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12,(21):1-1
在很多人的眼中,社区工作者都是婆婆妈妈、干着不起眼工作的一群人。其实,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是一个小字宙,蕴藏着无限能量,三头六臂般地处理接踵而至的繁杂琐事。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火种,在基层播撒爱与和谐的光芒。  相似文献   

2.
时隔13年,邮票市场再次迎来牛市。在邮市如此红火的局面下,福州的邮票市场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大师的挽联     
张光茫 《社区》2014,(11):14-14
又是一年清明来。每当此时,关于清明忆故人的话题,就会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大师们笔下的挽联,或蕴含着交往的轶事,或讲述着不可泯灭的历史。今日读来,让人颇为感慨。  相似文献   

4.
冯磊 《华人时刊》2009,(10):71-71
2009年,其实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总结的时机。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忙着总结这三十年的变化。中国的这三十年,究竟有多少变化?这个问题世人有目共睹。从衣食拮据到基本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从全国人民浑身上下一色的穿着到今天大街小巷的五颜六色甚至是露着肚脐之类的奇装异服,值得人思考和回味的地方很多。在此类的回顾中,在文化领域,不少人以及不少文字激情飞扬。但是,很多问题却未必真的到位。  相似文献   

5.
我为开始狂     
古典 《人力资本》2010,(1):48-51
2010,耶!这是新一年,也是21世纪新一个十年的开端,但是别以为在等待钟声那一刻,很多人还满怀着憧憬。  相似文献   

6.
杨铭 《社区》2010,(18):42-42
坐在电脑前,手口并用,是办公室很多人眼里很常见的一种景象——手上一刻不停地忙碌工作,嘴里却津津有味嚼着零食。尤其是办公室里的女士们,每个人的抽屉里都或多或少地放着些零食,空闲的时候一起叽叽喳喳,手不闲,嘴不停,把对零食的喜爱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7.
我是大自然,很多人都喜欢我。可是,户一_很多树木被砍伐,森林在渭失,洪水撞击着我,我心痛!很多动物被捕杀,物种在消亡,枪声震惊着我,我心伤!人们各种各样的破坏,掠夺了我美好的日子。我呼唤,伟大的人类,让我继续美好的梦吧卫又十一十.十.朴 一 .十一十一 一 一 一 一干一 夕大自然的呼唤@朱培尧$广铁一小~~  相似文献   

8.
提到苏小明这个名字,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一定会想起一位纯真质朴的歌手.耳边一定会响起那温柔深情的女中音:“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是的微笑……”上世纪80年代,苏小明的歌声留存在很多人曾经珍藏的录音机盒带里,留存在过年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她的歌声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人时一个时代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飘飘 《北京纪事》2013,(6):108-109
在北京的各大公园里,总有一些人用毛笔在地上表演或练习书法。它被人们称为地书书法。它算得上是北京一景,其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至于谁是首创地书书法的人,很多人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10.
刘菲 《社区》2011,(6):8-9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保有现金肯定是亏损,把钱放到银行能赚取一点利息,但实际上也是负利率下的无奈之举。于是,很多人开始琢磨着买点能够保值的东西,小西就是其中一个。平时乐于理财的小西最近发现,物价上涨得太厉害,还不如买一些能够保值的东西,上网一搜索她才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一买点什么能保值?而且,网上给出了很多答案,可是小西仔细分析后觉得,这些所谓的保值物品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与伴侣》2010,(10):38-38
陈静是我们公司的行政助理,同时,也是我们公司的受气包。因为她总是承受着很多人的责难。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元旦,什刹海上结了一层扎实的冰。很多人来到这个天然的冰场上,歪歪扭扭、跌倒滚爬,尝试着滑出一段距离。就在这时,~列身着紧身滑冰服,脚蹬专业冰鞋的队伍出现在冰场上,他们双手后背,弯腰曲腿,压低重心,保持着整齐的队形在冰场上流畅地滑行着,其专业的姿态引来所有人的围观和赞叹。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8,(16):34-37
“我想去当一名志愿者。”汶川地震发生几天来,这成为很多人的心愿。不少人已经付诸行动,赶赴灾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心力。除了一腔热情之外,志愿者还应具备一些抢险救灾的常识,以更好地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4.
移植记忆     
《阅读与作文》2009,(4):20-21
说起“加勒比海”这个词时,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一个热带度假天堂。确实如此,但位于加勒比海上的岛屿同时还居住着3800万人。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是岛上最早的定居者——从南美洲渡海而来的西沃内人、阿拉瓦人以及加勒比人的后代。其他人的祖先则可追溯到来自欧洲的不同民族的殖民者。一些人的祖先是东印度群岛的土著。而其他一些人的祖先则是当年以奴隶身份被带到岛上的非洲人。当然,很多岛上的居民带有混合血统,第一批欧洲人于1492年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率领下分乘三艘船抵达这些岛屿、当时哥伦布以为他已经到达位于亚洲的东印度群岛。数年后,事实证明哥伦布错了。  相似文献   

15.
单纯不老     
前段看歌手郑钧的一段电视采访,忽然发现这个60后的男人依然很年轻,无论面容还是神情,目光里甚至还保留着孩子样的纯真。面对采访,面对镜头,有些含蓄羞涩,有些不知所措一一这个年过四十的男人,只有在音乐里才能活泼起来。他的世界格外单纯,似乎除了音乐一无所有,甚至连婚姻都不会经营,更不要说社会上繁杂的其他。他在很多年里一个人躲着做音乐,那是他的单纯世界。他始终没有学会世俗和世故,始终是不入世的,  相似文献   

16.
九月 《北京纪事》2010,(8):74-76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舍的四合院情结,人们慨叹楼盖得越来越高,心和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关上门过日子,守着自己的孤独,在同一个楼里住几年,却不知对门住的是谁。四合院之所以令人难忘,是那种近距离的生活中形成自然互助的帮扶,是老邻之间浓浓的情谊,  相似文献   

17.
翟倩 《社区》2012,(27):F0003-F0003
对于小人书,很多人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那一幅幅简单勾勒的图画,配上短短的文字,薄薄的几十页,讲述着一个个令人神往的故事:那些彩色短篇的绘画本,给了多少人涂抹不去的回忆。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8,(12):45-45
德国人爬高祈好运 新年钟声响起前,很多德国人会爬到椅子上,待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在德国农村还流传着这样一种风俗——爬树比赛,据说爬得越高运气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会被喻为“新年英雄”。德国人元旦还会在钱夹里放几片鱼鳞,因为鱼鳞是新年吉祥物,预示着财源滚滚;不少人还把马蹄铁钉在墙上,用来“驱妖辟邪”;  相似文献   

19.
万小刀 《今日南国》2009,(10):37-37
他仍然记得母亲的话,劳动节是需要劳动的节日。那是1990年,他念小学一年级。那时候他总想着玩,很多年后他才给那时的自己找到:玩,是孩子的天性。  相似文献   

20.
钱琦 《社区》2014,(1):55-55
12岁、24岁、36岁……中国人好像历来对本命年都有一种焦虑和恐慌,觉得这是“槛儿年”,会有不吉利的事发生。所谓的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老百姓又称它为属相年。像明年是马年,属相是马的人明年就是他的本命年。很多年以来,人们都有这样一个观念,本命年是人命运的一个“坎儿”,这一年命犯太岁,多小人作祟,人的运气会很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