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保障房的建设目的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针对现存的状况,相关部门除了寻找和探索有效地解决办法之外,适当地进行变通也未尝不可。2012年全国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比上  相似文献   

2.
建立保障性住房运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之后,建设部等七部门又联合发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茬鼢,这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它将大大促进我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与建设。房地产市场分为两大块: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市场由市场自发调节,政府需要的只是正确引导,而要管理与调控的是关系民生的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3.
国内     
各地力促保障房建设资金纷纷涌入 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1340万套,占计划的34%。但有的地方进展仍然较熳,目前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  相似文献   

4.
投资剪讯     
十二五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为7% 温家宝总理2月28日与网友存线交流时指出“十二五”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为7%。从去年到今年出台了三次调控措施,总体上越来越有力,针对陛也越来越强,房价过陕上涨的势头有所遏制,对抑制房价有信心。未来5年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5.
6月11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城镇保障眭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340万套,占计划的34%。今年的保障房可能无法达到开11000万套的目标,有关保障房的资金、土地、收益的难题,让保障房一再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江海纵横》2008,(6):43-46
住房问题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建立健全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缓解住房供需矛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发展可持续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住宅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日渐成为国家住房政策的重点。笔者界定了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的特点,梳理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意图,并借鉴国外住房保障模式的成熟经验,对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讨,以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方芳 《金陵瞭望》2011,(25):68-68
今年浦口区启动15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年底将交付6千多套安置房.十二五期间拆迁安置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在浦口区.当前保障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着。150万平方米保障房落地。在保障房项目盛景华庭的现场.大型吊车、挖土机正在施工.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在各个标段紧张作业,安全标语、施工口号也随处可见。今年,浦口区保障性住房共有36个新建项目.其中已启动建设28个项目.150万平方米的保障房进入施工阶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缺口,分析了沈阳市近四年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与利用情况,论证了住房公积金直投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了住房公积金直投保障性住房建设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有效利用住房公积金,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深入剖析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因素,运用调查问卷和SPSS因子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最终从政策、市场、住房消费人群因素入手,提出推动沈阳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策与建议,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EV等价变换和住房市场供需数理模型,研究我国保障性住房对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和对商品住房市场的挤出效应。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999—2015年除上海以外的省级层面宏观数据,采取MLE估计和sys-GMM法实证检验了现实数据与模型预测的高度契合。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供给在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同时,也会对住房市场产生挤出效应,进一步发现,以2007年为住房制度改革转折点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放大了这种挤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住房保障制度改革要协调发展商品性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积极承担起保障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住房不仅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历年出台的有关保障性住房政策,将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重要阶段,研究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全面构建与快速发展阶段的轨迹和特征。结合1997—2012年国家及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投入以及建设数据,对保障性住房,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组成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保障性住房存在资金、立法及监管机制等方面问题,并为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如何解决入住居民的出行难问题是建设中的重点。本着方便居民出行的原则,结合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出行特征,提出保障性住房交通配套设施构建的方法;以重庆公租房项目为实例进行研究,为保障性住房的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次贷市场崩溃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虽然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在当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问题再次突现,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与良心的又一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应当吸取美国次贷市场崩溃的教训,解决我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不能也不应主要依赖住房金融贷款市场,而应更多开辟其他多元渠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健全住房金融市场、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法律规定和规范土地出让金等多种手段与措施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  相似文献   

15.
住房的特殊性决定了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所以,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政策的效率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有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可供选择,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供给方补贴、需求方补贴等。政府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对需求方和供给方施加影响,具体的效率取决于对各种政策工具的理解和对结果的预测。文章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财政政策的效率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保障全体居民的居住权利,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障性住房由于内生和外生的障碍,已经走到一个瓶颈期。通过对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以及公租房的利弊对比,把保障性住房的现实出路归结为“保障性住房要以公租房为主要形式,并不断完善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2009年沈阳市商品房市场、存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深入剖析了政策因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从居民购房消费、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供应、商品房供应、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房地产市场投资完成额、房地产开发量、房地产平均销售价格以及国房景气指数等指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情况。剖析其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供求关系、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和投机炒房。提出了适当加大土地、金融和税收政策调控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抑制投机需求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2012,(3):15-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要继续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2011年,上海、重庆作为全国首批城市启动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重庆去年房产税起征点是9941元/平方米,满足征收条件的高档商品住房共有8563套,其中独栋别墅3400余套。预计全年征收房产税可达l亿元。“这一数额,与此前预期征收数额基本吻合,所收房产税将作为保障性住房的补充资金,全部用于公租房建设。”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何志明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体系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推广,通过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对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促进作用以及装配式建筑体系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促进作用,对比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的特征及关联性,从而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互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