的,这是新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研究需要努力开拓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法性、现代性和话语权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关键是发展经济、富国强民;完善法制;惩治腐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现代性转化,主要特征在于世俗化、大众化;科学化、理性化;平民化。合法性、现代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题中之义,但也有自己的特别方式,要在把握主体、对象,表达方式,概念和主题选择构成话语规则的四个纬度之间规律性的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以意识形态话语权维度辨析,网络道德批判有利于对网络道德问题的审视、纠正和监督,在新闻传播、民意表达和社会动员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道德失范现象频发,网络道德批判也随之存在诸多问题,网络道德批判缺乏舆论导向性,网络道德批判的场域过于虚拟,网络道德批判呈现泛道德化趋向。应当充分发挥道德批判在网络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辩证的网络道德批判范式,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引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维护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文化话语权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课题。科技文化话语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其也受到意识形态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当代中国科技文化话语权面临着利益格局发展变化对科技文化议题设置权的挑战,多元社会政治思潮对科技文化话语解释权的挑战,西方科技文化霸权对科技文化话语传播权的挑战,西方科技文化批判理论对科技文化话语批判权的挑战。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考虑,建构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话语权,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设置科技文化议题,坚定科技文化话语解释权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科技文化话语权的领导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的批判力。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国内学界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推出了一批较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国内学界在意识形态基本理论方面强调对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内在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突出表现在围绕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和规定、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等领域展开。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趋势呈现为意识形态研究的语言学走向,从语言学角度诠释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研究的心理学向度,运用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心理学分析;意识形态研究的利益论转向,将利益分析与意识形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高校不仅在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发展方向等方面发生了深刻改变,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不仅是应对网络语言范式变换的现实要求,而且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固本之策。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面临环境喧嚣纷乱、主体能力不足、内容“杂乱无章”、技术尚未成熟等现实困境。构建高校网络意识话语权,须在理论阐释与现实指引基础上,以“认知 解释”为基础,创新话语表达;以“信仰 价值”为核心,凝结话语共识;以“策略 筹措”为关键,掌握话语主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也在同步上升,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并未相应增加。西方国家利用控制国际话语体系的优势,不断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西方价值观宣传和拉拢是其推行全球文化霸权主义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斗争和话语权争夺战中,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发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呈现出话语主体多元化、话语载体多样化、话语内容复杂化的新特点,也面临着国内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国际网络领域西方意识形态话语权渗透交锋不断、我国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应对乏力等新挑战。掌控新时代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就必须提高话语主体素养以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发挥正能量,拓展话语载体多样性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坚持话语议题守正创新以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推进话语表达方式转换以实现中国话语标准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挥功能的重要基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内在生成机制、理论宣传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成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执政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苏联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教训和我国深化改革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都说明了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绝对话语权,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关于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构建中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理论创新与理论通俗化相结合,意识形态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弘扬主旋律与批判错误思潮相结合,国际与国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成为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争夺主战场的今天,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更好凝聚社会共识,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培育,也关涉国家安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指在网络空间中说话的"权力"和"权利",更侧重"权威"意义,表现为对网络舆论的持续稳定的影响力、支配力和凝聚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需要从话语生产开始,经由传播与扩散、聚焦与整合等过程,实现广大网民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和自觉支持,进一步使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网民思想和行为产生引领力和控制力。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节点与因素,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网络空间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加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迫在眉睫。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要立足意识形态话语权三大要素,具体从话语能力、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主题、话语空间等多个层面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决定着意识形态主导权,影响着意识形态安全。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众多话语主体的相继出现,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信息碎片化、表达泛娱乐化、话语“平权化”、传播方式圈层化等不利影响,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受到削弱。当前,必须把准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着力点,重点解决好“谁来说”“说什么”“怎么说”“向谁说”“在哪里说”等问题。应通过打造话语主体、创新话语内容、融合话语媒体、增强话语导向、扩大话语空间等有力措施,不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胜任力、说服力、传播力、向心力及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筑牢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