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楼市一直是港人的另类投资重要阵地,同时也被视为内地富人闲资的好去处,不仅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较成熟、规范,还因为租金回报率较大陆为高。尤其在中国政府采取种种调控楼市的政策之后,一些内地富人更是瞄准了香港市场。但是,最近香港的楼市出现了价格平行、成交量下跌的态势。这或许需要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近半年来,上海楼市中的投资性物业纷纷涌现,商铺、办公楼、产权酒店、服务式公寓大量充斥了投资者的视野。投资者们何去何从,一时间颇为惘然。其实,投资房地产最关键的还是地段,其次是投资产品的稀缺性。香港地产之父李嘉诚的至理名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香港一直被全球投资者奉为投资环境最佳的一个经济体之一。近期笔者还接获不少内地投资者咨询,寻问在香港投资究竟有什么好处。其实好处很多,但笔者在此想强调一点: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4.
香港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年来,香港与东盟各国建立了密切的经贸联系,香港已成为东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外来投资者,是东盟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大陆的重要通道。东盟各国的企业,尤其是华人企业对香港的投资也十分活跃,东盟国家还是香港旅游业的最大客源市场之一。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东盟各国采取一系列措施,更加积极地发展与香港的经贸关系。虽然东亚金融危机对香港与东盟的经贸联系造成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二者的经贸关系仍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步入初夏,香港地产再却迎来一股寒流。不仅短炒客几近绝迹,长线投资者的入市步伐也开始缓慢,这与港府及香港银行界的近期举措有关。  相似文献   

6.
限制外资等政策出台后,外资并未放缓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专家认为,中国楼市仍是投资者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资金充裕的外资基金频繁买卖物业,可能对房价推波助澜。"宏观调控对国外打击很大,但对于基金仍未伤筋动骨。事实上,外资更加看好宏观调控期间挤掉泡沫的中国楼市。"在广东、广西、香港、上海等地,不少金融机构和外资投资机构表露出这样的心态。限制外资等政策出台后,外资并未放缓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步伐。专家认为,中国楼市仍是投资者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资金充裕的外资基金频繁买卖物业,可能对房价推波助澜,亟待有关部门重点关注并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在调控住宅市场政策不松动的情况下,在楼市中拼杀的投资者都在做什么呢?商业地产、中小户型和不限购区域成为今年福州楼市投资的三大主线。  相似文献   

8.
股市,一直跌;楼市,有点冷。2012年投资者发现,以往能顺利“生钱”的几个门道,似乎都不太奏效。股市和楼市,向来是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最受关注的两大元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人的存款更适合投资炒股,还是投资房产?  相似文献   

9.
在1月11日结束的一场年度投资者推介会后,跟一位很资深的香港对冲基金经理讨论投资主题,聊着聊着就谈到了房地产。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前辈突然透露,自己迄今没有房产,仍然在香港新界地区租房子住。  相似文献   

10.
最近香港房地产市场不少热点话题,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港人港地”措施。为了兑现在竞选时许下的控制楼市泡沫的承诺,新任特首梁振英正特意创造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控制香港的房地产泡沫,而“港人港地”便是他近期推出的“梁十招”地产调控措施中最受关注的一条。  相似文献   

11.
借助计量经济模型,使用eviews软件,采用1987-2006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对中国内地进行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内地和香港实际工资差异、内地经济增长情况和内地市场对香港的开放程度。  相似文献   

12.
香港高校学生组织现状、运作及其对内地高校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高校学生组织包括香港专上学生联会、香港青年大学生协会等全港性学生组织,以及各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等学生自治性组织.香港高校学生组织的干部通过竞选产生,还有一些"事务性"干部,不用参加竞选,多通过面试等渠道产生.香港学生组织的资金来源有会员每年缴纳的会费、社会和校友的捐助、学生组织经营和投资的收益、校方和特区政府的拨款.香港高校学生组织的重要职责是与校方形成制衡,维护学生的权益,同时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股市和楼市,是投资者最容易接触的投资品种。在对于2013年宏观经济走势的预判下,股市和楼市应该如何去应对呢?首先,股市的长期走势取决于经济的走势,因此中国要迎来新一轮大牛市的前提是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成功,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从政策层对于经济改革的态度和解决经济增长结构性问题的决心来看,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希望。  相似文献   

14.
在股票上赚了钱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寻求新的交易场,"邮币卡"在沉寂了很长时间后突然发力田村卡、03小版、纪念币、邮资封片,这些几乎被投资者遗忘的词汇在2007年又忽然热了起来。在股市大涨的同时,"邮币卡"这一曾经上演过无数精彩故事的收藏类投资领域,也开始交易频繁、价格追高。"邮币卡"能够制造的疯狂要远远超过股市和楼市,价格变化更是诡异。10年前,田村卡就制造了中国"邮币卡"史上最有名的疯狂案例。  相似文献   

15.
对于投资者来说,香港向来是一个活跃的投资场所。战后二、三十年来,港英当局对于西方国家政府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并没有特別加以运用,私人投资(包括外国投资)始终是在这里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重心。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香港的私人投资有一些什么新的选择,今后的发展趋势又如何?这里拟把个人在这几年的观察结果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证了香港是建立国际总公司的理想选址,提出以香港作为跳板有重点地对外投资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厦门版限购令的出台后,厦门楼市成交量持续萎靡,部分投资者开始转战没有出台限购细则的泉漳两地,加上厦泉漳龙四地“一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泉漳楼市或将迎来一轮景气周期。  相似文献   

18.
截止5月13日,在4月29日上市的香港第一只人民币股票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已经连续下跌了七天,从高位回吐超过8%。这个被大多数投资者寄予厚望的香港人民币股票第一单,让众多的投资者在短期内惨被套牢。  相似文献   

19.
金田 《市民》2006,(5):8-8
去年前,中国房地产还不为外国机构投资者所关注。但今年3月底第一届“中国房地产投资世界高峰会”在上海开幕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楼市的浓厚兴趣令人惊讶。国际大额投资人、退休基金、国际型共同基金等外资机构去年投向中国地产的资金约为110亿美元,并在最后季度迅猛增长。分析家认为,大型国际机构投资者将在未来5年内大举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二线城市是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新诗,通过对五六十年代“难民文学”和现代主义的深刻反省,既不囿于新月式的浪漫抒情,也不盲从西方现代派,以香港作为立足点,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诗风从晦涩走向明朗,存在主义色彩弱化,具有本土意识的诗刊及其诗作得到蓬勃发展,香港诗人的文化身份由此从暧昧走向认同地位。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也是香港新诗踏上一个里程碑的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