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字格多用于口语。四字格特色是贬义性,前人对其有深入的研究,对褒义四字格的研究较欠缺。本文参考马文忠《大同方言四字格释例》[1]收录的七百余条四字格,以大同方言褒义四字格39条为语料,先介绍研究背景,再从结构类型、语义具体性研究,以期为后人四字格的研究作微薄贡献,同时表达笔者对褒义四字格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越南岱侬族喃字是岱侬族人使用过的一种与中国古壮字相类似的方块文字.对岱侬喃字书面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喃字实际上是用以记录汉、越、岱侬三种不同语言的词汇,在字的来源上也可分为汉字、岱侬自造喃字和越南自造喃字三类.岱侬喃字体现了境外壮侗语族人民在发展民族文字方面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满族的早期文化周俊仪1.语言文字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119年金完颜希尹模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女真字,熙宗时又创新字。新字称“女真小字”,旧字称“大字”。在女真各部未统一以前还使用女真字,以后女真字与蒙古文并用...  相似文献   

4.
《三千书》是流传于广西龙州县金龙乡壮族民间的一部汉字与方块壮字对照的杂字体字书。透过与越南汉喃字书《三千字》比较,可发现《三千书》内汉字条目下之右排小字为越南喃字,说明《三千书》乃以《三千字》为蓝本,再以方块壮字添上对应的壮语词汇而成。  相似文献   

5.
日文"気"字是一个典型的引入文字,其原形是中文的"气"字.中文"气"字引入日语中以后,其字音,含义均得以延伸,扩大,并广泛应用于日常会话中,已经完全脱离"气"字在中文的原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论述了方块壮字研究的历史,展示了各个时期方块壮字的研究成果,并对各个研究者和代表作以及他们的观点、建树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同时总结了方块壮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启迪后人的探索,从而进一步推进方块壮字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一生非常爱读“有字之书”,也十分重视读“无字之书”。他把读“有字之书”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他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的“无字之书”,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垂老不倦。然而,有一本“无字之书”是毛泽东一直想读、到晚年仍没能读完,成为未了情缘。  相似文献   

8.
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小字道宗哀册篆盖是用篆体刻的,每行刻六个原字,共六行,三十六个原字。它是把组成单词的每个原字分开刻的。这就为后来的解读工作比其它契丹小字资料增加了两个麻烦:一为把篆体原字恢复为楷体原字的问题;二为把分开的原字组合成单词的问题。然后才能进行解读工作。因为契丹小字都是由一至七个不等的原字排列组合成的,所谓解读契丹小字实际上是解读每个单词。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研究契丹文字的学者在解读这块篆盖时,都是从排除上述的两个障碍入手的。  相似文献   

9.
藏文的排序规则及其计算机自动排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排序规则,它是人们使用该文字时的一种共识和规范。应用这一人人熟知和遵守的规则,可以编排各种字、词典和字、词表以及查找其中的字或词。如今,人们可以根据各自文种的排序规则和算法,让计算机自动并快速进行繁杂的字词典(表)的编排和字词查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孙伯君 《世界民族》2006,11(4):44-52
本文考证蒙古国肯特省契丹大字刻石上的文字为纪功铭文。由于国内外现存有确切可解读年号的契丹大字刻石非常罕见,因而此刻石具有极高的文献和史料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此刻石的发现过程,其次结合《辽史》对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考察,最后对照汉字、女真字以及已经解读的契丹大字,对石上所刻文字进行了初步释读。  相似文献   

11.
浅释“吐蕃”一词的由来及其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的由来,都是有其特定的语源可供探索。“西藏”一词,则是汉藏两种语文的混合产物。“西”字是汉语,表示西藏这块地方位于祖国西部。“藏”字是藏语,就是“卫藏”(亦即乌斯藏、乌思藏)省掉“卫”字,只留了一个“藏”字,用来包括全藏,加上了汉文的“西”字,合成为“西藏”。这就是“西藏”的由来。这一汉语名称出现很晚,正式使用于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种文化而言,文化的主体始终肩负着对自己文化的认知与表述。回族清真寺“清真”嵌字联对于清真二字的文化表述,就是回族人对自己文化的自我认知与阐释,是文化适融与创新的表现,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在大量回族清真寺清真嵌字联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分析与归纳了清真嵌字联对清真的文化阐释,是对清真文化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六字真言及遵崇形式六字真言或六字大明指俺嘛呢叭咪哞,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藏语称“嘛呢”。“俺”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岜”“?”“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所"字是一个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虚词,因此,研究"所"字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成因,不仅有利于我们弄清"所"字语法化的成因与机制,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语语法化的理解。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虚词"所"的语法化历程,分析了"所"字语法化的成因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了蒙古文识别文本后处理字素合并模块的实现过程,包括字素合并的难点、合并规则库的设计、处理方法、转换过程、字素合并二义性现象等。在字素合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基于规则的方法,其在规则库的建设过程中,利用了很多蒙古文语言知识,可以说字素合并规则是蒙古文字符特点、构词、构形、正字法等语言知识的形式化。经过试验,合并准确率能达到93.661%,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多字体印刷蒙古文(混排汉荚)文档识别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明代译字教育述议黄明光明代,由于朝廷同边疆少数民族和同外国交往的日益增多,需要大量的语言文字翻译人才,译字教育便应运而生。搞清楚明代的译字教育情况,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明代民族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史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对少数民族教育史的深入探讨。一、明代开办...  相似文献   

18.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文字探源学者王殿卿先生精于汉字研究,对每个字的探源都是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直到现代楷体,加以考证辨析。对汉字三要素形、音、义的研究都有新的突破和建树。一字一文,自成篇章。每篇文章都展示出汉字“七体”的各种字形加以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既有学术之研究,又有雅趣之共赏。请欣赏殿卿先生为本社本号(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封面中国)11字(其中两字重复)探源之妙。  相似文献   

19.
在谈到形成今天“泰人”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泰”字的含义。“泰”字为什么没有“亻”旁呢?我之所以提出“亻”字旁问题,是因为在素可泰王朝的碑文里的“泰”字都带有“亻”字旁的缘故。碑文写道:“傣”既指“人”又指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抚顺市李石镇,有一个朝鲜族中心小学。这个学校的校长叫金竹花。 1968年,金竹花从辽宁省朝鲜族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李石镇中心小学任教。因工作需要,领导让她改教汉语。这可难坏了这个从小生活在朝鲜族聚居区的朝鲜族姑娘。她起五更,睡半夜,《新华字典》都磨坏了三本。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金竹花终于总结出“以音带字,以字带字,以字带词,以词带句,以句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