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应对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民政部于2005年10月下发了《关于救助管理工作中防范骗取救助行为的通知》(民办函[2005]190号,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2.
正积极应对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首先,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救助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临时救助制度高度重视。今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9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国务院即将印发《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确保社会救助安全网网底不破。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实施近六年来,救助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跑站,骗票问题仍然是在全国范围内比较突出的问题,成都市救助管理站针对这一问题,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救助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救助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两年来,各地不断加强救助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救助服务体系。北京、南京等大城市在城区设立了救助管理分站或咨询站点;郑州、成都等城市在街道、社区建  相似文献   

5.
所谓社会救助人本模式,即将人本主义引入救助管理工作,所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模式——人本救助模式。它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流浪乞讨人员的成因包括家庭功能失调、城乡社会流动等外在宏观因素,而流浪乞讨是他们对于外在不利社会因素的一种积极反应,因此,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就是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街头应对外在的不利因素,并创造机会助其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人民喜迎国庆六十周年、新型救助管理制度实施六周年之际,第四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论坛于2009年9月8日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论坛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部署国庆前后进一步加强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同时以"救助管理科学发展"为主题,共同交流救助管理工作理念,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社会福利》2004,(8):27-28
构建"158"救助管理网络 构建救助管理网络是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是做好南京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为此,从救助管理工作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18日,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广东、浙江两省救助管理工作情况调查》上明确批示:“深入调查救助管理工作非常必要,调查的目的,一是发现问题,二是研究问题,三是解决问题。对业已发现的问题,要重视研究解决的办法,注意总结各地的经验。现阶段可将各地的办法及时通报各地。”为了落实李学举部长的批示,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本刊特设“救助管理”专栏,刊登各地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做法与经验,以便各地借鉴与交流。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5,(9):1-1
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的全国救助管理工作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场会,总结了新的救助管理制度建立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交流了经验,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救助管理工作的任务。郑州会议是在救助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推动力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救助管理办法》,开创救助管理工作新局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三年来,在救助管理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救助管理工作发展良好,我国的救助管理工作已经走上了健康,有序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鞍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坚持传统救助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与长远,把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从十个方面创新了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地拓展了救助服务范围,初步探索出一条由民政、公安、卫生、财政等多部门联动的社会化救助管理机制,使救助管理工作的一些难点、盲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5周年,几年来,救助管理工作一直在总结、摸索、探索中前行,救助管理工作从小到大,从旧到新,从无序到规范.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有一线救助人员的努力,也有外部环境的推动.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如何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救助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波 《社会福利》2008,(10):11-11
党的十七大提出"着力进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为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救助管理工作迎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4.
救助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提高和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推动救助管理工作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5.
盘锦市是一个中等城市,现有人口128万,面积4071平方公里.1984年建市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外来流浪乞讨人员也在不断增多.面对这种形势,辽宁省盘锦市救助管理站认识到救助工作仅仅在城市范围内开展是不行的,需要拓展救助范围,扩大救助领域,及早构建城乡一体化救助管理工作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救助集锦     
《社会福利》2004,(10):54-55
杭州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 推出新举措 一是出台《杭州市救助管理工作意见》,向广大市民宣传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各部门的职责。二是开展"市民义务劝导"活动。由民政等部门面向社会招募组织热心市民,建立义务劝导队,辅助配合七支小分队,对流浪乞讨行为进行义务劝导。向流浪乞讨人员分发救助服务卡,进行面对面的告知、劝离,做到发现一个、劝导一个、救助一个。三是设置救助引导牌。安装了印有救助条件、救助管理机构地址及求助电话的救助引导  相似文献   

17.
《社会福利》2004,(12):37-38
《救助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新型的、关爱型的救助管理制度的正式建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困难群众的高度责任感和对他们的高度重视。成都市救助管理工作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国家民政部及四川省民政厅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努力转变思想观念,不断规范内部管理,积极探索救助管理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27日,第九届全国救助管理站站长交流会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长春召开。会议以"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机制,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为主题,旨在分享救助管理工作的创新做法,探讨救助管理工作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交流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有益经验,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会上提出,要积极应对救助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全力推动救助管理工作,倾力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要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逐步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13,(12):8-10
救助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关爱型救助管理制度实施十年以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立足自身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地开展救助管理工作、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救助设施逐渐改善,工作方式不断创新、机构管理日益规范,服务功能广泛拓展,流浪乞讨人员教助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湖北省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该省为临时困难群众提供的临时救助服务占救助总量的65%左右。主要做法是:拓宽服务领域实施主动救助健全救助网络。目前,全省共有90个救助管理机构,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县)73个,2011年实现了救助机构市县全覆盖,同时,指导各地在乡镇(街道)设立救助点,在村(社区)设立咨询点,在城市主要街道设立求助点、流动救助车,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