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能量”一词走红于2012年,以网络微博等方式迅速产生蝴蝶效应,成为当红微博用语,出现在各种公益活动的平台上,这种能量对每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在对正能量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并对其循环试作了简单思考。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对微博有自己的理解,资深投资人、营销专家眼中的微博又是怎样?且看厦门2011微博营销大会上,业界人士,薛蛮子、李亦非、杜子建等人纵论微博。  相似文献   

3.
韩絮 《国际公关》2011,(3):84-84
2011年是名副其实的微博年。这一年,打拐、问政、营救狗狗,微博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这一年,快消、汽车、电子IT,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想瓜分微博这块蛋糕;这一年,只要你还在公关圈里混,没有哪个公关人是不想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展露身手的。2011年,我们都在微博控,而与此同时,从媒体向公众输出信息到公众主动关注媒体,  相似文献   

4.
微博作为一个社会化媒体平台,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连接变得易如反掌。他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在不断地感受着群体行为的力量。活跃于20世纪中叶的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在当时看来是天方夜谭的媒介观,如今网络的出现与社会性媒介平台的搭建使得预言一一应验。刚进入互联网阶段就已经初露端倪的麦氏媒介学说,现如今对微博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微博的诞生和发展为公益事业的进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微博公益作为新媒体时代公益新载体正逐渐改变人们参与公益的方式。本文拟从微博公益的传播特点出发,重点探索意见领袖在微博公益活动尤其是个人求助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微博公益的发展瓶颈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6.
In语·声音     
微博控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随着微博的火爆,越来越多人见面就聊起微博,但由于"迷恋"微博,网友中出现一大批"微博控",他们没日没夜地上微博,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睡眠时间。上班上微博,下班也上微博;吃饭玩微博,连上厕所都玩微博,一天到晚时  相似文献   

7.
时尚品牌的微博操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下以新浪为代表的微博平台的火爆程度已经不言而喻,企业们都不得不臣服于这个社交网络平台的巨大魅力。时尚品牌也许是最热衷的微博产品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平台,具有群聚性、简易性、即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将微博作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载体,使其成为党建信息传播平台、党员思想交流平台、支部资料展示平台和支部文化建设平台,这对于高校党务工作者占领大学生网络党建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发生强烈地震之后的一小时,专门追踪社交媒体服务的机构"网络社交媒体"报道称,全球最大的微博网站Twitter每分钟已传递1200条消息。而且在当天的多数时间内,Twitter上传播的消息中,约占八九成的消息都与日本的地震和海啸有关。微博的功能如此强大,且与社会的脉搏息息相关。有一则幽默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某人对一女孩耍流氓,女孩反抗。此人不屑道:"小妞,别闹了,我可是有背景的人!"女孩一听,顿时笑了:"大叔,别闹了,我可是有微博的人。"这则帖子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微博已渗透到社会每个角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自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以其低成本、大范围、高效率的传播优势迅速为广大网民所接受,成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其中,党政部门、企业机构、高等院校等也纷纷借助于微博平台展示良好形象,打造自身品牌。高校微博传播对于塑造其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良好形象以及通过信息公开、及时拉近公众与高校的距离等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及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以技术为先导的新媒体瞬间崛起,让传统媒体瞬间阵脚大乱。惊魂甫定之后,是悲剧而死还是悲壮求生?以技术为驱动力的网络时代,一切都变得很快。尤其在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的微博时代,信息的发布之迅速使得新闻纸媒的存在不再具有其信息传播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多变的混沌世界,摄影和摄影人正是在这样一个非稳定环境下求得稳定发展。博客和微博的出现打破原有传统图像的单向传播格局,摄影人从摄影网站迁徙到了博客、微博和轻博,乃是在新媒体混沌下图像话语权的博弈的一种表现。博客和微博不仅让每个摄影人获得公共话语权的可能,而且还能让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在博弈中从各自追求的根本目标中得益。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是一个纷繁、复杂而多变的混沌世界,摄影和摄影人正是在这样一个非稳定环境下求得稳定发展.博客和微博的出现打破原有传统图像的单向传播格局,摄影人从摄影网站迁徙到了博客、微博和轻博,乃是在新媒体混沌下图像话语权的博弈的一种表现.博客和微博不仅让每个摄影人获得公共话语权的可能,而且还能让媒介、公众和网友三方在博弈中从各自追求的根本目标中得益.  相似文献   

14.
你会焦虑吗?焦虑怎么会成为经济体?曾几何时,忽然发现焦虑这个情绪悄悄的出现在周边,而且越来越频繁,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焦虑,只是程度不同,我们都会在不同时间因为事情的发展或者预期的不确定产生焦虑的情绪。但是由于移动技术的进步,整个世界碎片化后,焦虑成为几乎时时会听到的一个词。在微博年代,每个人喜欢在微博晒幸福,朋友看到表面上必须"赞"一下,但是心理的潜台词几乎不会有什么好话,这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基本心态(我们的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小恶魔)。然后随着微信人手一个,负能量终于在手机得到充足养分的土壤后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6.
当下,新媒体的火热程度自不必说.社会的注意力似乎集中在这个平台,谁要是没个微博、微信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目前,专注新媒体营销的沃玛传播机构副总裁余柏良告诉《国际公关》记者,目前的新媒体传播环境虽然火焰高涨,却少了一丝冷静和成熟。  相似文献   

17.
时下,发微博、刷微博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每日"必修课"。作为一个集获取信息、发表言论、表达情感、展示个性、记录生活于一体的交互型网络热门社交平台,微博可以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片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发表,在表达发布者个人情感的同时亦可获取社会关注。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微博发布不当也可能惹上官司哦。  相似文献   

18.
微博是近年流行的一款基于用户关系而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网络平台。大学生注册和使用微博的比例较高,有一小部分人有微博控的倾向。微博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大学生扩大交友圈子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发表观点、宣泄心情的重要平台。然而,微博信息的无序性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微博交往的虚拟性易导致大学生人格的迷失和心理的失衡,大学生过度使用微博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利用微博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法有: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加强对学生的舆论引导,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利用微博对微博控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  相似文献   

19.
微博在高校学生中被广泛使用,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间的学生社交网络平台。比较之下,高校教职工使用微博的现象并不普遍,教职工利用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学生交流的情况比较少。根据对肇庆学院师生微博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4项互动策略:建立系统有效的学校微博体系;引导教职工搭建互动平台参与热点讨论;提倡教师课余与学生微博互动;举办微博文化节,营造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20.
政府政务微博平台的发展对政府行为和公众参与产生了深度影响,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利益相关者及委托代理等理论构建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和地方政府资源能力等因素对政务微博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根据2013—2018年我国29个城市政务微博平台信息发布与公众参与大数据及统计年鉴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务微博平台上用户的参与行为包括关注、评论及转发微博等行为会促使政府更多地在平台上发布信息;行政级别越高,政府越会在政务微博上发布信息;优质的政务微博运营依赖于所依托的政府的资源能力,政府资源禀赋对政府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