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和平论"是冷战后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争论的热点.但"民主和平论"面临着概念、事实及逻辑上的三重困境,因而引起很多人的批评.在这场理论的"挑战-应战"中,一些学者对"民主和平论"进行修正,约翰 M·欧文就是其中一位.他的<自由主义怎样造就民主和平>一文着重强调自由主义的重要性,并引入"知觉"概念,试图应对人们对"民主和平论"的批评.本文认为该文虽在论证上有些许突破,但仍停留于一些理论上的修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主和平论"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
由高娃(J.Gowa)所著的《选票与子弹》一书,是一本批判当前在西方盛行的民主和平论的著作。 作为西方国际关系学的极少数金科玉律之一,民主和平论断言: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这是因为民主国家遵奉共同的民主主义价值观念,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能够相互理解,社会制度的运行机制也有利于化解彼此间的矛盾和摩擦,不会使矛盾走向对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克林顿政府才会将扩大民主地带作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之一种,"民主和平论"描绘了一幅在"民主制度"下国家融洽相处、和平永驻的美景.然而,该理论的论证从概念、事实到逻辑都存在着诸多悖谬和不周之处."民主和平论"设想由相同制度的国家取代形形色色的民族国家,这深刻地反映了冷战后西方尤其是美国想通过身份认同重构世界格局的愿望,"民主和平论"首先在美国兴起,主要是由于在目前对西方和美国相对有利的世界形势下,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退使它对维护自己的全球领导地位感到力不从心,没有盟国支持,其地位无法稳固.没有民众的支持,其对外政策也难以持续贯彻.同时,冷战结束后西方失去了主要的威胁目标,因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集团的凝聚力大大下降,而制度认同是将以前的盟国重新凝聚起来的有效工具,所以克林顿政府,尤其是布什政府都打出"民主和平"的旗帜假手别国内政."民主"攻势愈演愈烈,同时也引起有关国家的反弹.  相似文献   

4.
“民主和平论”是近年来西方国际关系领域风行一种政治理论,这一理论适应了冷战后某些西方大国输出民主、干涉别国事务的霸权外交的需要。其实,这一理论无论就其概念的运用,还是逻辑推理、抑或是经验论证,都不难看出其缺失乃至谬误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为克林顿政府促进国外民主的政策辩护时,托尔波特(S.Talbott)引用门肯(H.L.Mencken)的观点说:“治疗民主弊端的良方是更加民主。”(《民主与国家利益》,1996年11~12月)门肯在发现别人引用自己的观点支持将美国外交政策基于“和平民主”信条时,如果有所反应的话,也许会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充满激情地相信它,这是最通常的愚蠢。”大概是他第一个指出这一人们激昂持怀的观点的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国际“新自由”中关于美国“引导世界”、划分“文明国家”和“独裁政权” ,认为国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等观点 ,在 2 0世纪后期最终发展成为“民主和平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民主和平论"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议题,长期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成为美国笼络欧洲、向全球扩张霸权的理论工具。民主制度与国际和平之间的关系,各国、各界解读不尽相同,二战结束后民主国家之间,尤其是美欧等老牌民主国家之间,并未发生战争的事实,的确为西方国家输出民主提供了难以驳斥的借口。从无政府状态下美欧霸权主义的本质、国际权力格局当中美欧实力的不均衡状态,以及基于合作成本与收益计算所形成的政策偏好等现实主义宏观理论来分析,冷战结束后老牌民主国家间的和平,仅仅是现实利益的一致,并非民主制度使然,美欧围绕欧债危机的货币博弈和"棱镜事件"恰好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民主和平论”是当代西方世界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它试图从国内政治结构、民意以及决策机制等国内政治因素探寻西方二战以后长期和平的原因。但就科学性而言,其逻辑推理不严密,过分强调民主制度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因而该理论是不严谨的。自2005年下半年来,我国领导人不断提出“和谐世界”的崭新理念,并日益得到关注和好评。本文主要从对这两种理论出发,对中西方的和平发展理念做出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8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以发展的眼光提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战略方针,并为实现这一方针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如何理解我党在战后初期提出的“和平民主方针”,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方针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一个适应时势和人民要求的战略方针。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局复杂,瞬息万变。1945年8月14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发生了三件对中国革命前途有影响的大事。就是在这一天…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摆脱“安全困境”、保障国家安全和堆护和平的手段是均势和威慑。自由主义则提出了世界政府理论、集体安全理论、经济相互依赖和平论、民主和平论等,他们强调影响和平的因素包括田内政治结构、文化与价值现;发展经贸关系可以使得困家之间更加相互依赖,从而减少战争;健全国际安全机制以防止国际冲突和维持和平;民主国家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理论对于解决大国间的国际安全问题不无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的那个“顾问”和戚本禹等,曾大肆批判刘少奇同志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提法,说他“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提出‘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投降主义路线”。这是对刘少奇同志的政治陷害,也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12.
近两三年来中亚国家的“颜色革命”,就其内容和性质来说,并不是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中亚国家的“颜色革命”源于布什的民主战略,而布什输出民主战略的理论支柱是“民主和平论”。而这种“民主和平论”遭到了世界上一切有识之士的广泛批评。布什以“民主和平论”为理论支柱,推行输出民主战略,从根本上违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注定不能得逞。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和平思想资源中,道家是重要的一派.其和平思想涉及道法自然论、无为无争论、齐物论、退避归隐论、小国寡民论.与儒家秩序的和平论相互补充,足以形成中国的和平主流文化,对世界和平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各种外交思潮泛起,其中以民主和平论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主义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新干涉主义以及新孤立主义等思潮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国人权外交在冷战后得到了加强,其中民主和平论、新干涉主义理论对美国人权外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新孤立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美国人权外交有一定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关于中国模式的"纵向民主"论,学术界引起了巨大争议,对此,我们有必要从全球民主发展的新趋向——协商民主的视角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6.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所阐述的民主政治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有关社区的思想.托克维尔从社区的要素来考察美国民主,特别是从美国社会的"乡镇精神"这种社区意识中寻找美国民主的真谛.托克维尔政治理论的社区思想具有高度的科学预见性、现代社区精神以及市民社会等特征,对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平的民主     
扎卡里亚引证以民主方式选出的领导人独占权力作为非自由实践的一个例子。即使这个非自由是侵犯权力分立而非侵占公民权利。可吉尔吉斯坦总统阿卡耶夫已创立非常强大的行政可能是非常糟糕的事。但是这个讨论事关不同民主设计的优缺点而非涉及整个民主更严重的侵占个人自由。民主力量可以用不同方式组织起来,说一些民主安排天生比其他安排更缺少自由,这毫无意义。因为缺少检验的特例。更进一步地说,权力的独占本身削弱了民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在国际关系领域里的体现,也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归宿。民主社会主义的“国际民主”的一些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代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潮流,但在本质上,却是国际资本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武器。真正的国际民主有赖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有赖于被压迫人民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和后,中国共产党不仅以多种形式的斗争扎扎实实地贯彻了和平民主总方针,而且在复杂多变的斗争中,准确地把握住各种形式、各个阵地、各条战线斗争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将其结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绘就一幅威武雄壮绚丽多姿的革命斗争的历史画卷。展开这幅历史画卷,可以清楚地看到战后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和平民主斗争的若干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斗争的两种形式、两个阵地、两条战线的配合。两种形式的配合,就是和平谈判与自卫战的配合。阶级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各种形式斗争的复杂过程。各种斗争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战后一年,中共同国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研究21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论文。据作者介绍,随着冷战时期的结束和全球化、民土化世界进程的加快,正在形成一种所谓“民主和平”的假说。文章在对这一假说的内部逻辑进行哲学分析时,指出了其理论框架的缺陷和疏漏。作者认为,21世纪究竟是多极力量均势还是全球民主和平,关键是取决于世界的运动方向,当然也应考虑其他一些新的世界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