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们渴望幸福,往往又缺乏幸福感,这是为什么呢?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教授尼科·弗里达日前提出"幸福不对称论".他认为.即便引起愉快感觉的环境一直存在,这种感觉也很容易消散.然而,消极的情绪却会伴随着环境而持续存在.就是说,人类很容易适应快乐,却永远不能习惯悲哀.  相似文献   

2.
幸福新解     
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窃以为,幸福是一种美好的心灵感觉。这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幸福是人类灵魂的一种香味"的观点很相似。哲学家叔本华说:"幸福即痛苦的避免。所谓痛苦是实在的,而幸福则是根本不存在的。痛苦不存在时之状态,无以名之,名之曰幸福,是故人生之目标,不在幸福之追求,而在痛苦之避免。人生即一串痛苦所构成,能避免一分的痛苦,即一分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侯桂华 《理论界》2012,(10):93-94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却很少能感受到幸福。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居民的幸福指数很低。这促使人们思考:为什么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经济的繁荣,却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如何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用什么样的生活理念能够唤起人们心中久违了的幸福感?本文通过介绍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告诉人们什么是幸福?如何理解幸福、创造幸福?以此为生活在繁荣社会中却感觉不到幸福的人们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炎热的夏季,孩子很容易厌食,许多家长焦虑万分,却又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从摩罗这里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人、艺术家正在从对立和对抗当中破掉自己,从忧怨和愤怒之中解放自己,而面对未来了,面对具有爱、具有希望的心灵的未来。心灵的未来,只能是更加的包容和博大。摩罗在《因幸福而哭泣》中为自己没有幸福的感觉而羞愧。为什么摩罗以前没有这种幸福的感觉呢?说他很敏感,但他以前为什么会对幸福如此麻木?我想因为一直在怨,在向外投射的时候,没有用这颗眼睛和心力去发觉这种幸福与美。当他经历过种种挣扎之后,发现爱和幸福成了他最有前景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微观经济学完全信息假设述评─—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起点分析谢康(广州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事件,大都是具有不完全信息的经济事件,具有完全信息的经济事件在经济环境中为数不多。尽管如此,完全信息概念在西方微观信息经济学分析中却很重要,因为...  相似文献   

7.
一、学贵自得的创新精神 从汤一介治学的范围来看,很容易给人一种家学渊源的感觉,因为其父汤用彤先生就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其力作《魏晋玄学论稿》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至今仍是研究魏晋玄学与佛学不可不读的经典性著作。但汤一介却不是简单直接的子承父学,相反他却一贯坚持独立思考,力图提出一套新的观点来。汤一介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一开始就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当时,日丹诺夫关于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的看法是哲学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汤一介也曾一度信服这样的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8.
颜军 《天府新论》2018,(1):26-32
占有欲望不是人性的一般特征,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性的具体表现,把对对象的占有欲望的满足当作幸福的源泉,是私有制社会的特征,占有与人发生联系的所有事物的欲望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产物。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发挥,却显示了人对物的奴性依赖关系;人的“占有”生存看似是人对物统治的背后,却显示了人被异化成为了物的附属物。马克思认为,幸福的生成逻辑在于人从各种依赖性的关系中解放出来,以“人”的全面方式“存在”。只有实现对幸福“占有”主体生存样态的扬弃之后才能摆脱“物性”主体逻辑的束缚,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并真正获得“属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刘君文 《家庭科技》2007,(11):28-28
装修卫生间,很多消费者往往都很重视墙地砖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却容易忽视一些小的细节问题。给日后的使用造成诸多不便。小编经过搜集整理.归纳了6点,给要装修的业主提个醒。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幸福的一种强烈感觉。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行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人的解放"的意义,她必将引领广大人民不断超越低级需要,健步走向"意义生活",提升人的"意义世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幸福作为人生最终目的,是所有价值的基本依据,也是所有制度设计的基本准则。自由、平等、人权也概莫能外,最终也须由人的幸福来说明。道德是幸福的先决条件,善是幸福的存在方式。达致幸福的关键在于变化气质,剥除身上的浊气,使善性光亮起来。  相似文献   

11.
拍摄人物照片的时候,如果背景和人物一样清晰,就不能很好地突出作为照片主体的人物;而要拍出背景虚化、主体突出的小景深效果却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用到单反相机和大光圈的长焦镜头,资金投入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十胃九病”。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胃是很容易得病的,因此必须小心呵护。然而,胃的健康却被严重忽视,人们往往只是在感到胃痛时才吃点药,不少年轻人无意间也成为老胃病患者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中文信息》2004,(6):83-85
时至今天,DV/T DC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可很多时候,我们使用DV或者DC拍出来的东西总感觉色彩不很逼真,明明是阳光普照,拍出来的照片却一片蓝调:明明室内光线是够,但拍出来的人物却泛着黄光,怎么回事呢?其实只要用好白平衡就能够解决这个困扰,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DV和DC的白平衡及共使用技艺。  相似文献   

14.
当代国人幸福感塑造与大众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幸福是人的主观感受,却与客观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质基础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幸福感受,却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因此,钱越多人会越幸福是个伪命题.本文从当下社会人们收入增加、幸福感缺失的现实出发,试图从媒介功能和影响力的角度,分析其对当下社会国人幸福感的影响,进而推导出幸福哲学的基本观点即"自爱"与"他爱",及大众媒介应当秉承的八大功能.  相似文献   

15.
所谓“扁的感觉”,是指借助于衣着,打破身体原有客观尺寸,突出、夸张某些部位,使身体的立体感变得模糊,使身体的平面感变得鲜明。 女孩子,除了脸部的美丽以外,身段体型的美也是十分重要的。从远处看,要留给人一个“扁”的印象,从近处看又要在腿、在胸等部位造成“圆”的效果。这样,体型就很好看,也很耐看。相对而言,“圆”的形象依赖先天较多,比较难以塑造出来,而“扁”的形象却容易创  相似文献   

16.
通感略说和张宗■的通感艺术邓祝仁张宗拭的小说里有许多通感句例,很值得重视。通感,是指五官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化。它的本质和基础是心理感应,或说通感效应。近代科学实验证明,人的几种感觉能够沟通和转化,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彼此交错...  相似文献   

17.
以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马可瓦多》为对象,通过对马可瓦多等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与幸福的关系的问题。认为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却造成了人的存在与幸福的疏离,形成了一种越努力离幸福越远的悖论。从而指出卡尔维诺理想中改善这种关系的有效途径——回归自然。但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人类生存的桎梏,这条路又显得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工作环境则是核心竞争能力中容易忽略但却非常重要的因素。分析企业管理中工作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重视劳动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方论刊》2014,(4):J0008-J0009
2013年。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持续拓宽深化“幸福梅沙方程式”内涵,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营造了更和谐幸福的民生环境,更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更整洁美丽的生态环境,更包容向上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0.
幸福悖论是指国民幸福感随经济增长反而下降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幸福指数高于发达国家、财富增长所带来的并非是幸福提升而是贪欲以及占有大量资本并未感受强烈幸福。幸福悖论根源于错误价值观念的消极引导、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背道而驰以及劳动的异化和缺位。为避免"幸福悖论"在我国滋生的可能,应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追求支撑幸福愿景,以精神上的美好感觉增进幸福感受,以奋斗幸福观的积极践行引领幸福追求,借此击碎幸福悖论的怪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