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描述科学的合理进化过程 ,劳丹为研究传统设置了不可反驳的核心 ,并允许它随时间发生变化。劳丹的这种处理方式是不必要的 ,它增加了研究传统的含混性。在科学中 ,引入作为抽象理论的工作理论的概念 ,可以超越传统对“核心”的追求去描述科学的合理的进化途径或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科学哲学界仍然十分关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该理论别具特色,自成体系,其中对经验问题的看法新颖、独到。但是,一些批评家对劳丹的经验问题提出了批评,而劳丹对部分批评也作出了回应。了解这段史实对我们今天深入研究和发展劳丹的科学合理性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继库恩和费耶阿本德之后,拉雷·劳丹( LarryLaudan)成为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劳丹的科学进步理论、科学合理性理论、研究传统理论,被认为是对波普、库恩、拉卡托斯等人学说的改进。劳丹的理论,由于其新颖独到和富有启发性、挑战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褒贬不一的争论。劳丹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真正启发力何在? 是否可以在劳丹理论的基础上作新的突破? 科学哲学的危机如何得以消解? 马雷教授的新作《进步、合理性与真理》填补了上述空白,有力地推进了对劳丹科学哲学思想的研究,尤其是该著提出“凡协调的就是合理的”论…  相似文献   

4.
劳丹在批判传统塔式模型的某些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重新考察科学进步的合理机制,提出科学进步的网状模型。但是,卢格指出,网状模型对科学实际的说明仍不太清楚,应该寻求一条比劳丹更彻底的路线。萨普斯指出,劳丹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哲学分析,而且其哲学分析的精确性和明晰性与卡尔纳普等人相比是一次倒退。本文认为,网状模型是对塔式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但它不是对解题模式的发展,反而大大削弱了这个模式,这反映了劳丹的某种退却。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哲学研究领域,在研究科学本性的问题上,在美国拉瑞.劳丹以前,似乎很少有人在他们的模型中涉及"概念问题"在科学理论中合理评价的作用,或是未能充分认识到"概念问题"在科学史上的作用,"概念问题"可以说是劳丹的"原创",而"协调力"也是如此。正是这种"原创",拓展了科学观的视域,给我们带来新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劳丹《科学与价值》一书中提出的科学合理性的网状模型、科学变化的逐步演变模型和方法论规则的确定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批评.作者认为,劳丹关于科学合理性的理论,像逻辑经验主义一样坚持方法主义的观点,而库恩提出的规则理论和不可通约性则表明,科学合理性理论必须超越方法主义;科学意见的高度统一要依靠对话和交流,科学知识之可能的前提是科学经验和科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劳丹质疑"无奇迹论证"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无奇迹论证"通过"溯因推理"("回溯推理")或"假说推理"的方法将科学在经验世界中所取得的成功作为科学理论具有真理性的最好理由,而劳丹等人针对此推理模式提出"悲观元归纳"论题,借用科学史中具体事件来揭示科学实在论的"无奇迹论证"推理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即科学理论的成功与该理论的真理性不存在因果必然联系。成熟科学理论中的核心词项有无指称,不需要该理论是否成功作为前提,而且一个理论在经验上的成功也并不保证其所有或者大多数核心词项均有指称。  相似文献   

8.
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在扬弃库恩的"范式"和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传统"的概念,试图达到既坚持科学合理性原则,又克服传统合理性模式所遇到的困难的目的.但是,劳丹最终未能如愿.虽然他指出了前人理论中的不足和缺陷,而且也力图建立一个两全其美的理论,但他的研究传统理论最终也只不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点修补工作而已.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对当代西方几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作了概述,剖析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问题观、库恩的范式论问题观、劳丹的科学进步解题观、夏皮尔的关联主义问题观,评价了他们的科学问题观的异同。本文认为,只有在认识基于实践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解决和回答“科学始于问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科学始于问题”辨析与正确回答--对当代西方主要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的评析李征坤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对当代西方几位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的科学问题观作了概述,剖析了波普尔的证伪主义问题观、库恩的范式论问题观、劳丹的科学进步解题观、夏皮尔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理论高峰",结束了追求"纯粹性"和"绝对性"的封闭型的理论形态,产生了各种追求跨越学科边界的"宏大理论".在这一"理论高峰"之后,出现了多元化的理论形态.考察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立足点,是对历史和社会语境的关注.由此可以发现,不断剧烈变化着的语境导致了源源不断以反叛和挑战姿态出现的激进理论思潮.这种思潮不仅终结了封闭型的理论形态,而且也造成了理论跨越学科边界的境况和各种理论形态并存的现状.理论形态多元并存的"马赛克"景观,成了"理论高峰"之后的理论与文学理论的总体面貌.  相似文献   

12.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的实质意义给与 :主体建构对象就是给与对象意义。这是讲求读者建构 (再创造 )文本意义一路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理论和类包涵理论分别探讨了隐喻的概念性和范畴化的问题,理论阐述中两个理论的提出者却不能相容.本文分析了它们的分歧和相互指责,认为两个理论所涉及的隐喻概念性和范畴化是隐喻内在统一的两个不同方面,在隐喻研究中应当重视两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社会性问题的高级心理品质.智慧的探索贯穿了人类的文明史,构成了人类自我反省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这种探索和研究主要停留在哲学、宗教等领域.20世纪后期,随着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对成功老龄化、智力、创造性等问题的研究,智慧问题逐渐引起心理学家的关注.当今,心理学领域关于智慧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智慧平衡理论”和“柏林智慧理论”为代表的外显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研究;二是智慧的内隐理论及其指导下的研究.外显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建立的智慧学说,内隐理论则侧重于探究普通人的智慧观.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智慧,将智力、智慧与创造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尼采的"透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对待传统哲学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标志哲学革命方面的共同意义.  相似文献   

16.
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是语用学理论的基础。关联理论比会话含意理论更具有解释力。在分析两种理论基本差异的基础上,从交际模式、语境概念、语用推理三个方面探讨了关联理论对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尼采的"透视论"和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说"的比较研究,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对待传统哲学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另一方面揭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在标志哲学革命方面的共同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浅谈"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信息科学的重要地位,介绍了信息理论的基本理论体系.在论述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课程的教学特点的同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理论界,反理论之声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伊格尔顿的近作《理论之后》是对这种反理论的一个回应,其目的不是宣判理论的死亡,而是通过对文化理论的深刻反思探询当前文化理论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试图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幻象为文化理论寻找出路。他认为文化理论必须重新进入现实,必须对人类的道德、价值、真理等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要对当代资本主义超出伦理限制的盲目发展和过度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理论之后》对我们的启示是:中国当代的文化理论和美学理论应该充分关注中国的现实,尤其要关注在社会急剧转型中处于边缘地位、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族群人们的文化生活、价值转变、情感需求和文化尊严,为边缘和弱势群体及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合法性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