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阐述扬州画派所处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绘画表现方式,揭示了“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及其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韦小宝,这是江湖世界里一个不朽的传奇,是所有英雄侠客才子佳人美丽传说的终结。每每提到韦小宝三个字,就仿佛能看见这拖着辫子的小家伙脸上露着贼忒嘻嘻的笑站在面前。他的笑是那么地让每个人熟悉而又心惊胆颤,就像是照镜子时无意间发现自己脸上的雀斑和粉刺。这位清康熙年间的“一代奇人”简直是古往今来际遇和运气天下第一好之人,  相似文献   

3.
传统艺术的遗产有外化与内核之分。具体艺术作品是其外化,创作方法、艺术精神是其内核。常州画派有近千年历史,清初成为画坛正宗,但其传人只重外化,走向形式主义。扬州画派是清中叶崛起的一支异军,它善于向不同流派吸取营养,包括吸取常州派的优秀内核,在继承传统时敢于突破,在遵守法则时善于创新,在泼墨写意时发挥个性,从而领异标新于那个时代,并深刻影响后世画坛。  相似文献   

4.
"长安画派"艺术精神的核心是"融汇-探索-创新"。创新的基本方法是"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创新的表现是"四个出入"——出入于百年来中国画的各种创新路经,走自己的新路;出入于大生活和大生命,以生命体悟催化艺术创新;出入于黄河文化、西部文化,以新异文化因子改变画坛格局;出入于绘画的中法和西法,执守国魂西用,拓出新意。  相似文献   

5.
竺摩(1913~2002)的书画艺术具有“清逸”的品格。清逸不仅关乎艺术的品格,而且关乎艺术创作者的人格。只有脱尘拔俗到最高处的艺术才可以被称为“逸”,也只有“清”才是“逸”最核心的根基。竺摩清逸的书画蕴含如下特征:一是“形神合一”,即竺摩择取简化而本真的笔墨形式表现出物象清净高远的神情;二是“主客合一”,即艺术的陶冶和心性的修养使竺摩的人格清净且智慧,竺摩清逸的人格与其清逸的书画品格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6.
沈周,是明中叶画坛上四大艺术家(另三人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也是"吴门画派"的开创人,在画史上影响深远.他出身诗画家,祖上收藏甚丰,对古人诗画见多识广;受先辈影响,终生不仕,仅"以丹青以自适",故其艺术质朴而有情致,画风纯化;毕生勤于诗画创作,加上高寿,作品极多,声誉卓著,德高望重.其诗才横溢,书法学黄庭坚,绘画以山水为主,得于家法,远追董(源)、巨(然),中年宗"元四家"笔墨,尤其推崇黄公望.他在诗书画方面,尤其是在绘画上取得的成就,使他成为明代画史中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社区》2014,(5):48-48
洪烛扬州的慢,甚至在宋朝时就成为词牌了,应该说是比较经典的。城市的性格可能会影响到居民的性格,扬州人,普遍喜欢泡茶馆,喜欢一杯茶一本书,喜欢优哉游哉地过日子。有一句俗语,专门用来形容扬州人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寥寥几笔,替扬州人勾勒出一幅最传神的漫画。  相似文献   

8.
“书画同源”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命题。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可以归结为:肯定说、选择肯定说和否定说等三种基本看法。本文既不同意否定说,也不简单苟同二种肯定说,而是认为“书画同源”大有深意。不仅指中国书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用笔技巧,而且其深处还指二者在创作上存在着为中国文化创造精神所一以贯之的共同的基本原则,包括共同的基本思维方式、基本建构方式以及对艺术意境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书与画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书画上的一致性。本文就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天津的书画艺术没有在创作理念与绘画形式上形成统一的风格。就天津、就国内外美术界而言,也没有对“津门画派”的研究予以足够重视。因此,采用实地采证、采访实录等方法,收集了第一手材料;采用归纳分析、总结演绎、对比、举例等分析方法,论述了对“津门画派”艺术特征进行研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书法与绘画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的同一性角度出发,分析早期工具和材料对书画笔法的影响;同时论述了书画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发展,以及笔墨的根本最终使两者在文人画中走向审美上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2.
康雍乾时期的扬州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盐业垄断经济体制之上的。扬州盐商群体通过特殊方式占有了大量财富,形成了追求精致的奢靡风气,并统治了扬州城市文化。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扬州城市精神日趋保守,文化动力不足,为"盛清"后的衰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清中期扬州盐商文化——以“扬州二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商文化是清代文化史上极为独特的一笔,它的形成需要历史的、现实的和盐商主客观的条件;形成之后,它在清代文化的诸多领域硕果累累;"扬州二马"基于其优越的家世背景和自身爱好,在文化方面的贡献更为辉煌,足为清中叶盐商文化的卓越代表。  相似文献   

14.
明代吴门画派画家以士大夫群体所热衷的山水园林为主要表现对象,创作了以游园、居园等题材为主的的书画作品,在获得了"诗意的栖居"的同时,文人内心深处的理想人格与山水画创作形成了完美的契合,最终成就了吴门画派独特的审美趣味——追求高雅、崇尚个性。这种审美情趣表现为对"典雅"境界的追求和描摹景物时"求真"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汉风墨韵——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开幕式10月22日下午2时30分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次大型书画作品展旨在弘扬李可染大师艺术精神,延续并彰显大师在国际国内的文化名片效应,展示徐州书画艺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舞动汉风"工程,提升徐州艺术家精神力量和创作活力,加快培育"彭城画派",宣传推介徐州籍书画名家,倾力打  相似文献   

16.
特色栏目建设,是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打造“扬州文化研究”栏目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可以使学报更具自己的个性与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位,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对于学科建设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同时,为校内外广大作者提供一个展示最新科研成果的窗口和平台.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今天,进行文化研究和传承,更有着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积极参与“庆历新政”而受到攻击、诬陷,扬州是其贬谪的第二站。宋仁宗赏其忠而用其才,但同时惑于浮议,也抑其傲而贬其党。欧阳修在扬州,政宽民安,以“文章太守”建立了历史文化名人与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当以主要精力从事《新五代史》的编纂。  相似文献   

18.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描出了"书画同体而未分"的观点,这一观点被广泛认同。然而仔细考察,亦不尽然。在梳理书法的个性化发展和绘画的自性存在前提下,"分"中见"同","同"则有"分",于历史的本真中挖掘出书法与绘画"合则两美,离则两孤"的已然确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的扬州叙事呈现出亦俗亦雅的城市审美风貌,雅为先声,俗为主调。以俗为美主要表现为讴歌世俗生活,张扬物质欲望,肯定个人诉求,彰显大众娱乐精神;以雅为美则主要体现为依托扬州城建构精神之旅的文化平台,在对历史的回溯中完成对现实的指认与批判,以沉重的社会人世的沧桑之感和无限悲哀的历史兴亡之叹取代个体放浪形骸的快意以及对人生享乐的追逐。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审美传统以及创作主体的心理需求,共同铸就扬州叙事亦俗亦雅的城市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20.
清代扬州,王士禛、孔尚任、卢见曾、曾燠、李彦章等人举行的一系列“红桥修禊”集会活动极负盛名,影响深远。集会相关的诗歌繁多,相和者甚众。从清代诗人集会的研究角度出发,这一系列集会作为节日型集会的代表,有其特殊性和典型性。对这类集会进行探讨,可以对集会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有所了解,考见集会在时代发展与变迁中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同时分析其对扬州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