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大部分囤积居奇的人不愿承认,机构们也对“囤”的话题表示低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所有东西都在上涨、通胀预期越来越重的现实面前,或为牟利,或为省钱,或为选择更好的财富存在形式一“囤时代”的确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在负重前进。 有人说;一部分国有企业已经“老了”。 有人说:国有企业换个“心脏”就年轻了。 还有人说:只有去掉该去掉的,才能留下该留的。 种种说法,都有自己的根据。 显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走“回头路”,继续吃“大锅饭”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三种浪漫     
云子 《社区》2004,(7):61-61
当公司决定要在老李和大张二人中间产生一名副总经理人选的关键时候,老李却出了“桃色新闻”。这天刚上班,公司里就传言说,老李昨天晚上在一家酒店里喝“花酒”,因调戏小姐,被“微服私访”的公安民警当场逮个正着,并罚款2000元,接着,就有人回忆说,有一次和老李一起在饭店吃饭,老李说的“黄段子”一个接着一个……很快,老李的“桃色新闻”成了全公司的热门话题。大家议论纷纷,有人替他惋惜:“老李老实巴交一辈子,真的可惜了,怎么晚节不保呢?况且这次很有可能当上副总经理,关键时候怎能出现作风问题呢?”也有人叹息:“这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  相似文献   

4.
不犯错误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但是夏天都快到了,一个农民的地里还是光秃秃的,没有耕种迹象。有人问这个农民:“你去年秋天没种麦子吗?”“我担心今年不下雨呀。你看张三种的麦子恐怕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了。”又有人劝他:“那你就种玉米吧。”“不行,  相似文献   

5.
一“五四”退潮以后,在时代潮流的冲击下,新文化统一战线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分化:“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二心集·非革命的革命急进论者》)鲁迅、郭沫若等一代大师,是这支“纯粹、精锐的队伍”的中坚力量,而一大批更年青的新兴作家的涌现,则为这支正在继续前进的文学大军增  相似文献   

6.
一、“五毒”原来是良药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五毒俱全”,那么此人就堪称“死有余辜”。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7.
蚩尤姓阚     
蚩尤之后“阚”(音kan)这个姓怎么读,不清楚三国人物的可能会读不出来。浙江中坚律师事务所律师阚建钢笑着对记者说:“有人读‘门’,有人读‘敢’,有人读‘阙’,就是很少有人读阚。”阚律师的女儿叫阚歆,这两个字就更偏门了,从小学到大学,阚歆记得教过她的老师们没一个读对过。有一人,还颇具想象力,把“阚歆”读成“开心”。  相似文献   

8.
周新城 《中华魂》2017,(4):11-16
一、我国舆论界弥漫着一股私有化思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弥漫着一股私有化思潮,这股思潮有时还成为舆论的主流。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这是事实。我们举些例子吧。有人公开出版书籍,书名就叫“人间正道私有化”。作者还吹嘘说,他给政治局委员一人送了一本。洋洋自得,溢于言表。有人喊出了“私有制万岁”的口号,  相似文献   

9.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我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儿唠嗑。”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绎的经典小品《钟点工》轰动一时。而在南京,现年67岁的退休老太太黄新兰,就为我们演绎了现实版的《钟点工》。她瞅准了现在都市中有许多“空巢”老人,就专门针对这些孤单老头老太做起“陪聊”生意,有时还附带陪玩和陪逛街,竟然很成功。  相似文献   

10.
高延萍 《社区》2008,(36):62-63
人们常口口声声嚷着想要自由,我却渴望有人管。就冲着这渴望有人管的念头,我年过中年还外出打工,拼搏了五六年,终于得以在一个花园小区里买了一套住房,实现了“有人管”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忙忙碌碌又一年!在这个大吉大利、财旺运旺的狗年,有人炒房赚疯了,也有人做了“幸福的房奴”,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100元钱;有人升官,有人下岗;有人过得赛神仙,也有人过得猪狗不如……想开点儿,老天爷不赏脸,咱自己心疼自己——开开心心过个年。缓口气儿,天大的事,过完年再说。  相似文献   

12.
一面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早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初,就有人认为在文艺“失却轰动效应以后”将出现进一步的分化。其后,又有人指出这一“转型期”的文艺分化趋势当为向着“消费性需求”转移。①在此,姑且不论这些说法的偏颇之处,但是它们至少已经证实当代文艺...  相似文献   

13.
猴子     
乔子航 《新少年》2014,(6):32-32
有人喜欢猫,有人喜欢狗,有人喜欢乌龟,可我喜欢一种不同寻常的动物。你一定会问我到底喜欢什么?我会说:“你猜?”这种动物的形象曾出现在小说中,能上天入地,七十二般变化、腾云驾雾、火眼金睛……真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的性格与长相很酷——屁股红红的,像火红的杜鹃花;“他”胆子大得很,即使狼来了,也敢斗一斗;‘‘他’’还非常聪明,就算桂圆皮儿用嘴一嗑也就搞定。真是太厉害了!在小说中,“他”让天宫大乱,二郎神、托塔天王、王母娘娘以及太上老君,甚至连玉皇大帝都被“他”耍得团团转,搞得头痛不已。但“他”最终还是被如来佛祖给压在了五行山下。  相似文献   

14.
刘绍义 《社区》2013,(32):47-47
有人说“博士”一词是舶来品,是从英文Doctor翻译过来的,其实不是这样的。“博士”一词不但是我国的本土词汇,而且历史悠久,它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过去就有人胡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早产”的社会主义,现在仍有人叫喊“社会主义是20世纪留给人们的遗产”,“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一场误会”。他们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借口之一,就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前一个时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有人根据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作用的增强,宣称资本主义国家的作用已经发生了“质变”或“部分质变”。如有人认为,由于国家通过税收的手段转移一部分国民收入,工薪收入者加入社会保险并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需要使用强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和决定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结构,所以,国家就“不再是一种可以被认定为附属性的社会关系”;还有人说,资本主义的国有制具有某些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因素,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就具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某些规定;等等。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就这些问题谈点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世界像一个万花筒,精彩纷呈。”也有人说:“世界像一碗白开水,平淡无奇。”我认为精彩的世界是需要自己去开拓的,若想要在平淡无奇的世界中去寻找丰富多彩的事物,就需要自己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和一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十八岁的我,尽我所能抓住一切能抓住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我国哲学界,曾有人不承认否定之否定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规律。经过争鸣,一般哲学著述对这点都予以承认。但现在,又有人对这一规律的“三段式”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表面好象是仅仅怀疑“三段式”,但其实质仍关系到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因为这种怀疑是把这一规律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使其成为只有内容而无形式的“四不象”,这样,它就失去在唯物辩证法中应有的地位,从而也就不是  相似文献   

19.
读者网站     
“拍卖”灵魂? 日前,笔者读报看到一则奇闻:美国有人登广告曰:“谁愿意把灵魂卖给魔鬼将得到三十美元。”广告登出后有很多人赶去“拍卖”。有人感慨道:“灵魂就这么不值钱?”也有人说:“灵魂算什么?好多人不要灵魂照样活得光鲜、滋润!” 我就想不通,人怎么能不要灵魂?近日,却又真真实实地得知,不少人确实不要灵魂,真的还能那么行走尸走肉_地“潇洒走一回”。报载:湖南某女大学生抛弃四年所学的机电专业,到海南去当三陪小姐,做皮肉生意。春节回家时  相似文献   

20.
读书如远行     
杨泽文 《社区》2010,(14):4-4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旅行,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探险,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飞翔。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美容。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滋养.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呼吸……这些关于阅读的诸多“有人说”,从某种角度上很形象地表达了阅读对于心灵的裨益与不可或缺。而就我的感觉来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运动,它有益于保持心灵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