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2010年12月,最能触动内地与香港两地官员神经的词汇恐怕就是“热钱”二字了。 首先内地有中央级媒体用担忧的口吻称,境外大量热钱囤集香港,准备进军A股市场,而且言之凿凿地称,这笔热钱有6500亿港元;  相似文献   

2.
炒楼出租作长线投资、或者换楼改善居住条件,是香港社会中“日不落”的话题。茶余饭后,人们不仅慨叹楼市的升升跌跌,也探讨入市的时点或抽身的理由。但就在香港楼市依旧红火之时,一些投资者开始审视、评估,香港市场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投资之选,一些投资者开始着手寻求海外物业标的。  相似文献   

3.
分割资本市场之间的会计信息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双重上市公司披露的境内外会计信息是否在分割市场之间传递以及哪些会计指标能够向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的分析表明,A股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因素;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都有投资于大公司股票的偏好;上市公司是否拥有国有股是两个市场投资者选择股票的重要因素之一;境内外会计利润的调整值不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用信息;我国双重上市公司披露的两套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传递是非对称的,境内报告的会计信息可以传递到香港市场,但境外报告的会计信息却较少地传递到中国内地市场。因此,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分割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香港昨日的繁荣,众口皆碑。那么香港回归后,香港的前途将会怎样?笔者希望通过回首历史的时空,探究过渡时期国内因素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从而为展望香港前途提供历史依据。一、国内因素在香港过渡时期经济中的客观表明1、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进出口市场。1978年大陆在香港的出回市场中排第对位,1985年上升为第1位,1993年香港出口内地货额占其总出口的33.35%,为出口美国的1.5倍,出日日本的6.5借。1985年香港从内地送回货额为589.63亿港元,内地上升为香港最大的进口币场,占其进口总额的25.5%,从大陆进口呈高增长态势,1996年…  相似文献   

5.
《女人世界》2008,(3):92-92
“LEONIE丽天妮”源于香港.以朝气勃勃的青春姿态来到了中国内地。“丽天妮”品牌以18岁至38岁时尚休闲的摩登女性为消费群体,且市场分布较广,产品首发91年投入香港市场、发展迅速。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深圳。现深圳各大商场均设有丽天妮专柜(目前深圳已有15家丽天妮分店),国内各大、小型城市也相继设有丽天妮专卖店及专柜。  相似文献   

6.
最近香港房地产市场不少热点话题,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港人港地”措施。为了兑现在竞选时许下的控制楼市泡沫的承诺,新任特首梁振英正特意创造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控制香港的房地产泡沫,而“港人港地”便是他近期推出的“梁十招”地产调控措施中最受关注的一条。  相似文献   

7.
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使用eviews软件,采用1987-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对中国内地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内地和香港实际工资差异、内地经济增长情况和内地市场对香港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香港的人口结构、生态环境、治安环境、家庭环境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香港高比例的老龄人口、残疾人口和高收入、高消费人口对养老托老、医疗康复和美容纤体等疗养保健服务有较高需求,使香港成为内地特别是广东最具开发潜力的疗养保健服务贸易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风暴过后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为迎接知识经济与挑战 ,香港决定设立自己的第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建立 ,将成为中小高科技企业同国际资本联系的纽带 ,推进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对内地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香港推出的关于债券市场的新举措;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香港债券市场发展的前景;就香港和内地双方,提出了发展香港债券市场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要闻     
《源流》2010,(12)
①5月25日,亚洲最大型的葡萄酒及烈酒展览在香港开锣。当天,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开幕礼上表示,预计从2009年至2013年,中国红酒市场将扩大六成,打入香港市场对红酒商进军内地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2.
理智与情感     
2012内地艺术品秋季拍卖大幕的拉开,其实可以从10月7日中国嘉德在香港举办的秋季拍卖会开始算起。这是中国内地拍卖公司首次在海外独立举办的拍卖会,可谓万众瞩目:特别是对于正在经历由经济低迷和市场调整所带来的迷茫情绪的内地藏家及拍卖行而言,此次拍卖会无疑被当成一个风向标:他们希望能从中嗅到艺术品市场到底要走向哪里的先机。...  相似文献   

13.
编辑人语     
14年前,中英双方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内地、香港从那一天起孕育在统一之中,并且确定了香港所应奉行的原则,那就是“一国两制,港人制港”。今天,香港终于迎来了遍地紫荆花开。我们必须牢记几代人为此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邓小平先生在香港问题上的雄才伟略是民有中国人乃至全人类永远的财富。经过精心策划,我们以这一期香港人物专集作为我们向香港97回归的报春之声。在这里,需要首先解释的是“对于香港人物的选择,我们是挂一漏万。许多在内地和香港都很有知名度,不可不写的香港人士,或限于资料来源,或囿于杂志容量,或因为以…  相似文献   

14.
楼市刚从2010年的“风吹雨打”中走出,还未回暖,又踩着调控的风声进入了2011年。楼市第三波调控风雨欲来,房产税一季度试点已成定局、限购令顺延、保障房供应增加、央行控制市场流动性等政策影响正在不断叠加,2011年楼市形势注定将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香港与内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相互支持合作关系。随着中国对港恢复行使主权进入倒计时,两地在’97后有关法律问题的协调也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作者从切实体现“一国两制”的原则出发,就香港与内地现行法律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冲突进行了探讨,并对香港法律地位的界定、与内地的司法协助、香港自治权的法律保障及其制约、未来驻军法的衔接、香港对内地金融法制建设的借鉴与合作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翔实和最新的资料分析和研究了香港目前的经济状况。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中心,香港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原因,例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由贸易和外汇制度、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等,但其面向世界,背靠内地,长期得到祖国的大力支持,是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香港与内地经济的互补与联动,既为香港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内地的繁荣与发展。香港的回归,不仅对香港本身的发展、对港台和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限购、限货等政策下。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调控政策已经达到高峰,不会再育新的调控政策出台,部分城市也出现了放松楼市调控的苗头,然而“新国五条”的出台彻底打消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国家对楼市的第四波调控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香港及海外市场来看。进一步印证了去年秋拍开始的市场调整。在香港,香港苏富比尽管“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元成交,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此类拍品并不能代表市场的普遍性,而香港苏富比20.39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相比去年同期(29.38亿元)已下跌三成;另一方面。香港佳士得春拍(...  相似文献   

19.
数字     
第7位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被评级为2007年全球第7大最富裕国家,发表该报告的巴克莱财富指出,10年以内,中国内地可跃升为全球富国的第3位。该行亚太区行政总裁 Didier von Daeniken 表示,私人理财服务在内地等亚洲市场甚具拓展空间,但目前未充分渗透。业内人士则认为,宏调措施规限外资行流入及监控人民币汇款,双重打击内地的理财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20.
二手楼市步入阶段牲调整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苯轮调控的效果已经显现,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跌至谷底,房价上涨的步伐得到了遏制,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已进入下降通道。但从长期来看。一线城市的二手楼市依然发展空间巨大,成交量和二手占比仍会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