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稹集》于 1982年问世后 ,为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0 0 0年该书重印时 ,校点者对其中存在的疏误作了进一步的修订 ,其学术质量明显提高 ;但未扫尽的“落叶”依然有不少。兹将笔者读《元稹集》重印本看到的值得商榷之处提出来 ,供点校者和读者参考。这个题目下应涉及的问题 ,有一部分已在《〈元稹集〉断句之误例析》(《铁道师院学报》(社科版 ) 1997年第 3期 )中展示 ,可参看。  相似文献   

2.
一在《旧唐书》等有关唐史的著作中,有一些词的词义,或是可以补充新编《辞海》相关条目的义项,或是可以订正其释义的讹误。兹举出一些例句,共作切磋。节制原列“节度限制”、“纪律”、“指挥管辖”三个义项。其“指挥管辖”义的书证,取自《新唐书·郭英义传》。传中叙述郭英义任“诸卫员外将军”时,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见到他曾说:“是当代吾节制者。”其释义就引文的字面而言,可称通顺;但通观两《唐书》中对这一词的用法,则显属错误。这里的“节制”,原意是“秉节统制”,在两《唐书》中则大量地用以代指“节度使”。《新唐书·郭英义传》在上引文句之后即叙述郭英义任陇右节度使事,与哥舒翰之言,前后呼应甚紧。这样的用法又  相似文献   

3.
《大汉和字典》和《中文大辞典》,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其中部分词条,亦有欠妥之处。今试举若干条以商榷: 一、“言误”条引《后汉书·吕布传》:“思动辄言误,误事岂可数乎!”查本传:“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得失,动辄言误,误事岂可数乎!”二、“责理”条释义:“不可求其治也。”释义成为反义。当去掉“不可”二字。三、“卖租”条说:“贷地耕作也。《清会典事例·户部·田赋》:准其卖租,不准其卖地,令细户照旧完纳,不得夺佃增租,以杜争端而恤穷佃。”查原书,引文上面还有一句“如安州业户因所得租息不敷应用”。这样,就清楚地看出不是“贷地耕作”,而是允许安州业户可以卖租(即把向佃农收租的权卖掉),不影响佃农耕作。  相似文献   

4.
朱敦儒简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敦儒,字希真。一作希直·误。 《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七(以下简称《本传》、周必大《二老堂诗话》、郑椿《画继》卷三均曰:“朱敦儒,字希真。”《词综》卷十二。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则曰:“朱敦儒,字希真,一作希直。”按“希直”之说源出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六《经籍》七十二:“《樵歌》一卷,陈氏曰朱敦儒希直撰。”查陈氏《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岩壑老人诗文一卷,左朝请大夫洛阳朱敦儒希真撰。”乃知马氏转引有误。“真”“直”二字,笔划相近,辗转引田,难免混淆  相似文献   

5.
《元稹集》于1982年问世后,为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0年该书重印时,校点者对其中存在的疏误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其学术质量明显提高;但未扫尽的“落叶”依然有不少。兹将笔者读《元稹集》重印本看到的值得商榷之处提出来,供点校者和读者参考。这个题目下应涉及的问题,有一部分已在《<元稹集>断句之误例析》(《铁道师院学报》(科学版)1997年第3期),中展示,可参看。  相似文献   

6.
(一) 《诗经》和《周易》中的“汔”字,古注、今注及词书释义分歧很大。《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毛传:“汔,危也。”郑笺:“汔,几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引此诗,杜预注:“汔,其也。”《后汉书·班梁列传》引此诗,李贤注:“汔,其也。”《孔子家语·正论》引此诗,王肃注:“汔,危也。”朱熹《诗集传》:“汔,几也。”《康熙字典》用此例,引毛传、郑笺、孔疏后曰:“按诸家反复相训,是汔为几也。左传昭二十年引此诗,杜预云,汔,期也。然则期字虽别,亦是近义。”旧《辞源》用此例,释义为“几也,一曰其也。”旧《辞海》用此  相似文献   

7.
樊兴为唐初名将,战功赫赫,与刘文静、钱九陇等俱为建国定祚勋臣,其生事两《唐书》本传叙述颇粗略,也有疏误之处,爰据文物载记稍加补正,以就教于学者。樊兴安州人。两《唐书》本传皆未著录其字,《陕西通志》卷二四二《金石》八《樊兴神道碑》云:“字积庆。”安州人,《旧传》、《神道碑》作安陆人.安州属淮南道,治安陆县。《旧传》依碑举县名,《新传》则举州名,俱合唐代注籍法。  相似文献   

8.
大徐本《说文·(?)部》:“(?),前顿也。从(?)市声,贾侍中说。一读若(木合),又若郅”,《唐韵》:“北末切”。此字篆文作(?),段玉裁云:“(?),普活切,隶变作市”(段《说文》“(?),行貌”字注,此篆有误,段不能正;然以市为(?)之隶变则是也。(?)水,《孔宙、张迁碑》并作沛,是其例),得之。大徐引《唐韵》,《四部丛刊》影日本岩崎氏藏宋刻本、藤花榭本并误作“此未切”,孙氏平津馆刻本“前顿”字虽误作“颉”,然《唐韵》音独作“北末切”,与《集韵·十三末》《类篇·(?)部》引《说文》“前顿”字音合,最为审谛。吾友马宗霍《说文引通人说考》转以“北末”为“此未”之误,盖失之矣。或日:无徵不信,贾侍中以“前顿”说此“从(?)市声”,今音“北末切”之字,义何所出?段若膺注《说文》又援《玉篇》改二徐本篆作“遴”,云“前顿也,从(?)枼声”,寻《万象名义·走部》有“(?)”,云“前顿”,是原本《玉篇》实有明文,段所改定,亦可信否?应日:贾说(?)字,当读与《诗》“狼跋”字同。《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毛义并见《尔雅·释言》,郭注即引此诗,是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李巡曰:跋  相似文献   

9.
王建行年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唐新乐府运动中的主要作家是元(稹)白(居易)张(笈)王(建).元、白是大家,名位通显,两《唐书》有传。张籍亦有传,然甚略,且有误。今人卞孝萱为作《张籍简谱》。而王建则无传,言及其生平者则更略而且误,兹不揣谫陋,参阅卞著《简谱》、王建诗什及其友朋往来诸篇章为作“行年考”,或有助于研究此一乐府名家也.唐代宗大历元年丙午(公元766年)王建生  相似文献   

10.
王兆鹏同志的《读张元幹词札记三则》(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读后深受教益。该文其一“洛滨”考,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第267页张元幹《点绛唇》词注“洛滨:不详(疑是陈与义)”之误,考定“洛摈”不是陈与义,而是富直桑。所考极是。此条词注在今年出版的《唐宋词选》修订版中已作订正。其二“谪仙”辨,王文认为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中“谪仙”,只能是李纲,而不可能指苏轼。其说甚当。唯其三“张元幹自编词集质疑”一则中所引材料有疏误,现特补正如下: 王文中有二段引文说,南宋曾噩《芦词·序》有一段很明确的说明: “公(指元干)之子靖,裒公长短句篇,属为序。余晚出,恨不得见前辈。然诵公诗文久矣,窃载名于右,因请以送别之词,冠诸篇首,庶几后之人尝鼎一脔,知公此词不为无补于世,又岂与柳、晏辈争衡哉?” 王文认为这是张元幹的儿子张靖,裒集乃父词作后,再谁曾氏写序的。并说,曾氏以此二词压卷之“深意”在于欲后人“知公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勾稽史料 ,考述张 族鸟 生平 ,补两《唐书》族鸟 传之不足。由《朝野佥载》论张 族鸟 之思想品性 ,可见两《唐书》所说族鸟“性燥卞”、“罕为正人所遇”虽有一定因由 ,但正反映了他嫉恶如仇、不同流俗的个性 ,而其小说《朝野佥载》也具揭露社会、抨击时弊的进步性。同时 ,将其小说《游仙窟》置于小说史的流程中考察、评品 ,指出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世情小说 ,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学之士、文艺之士和方位之士,构成了唐代文化知识阶层的三大类别.旧新《唐书》里各有《儒学传》、《文苑(艺)传》和《方伎(技)传》,分别地记载他们活动的事迹。明代闻人诠在重刻们日唐书》序中说:“《儒学》、《文苑》,表以著达;《方伎》、《隐逸》,兼以察微。”历来“著达”者引人瞩目,而“察微”者则往往被人忽略。其实,不细读《方伎传》,就难以总结唐代科学文化的某些历史特点。对它加以应有的重视,将有助于唐代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读书札记     
一、《长恨歌》“宛转”非俗语词白居易《长恨歌》有一名句:“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其中“宛转”一词,现今通行的唐诗选本大都释为“缠绵悱恻的样子”.对此,傅如一在《“宛转蛾眉马前死”笺注指误》一文中曾作详细辨析,此不赘述.黄征在《魏晋南北朝俗语词考释》一文中认为,《长恨歌》中的“宛转”一词是俗语词,应作“剧烈翻动”解,以“状写杨贵妃被尺组勒死时竭力挣扎之惨象”;且引陈鸿《长恨歌传》中记明皇奔蜀、马嵬兵变、贵妃赐死一段中的“展转”一词作为旁证.对此,我不敢苟同,申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辞海》“博学鸿词科”条: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为制科之一种。始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鸿”本作宏”,至清代乾隆中以音近清高宗名而改。 查史籍,“博学宏词”是唐、南宋、清三朝都曾举行过的制科考试,而且名称和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辞海》说“博学鸿词科”始于宋高宗绍兴三年,是一个非常粗疏的错误。唐代,开元十九年(731年),始开博学宏词科,以考拔淹博能文之士。陆贽、柳宗元等都中过博学宏词科。如《唐书·陆贽传》载:“贽以博学宏词登科”。韩愈《柳子厚墓志  相似文献   

15.
元白通江唱和,历来备受重视。如《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即云:“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不以效千里为远”,“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但元白通江唱和真相如何,具体细节又怎样,却从来无人道及。近年出版的《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以下简称《年谱》)将元稹通州任内所有酬答白居易的诗篇,根据白居易寄赠诗的写作年月,一一对应系于四年中的各个时期(限于篇幅,恕不引录)。这种按年逐月的诗文系年,给人们的  相似文献   

16.
书证乃证明词语释义之确,犹言“谓予不信,有书为证”。然旧《辞源》、旧《辞海》中皆有举书证而失注例,见其疏略。不意修订本《辞源》亦偶有此弊,某些典故已有特定含义,只述典而无注,失之。 濠濮闲想(p1864.3):“相传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又庄子钓于汉水(引文误,当作濮),却楚王之聘。后因以濠濮指高人寄身闲居之所。下举《晋书·范宁传》、《世说新语·言语》书证(略)。”  相似文献   

17.
宋之问生平事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对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两《唐书》虽然有传,但记载甚简,且有乖误。今就宋之问的生平及有关问题进行稽考,对这位诗人的研究不无小补。一关于宋之问的籍贯。《旧唐书》卷一九○《宋之问传》云:“宋之问,虢州弘农人。”《新唐书》卷二○二《宋之问传》云:“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人。”由于两《唐书》对宋之问的籍贯记载迥异,后来的有关著作,或取一说,或两说并存,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故有考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8.
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解读——兼论达斡尔族的族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大字的创制,文献的记载是比较清楚的,“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录第一》)。又,《辽史·耶律庶箴传》:“上表乞广本国姓氏曰:……始太祖制契丹大字,取诸乡里之名,续作一篇,著于卷末……”可知,  相似文献   

19.
一、重修《唐书》的原因——以唐为鉴宋朝为什么要重修《唐书》?这当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一定的政治原因的。当时著名史家刘敞所为仁宗代作的敕词就曾说:“古之为国者法后王,为其近于己,制度文物,可观故也”(《直斋书录解题卷4·新唐书》)。“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唐宋之间,虽然隔了个五代,但事势毕竟相去较近,宋代君臣言行动静之应取法于唐代以为龟鉴,也就属于自然之事。所以宋代文史之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元稹《莺莺传》的文本、唐代社会、唐人传奇、元稹诗文之考察,从而得出结论:《莺莺传》为元稹游戏之作,并试图作出心理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