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采取减排措施,最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征收碳税。本文对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碳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我国碳税的征收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除了国家直接管制外,征收碳税、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是减排的有效政策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那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借鉴这两种模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实施用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来控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体就是基于污染总量控制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即碳排放交易政策和基于价格的税收手段或排污收费政策,即碳税政策。  相似文献   

3.
李磊 《管理科学文摘》2011,(31):182-183
碳税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削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经济手段。通过对碳税起源和国外开征碳税的具体制度分析后可知,我国应把握时机逐步推进碳税。把握时机,逐渐完善我国的碳税制度。  相似文献   

4.
开征碳税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开发新能源、实现低碳经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一方面,从环境、能源和我国经济转型三个角度说明了征收碳税的必要性,并对一些质疑的声音做出了相应的分析;另一方面,在总结之前所提出的税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关于碳税征收方式的设想——目标免税政策。  相似文献   

5.
李凤桃 《决策探索》2013,(19):45-47
事隔两年,碳税(即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征税)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6.
郑琪 《经营管理者》2012,(14):43-44
碳税就是针对CO2排放征收的一种税。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压力与日俱增,财政部课题组于2009年提出预计在2012—2013年间择机开征碳税。本文围绕碳税的内涵及其效应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1秒钟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达39万立方米,相当于32栋体育馆的容积 因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1秒钟内会有762吨(即39万立方米)二氧化碳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排放量是1950年的4倍,其中的384吨因无法被吸收而不断地被蓄积起来,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从而产生温室效应。树木可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氧气。  相似文献   

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顺应全球气候变化,而开征碳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政策手段。在此,我们介绍我国碳税制度的初步设计、外部性问题,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说明碳税的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开征碳税的国际影响的基础上,指出碳税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是今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必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开征碳税前后的国际协调问题提出了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9.
欧盟决定向国际航空企业征收"航空碳税",这份指令将自2012年初起付诸实行。美联航、大陆航空以及美航运协会决定诉诸司法手段,提出了对欧盟航空碳税指令违法的指控,要求欧洲法院判决该法令违法性,却在欧洲法院遭遇败诉。我们暂且不论该案的判决结果有多少违反实体法或者程序法之处,本文简要阐明了欧盟航空碳税指令的违法性,主要探讨该案对中国如何应对欧盟航空碳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2008,(6):44-45
绿色商机 无处不在 当南极和喜马拉雅山主峰的冰川加速消融,全球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只是个口号。2005年2月,旨在限制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1.
按照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承诺,中国政府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巨大,开征碳税势在必行.目前,相关部门已初步设计了中国碳税的税制框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与民生现状,借鉴欧美国家长期进行碳税改革的实践经验,中国碳税政策的实施要科学制定策略,主要有:谨慎选择开征时机,保持税负合理规模,建立税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税收优惠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李娜 《经营与管理》2014,(12):24-25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传统社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高排放、高污染和高浪费的生活方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热点话题,我国碳的排放量在世界居于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东方大国,更应肩负起保卫地球的重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提出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探究其根源在于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而产生二氧化碳的不仅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概述国际碳税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荷兰、丹麦和日本在碳税实践方面具有较强代表性国家的做法,总结其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开征碳税有何启示,以期为我国碳减排约束下碳税体制革新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CGE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模型,根据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政策属性,设计了单一碳税、单一碳排放交易以及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的复合政策等不同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的减排效果、经济影响与减排成本. 结果显示: 1) 碳税的GDP损失率 最小,减排成本较低,但不能确保2020减排目标的实现; 2) 碳排放交易情景下机制覆盖行业承受的减排压力较大,受到的冲击过大,减排成本较高; 3) 碳排放交易与适度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一方面可以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使较为分散的排放源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降低机制覆盖行业的减排压力,减排成本适中,是较优的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认为企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由市场的负外部效应导致的。而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可以将这种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碳关税背景下中国主动减排策略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连标  朱磊  范英 《管理科学》2013,26(1):101-111
针对中国能否主动减排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提出一种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的差异化碳税政策,在该政策下碳税给不同国家带来的成本压力几乎相当,中美两国间总的竞争优势在碳税政策实施前后变化不大.通过设置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美国对国内征收碳税并对中国征收碳关税以及中美两国差异化碳税3种政策情景,运用环境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探讨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主动减排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应对美国碳关税威胁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碳关税不是一个有效的减排政策,其促进减少碳排放和防止碳泄漏的作用非常有限;居民福利和碳排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表明,中国基于成本公平性原则自主减排优于被美国征收碳关税,并可以应对美国碳关税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38):28-29
随着我国碳强度下降目标即将分解到地方,探清全国各省碳排放“家底”则成为目标分解的首要问题。对此,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十一五”期间发布的能耗数据,推算了各省区二氧化碳排放量(西藏除外)。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全国各地都没有详细的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推算依据是学界认定的1吨标准煤排放2.3吨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约束性目标”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将组织编制2005年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摸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分解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物流中心选址的研究多基于企业的角度,鲜有学者站在地方政府角度考虑不同行业物流特点对城市物流中心选址进行研究。本文基于钢材分销行业特征,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构建了综合考虑CO2排放量和物流成本的双目标整数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并用分枝定界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本文以重庆市钢材分销行业的城市物流中心选址为例进行分析,并将CO2排放量的测算结果以澳大利亚碳税的征收标准进行计算,发现碳税征收并不能有效降低钢材行业CO2排放量。地方政府可通过合理选择物流中心位置、规范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选型、限速、限行和错峰限时等城市物流管理策略来实现低碳物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促进供应链协同减排成为生产和消费领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在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实践中,不同类型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在进行减排决策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此供应链权力的结构成为影响供应链减排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在一个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研究了不同权力结构下的供应链最优减排和定价决策问题,分别给出了零售商主导和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Nash博弈均衡解,并分析了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单位批发价格、碳税税率等参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两种供应链权力结构下,当产品的单位批发价格固定时,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都可以促使制造商提高减排水平;但是当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固定时,提高产品的批发价格却不一定总是能够激励制造商提高减排水平;(2)在两种供应链权力结构下,对于低排放行业的制造商来说,提高碳税税率可以增加产品的减排水平,但是对于高排放行业的制造商来说,提高碳税税率反而会降低产品的减排水平;(3)一般来说,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供应链中产品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总利润相对较高,供应链碳排放总量相对较低。最后,与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式相比,随着产品批发价格的增加,两种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逐渐增强。数值实验结果显示:在碳税税率的一定取值范围内,这种双重边际效应会使得两种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产品最优减排水平和供应链碳排放总量均优于集中决策模式。本文的研究可为碳税政策下供应链的协同减排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