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汤兆云 《人口学刊》2006,17(1):25-31
由于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多生和早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我国传统生育意愿的作用下,它强化了个体生育者的性别选择意识,其行为结果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同时,由于农村和城镇在经济医疗条件上的差别,使得两者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上也出现了差异。这些差异对出生子女性别比的影响通过其地区差异、孩次差异、城乡差异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王军 《人口学刊》2013,35(5):5-14
文章提出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多层次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分层模型来研究生育政策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在控制妇女个人和家庭特征、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情况下,生育政策对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仍然有显著影响,生育政策越严格,出生性别比失衡越严重。研究还发现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对出生性别比失衡有缓解作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加都可以减缓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程度。不考虑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容易低估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加剧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出生性别比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兆钧 《人口研究》2004,28(5):64-68
本文从安徽省性别比现状分析入手 ,提出了“减少数量的生育观念超前 ,‘偏好男性’的生育观念转变滞后 ,是导致性别比偏高的主观因素”的主要观点。剖析了生育政策调整对性别比的影响。提出了制定人口政策应坚持以人为本 ,加大物质奖励和政策推动的激励机制 ,着眼于营造崇尚女性的社会氛围 ,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最终实现政府愿望和群众意愿相统一、可持续发展需要和人类生育的自然需求相一致、人与社会和自然协调和谐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黄匡时 《人口学刊》2015,37(4):5-11
如果生育控制政策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那么"单独两孩"等生育调整政策必然会对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产生缓解效应。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研究采用2014年各省(区、市)的最新数据来探讨单独两孩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独两孩政策对一胎出生性别比有缓解作用,但对二胎出生性别比可能存在恶化的效应。因为单独两孩政策实际上给了有男孩偏好的单独夫妇一次选择性生育的机会,客观上恶化了二孩出生性别比。因此,治理出生性别比的关键在于改变男孩生育偏好的生育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二力 《人口研究》2005,29(1):11-18
以"五普"数据为基础,分析全国"地市"的出生性别比、婴儿死亡率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实行"第1个孩子为女孩,间隔几年允许生第2个孩子"生育政策的人口比例越高的地区,出生性别比和婴儿死亡性别比失常越严重;实行较为宽松生育政策的地区比较接近正常.实行较为宽松的生育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出生性别比严重失常和女婴死亡严重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育政策与经济水平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出生性别比为基础数据,分析它和人口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人口生育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出生性别比偏高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而是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7.
出生性别比变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孩次性别递进法,定义了达标生育率指标FRG和状态子空间及其基本运算规则;证明了历经概率“行列和”定理;分别导出了达标生育率对出生性别比和生育性别比的导数公式;给出了导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实例并对结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从严控制人口中的误导与失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人口控制走过的弯路与21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暴露出人口研究与决策中的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试图澄清在人口控制与出生性别比问题上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9.
赵道静 《南方人口》2004,19(4):61-62
从目前来看 ,出生性别比原因分析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方面是直接原因 ,包括统计上的漏报、不报和瞒报 ,胎儿性别选择现象的存在和女婴死亡率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包括传统的宗法观念 ,现有生产水平对性别偏好的制约 ,及传统养老模式对性别偏好的强化。虽然 ,人们的生育行为受到个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但是社会制度对于生育行为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制度因素通过个体的文化因素而表现出来。对于这一点我主要从制度角度分析 ,为何我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衡 ,为何人们有性别偏好。在理性选择的框架中 ,社会…  相似文献   

10.
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0年我国出生性别比越过正常值域至今,党和各级政府制订了种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但取得的成效甚微。这一时期我国治理工作的特点有:重视禁止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但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比较缺乏;重视目标任务的提出,但落实目标的措施比较缺乏;部门性、专项性规章制度较多,综合性规章制度比较缺乏。今后一段时期内综合治理工作,可以按照避实就虚、避难就易的原则,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打击力度等方面有所作为;而在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传统文化的改变等方面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1.
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分因素贡献率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蔡菲 《人口研究》2007,31(4):9-19
文章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比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经济学中的贡献率概念,给出分因素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贡献率计算方法,比较在全国出生性别比升高中各省的贡献及在各省出生性别比升高中分城乡及分孩次的贡献程度,为做好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 2 0 0 3年 7月“湖北省性别比控制的社会政策分析”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发现 :多数人支持出生性别比控制政策 ,其中对于宏观的控制政策支持率高 ,而对于一些可能与自身利益冲突的具体控制政策 ,很多人持保留态度 ;地区间对政策的认知和支持存在差异 ;性别间的认知和支持也存在差异 ;而年龄对出生性别比社会控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祥 《西北人口》2007,28(5):93-96
本文以"四普"、"五普"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湘西州出生人口性别比调查数据,对湘西州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治理民族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对策,为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出生性别比升高及其婚姻拥挤问题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艳 《西北人口》2005,(5):50-53
本文利用五普数据,从人口数量匹配的角度,定量的分析和比较了同龄性别比,相对性别比和婚配性别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使得出生男婴和女婴的数量失衡,使未来的婚姻市场处于男性婚姻拥挤状态。当1980-2000年的出生队列步入婚姻市场时,男性“过剩”人口在2000万以上,占该时期出生男性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中国出生性别比:究竟有多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1990年代各种人口调查"过低的"生育水平难以置信时,其"过高的"出生性别比数据却被广泛接受。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2000年人口普查出生数据漏报的性别差异的分析,利用教育统计数据,重新估计2000年及90年代的出生性别比。结果表明我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并不像2000年普查数据反映的那样严重偏高。我国实际的出生性别比和低年龄组性别比要比普查反映的水平低5~9个百分点。1990年代在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部分中,女婴漏报的作用高达50%以上。本文还根据2000年普查千分之一抽样数据,考察了出生性别比的社会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以城镇区域人口为重点,定量分析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城镇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以及农村流入城镇人口子女性别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未流动人口、农村流入城镇人口和城镇非农村流入人口的出生性别比均偏离了出生性别比的正常水平,农村人口流动影响了城镇地区生育性别,农村流入城镇人口相对较强的男孩偏好观念加剧了城镇地区出生性别比偏高。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we used the data from the last three population censuses of China in 1982, 1990 and 2000,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the sex ratio at birth and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in China. In the late 1970s, China started its economic reform and implemented many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Since then there has been gre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dramatic decrease in fertility in most of its provinces. Along with these achievements, the sex ratio at birth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to significantly more males to females, and in some provinces of China reached unprecedented levels. The ratio of infant mortality of the males to females for manyprovinces in China become extremely unbalanced with a much higher female infant mortality rate. In our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x ratio at birth and the ratio of the infant mortality of males to female. Social and economic reasons for these unnatural trend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人口规模的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原新 《人口研究》2007,31(6):3-7
中国人口经历了长达1/4世纪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过程,其结果是男女性人口数量的严重失衡。现有统计资料难以准确反映男女失衡的规模,间接估算,1980~2006年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出生队列累计,男性比女性"多出生"3331万人,其中"应该多出生"1846万人,"偏高多出生"1485万人;2006年0~26岁存活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402万人,其中"应该多出"1965万人,"偏高多出"1437万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王燕  黄玫 《人口研究》2004,28(6):27-33
利用对中国人口有代表性的、最新资料 ,分析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的变化趋势和人群、地域特征。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异常 ,主要表现为第二及以上孩次的出生性别比的升高 ,其中只有姐姐的婴儿出生性别比异常升高情况最为严重 ;且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 ;从地域分布来说 ,华南和华东地区出生性别比异常现象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