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家大院是我国清代典型的民间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体现出晋中地区的民居窑洞特色,仍有一些青砖、青瓦的单体木构架建筑。石柱础是结合建筑物而发展起来的功能性建筑装饰。王家大院敦厚宅石柱础雕刻充分显示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自由,体现出浪漫的创造精神,把“情、艺、技、神、意”融会贯通,展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装饰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木雕雕刻装饰风格特点.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装饰艺术与文化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题材内容丰富,文化象征含义深刻.乔家大院木雕骑马雀替艺术品在装饰性与写实性,装饰作用与独立欣赏价值的矛盾中求得统一,充分显示了晋商大院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丁村民居柱础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对丁村民居建筑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丁村柱础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了丁村柱础的雕刻手法、造型特征以及丁村柱础装饰题材和内容的选择,并对几种典型柱础式样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山西民居特点,促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王家大院是我国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中的精品之作,建筑装饰中砖雕、木雕和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装饰题材包括动物、人物、植物、器物及其组合等,其中植物纹样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很有特色,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其纹样的题材具有歌颂文人气节、祈求多子长寿、吉祥纳福、功名利禄和平安的寓意特征,造型上具有具象题材抽象运用、对称和均衡以及繁复中求取秩序的特征,其审美上具有对汉字谐音的借用、生物形态属性的暗喻以及诗词歌赋意境引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门楣, 即门框上边的横木。有关门楣的起源, 尚无确切记载。但就雕刻艺术与建筑装饰的发展来看, 门楣发展于唐宋,随着民宅建筑装饰的兴盛, 到明清时期形成规模。由于门楣处于非常醒目的位置,所以历来的建筑师们也都非常重视对它的艺术装饰, 以加强建筑的感染力,久而久之, 门楣艺术就成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区域文化形态的生动体现, 也为研究我国民宅建筑艺术提供了史料。王家大院的门楣装饰就集中体现了清代北方民居的风格。王家大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绵山脚下的灵石县静升镇,地处晋中盆地南端。明清时期,崛起的华夏三大商帮(晋、徽…  相似文献   

6.
窗棂是我国的民间传统工艺,是建筑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内容。王家大院窗式可分为长窗、半窗和漏窗三种,具有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王家大院窗棂不仅体现了形式美的构成、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而且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山西民居作为我国建筑艺术的一个类别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传统民居的典范之一。通过分析研究山西民居的基本建筑形式;山西民居院落的建筑形式;山西民居建筑形式的精华———山西大院,为以后进行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传承。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建筑是一个皇冠的话,那么别致的建筑装饰就是皇冠上的一颗夺目的钻石。山西省灵石县的王家大院以著名的“三雕”闻名于世,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的雕刻技艺、高品位的文化价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给人类展示了王家主人的品味和生活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了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意志和决心,给后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9.
新疆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多民族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喀什维吾尔民居中的柱廊空间作为户外生活的特色空间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居廊道文化,其柱廊装饰艺术在多元文化以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形成了既具有传统民居形态,又突出表现出穆斯林的审美意识和宗教心理的民居建筑风貌。本文以喀什维吾尔民居柱廊部位装饰元素为视角来探讨民居装饰特征中体现出的地域民居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实地调研与理论归纳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流域民俗与晋商文化等因素,分析山西民居的历史渊源,继而从家族血缘观念的视角探讨其院落式格局,并对山西民居的建筑材料与工艺、陈设艺术与装饰等加以整理,以系统阐发其建筑的文化与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