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他和她是同事,都在同一家酒厂装酒车间的流水线上,两个人每天上班面对着面,她有时候会看着他走神。他有张好看而略略颓废的脸,不像个车间里的工人,倒是像外面美发厅里那些男孩子。眉眼,似会飞出朵朵桃花。  相似文献   

2.
桃花     
李晶晶 《新少年》2009,(5):38-38
你见过桃花吗?当然!但你仔细观察过桃花吗?是的,“仔细观察”之后,你就会有“桃花,可真是与众不同”的感慨了。你看,都说“好花全靠绿叶扶”,所谓“红花配绿叶”嘛,两者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可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树干树枝上却是光秃秃的,一片叶子都没有。对此,桃花却毫不介意,照样热热闹闹开了满树,弄得满世界“红霞朵朵”。  相似文献   

3.
春来桃花溪     
阵雨 《北京纪事》2013,(6):84-85
春来桃花溪,一切都变得美丽和生动起来。2013年春,某日上午9时,首都的天阴沉着脸,但位于西山北京植物园的桃花溪畔,却是花绽芬芳,满目灿然,游人如织。那天,我从晨的梦境走进馨香四溢,红深浅白的桃花溪畔,深感风爽云轻,内心陶然。春来桃花溪,已经是近一年的梦想了。去年四月的一天,当我从曹雪芹故居误撞入桃花溪时,山桃花的花期已过,环顾桃林,  相似文献   

4.
陈霄 《今日南国》2009,(16):73-73
桃花盛开的时节.青秀山上那片桃花林里的“姹紫焉红”们卯足了劲争奇斗艳尽吐芬芳。这几天来.那如梦幻般美妙的桃花林美景,终日在我脑海中萦绕着,于是,我便追不及待地要求母亲带我上青秀山赏花。  相似文献   

5.
桃花,再一次染遍每一个山岗。 桃花盛开时,我想起了你。我为你的过去悼念,为你的未来欢呼!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9,(6):17-21
他看上去像个野人,不过他戴着宽边帽,好挡住自己的脸。他手持一根从美洲桃花木林里搞来的桃花木棒。那东西可真不小。  相似文献   

7.
梅子 《社区》2009,(26):48-48
朋友说,她家小院里的桃花开了。她是当做喜讯告诉我的。 她相邀,自然去,每年的春天。我都是要追着桃花看的。春天的主角,离不了它。所谓桃红柳绿,桃花是放在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8.
丁纯 《社区》2013,(11):51-51
胡兰成讲,“桃花难画,因要画其静。”这简净的短句,会令人低头沉思许久。桃花的静,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最佳烘托,想那时,油菜、麦田、野花,一派繁忙的春意.安静下来倒是一种奢望了。  相似文献   

9.
《国际公关》2013,(1):70-71
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桃花姬阿胶糕是东阿阿胶依据著名《秋叶梧桐雨之锦上花》和江南阿胶传统吃法,以阿胶、芝麻、核桃为主材料精心熬制而成的一款针对美容、保健市场的零食产品。在接到桃花姬推广任务之时,桃花姬主要面临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春天刚刚完成使命走向夏季的腹地…… 当我接到一部很特别的,并且命名为《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集,的确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这赤日炎炎似流火的时节。说它很特别,是因为这部诗集不仅出自一位讲授古典文学的大学教授之手,而且是以近百首唐代诗歌为母本,采用“写意”的方式创作的一集现代新古典诗歌,旨在让读者、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好更有效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经典,让传统经典以一种更鲜活灵动的形式走进当代社会。这一切无不给了我一种诱惑、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贺浩 《金陵瞭望》2009,(10):64-64
清明小长假天公作美,微风、暖阳。忽地想起冬衣未褪时,下关区一位朋友的邀约:“春暖时,别忘了到我们下关的小桃园来看桃花哦。”看她的喜色,那美景必是令她骄傲的。对哦,去小桃园看桃花去。  相似文献   

12.
吴敏朝 《今日南国》2010,(16):50-51
诗经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花的美,桃花的灵性,桃花的情,穿透了古今文化,飘散在每一个桃花烂漫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3.
春雷 《老友》2014,(3):50-51
正马年的春天已向我们走来,各地的桃花纷纷开放。那么,祖国最美的桃花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各地的桃花吧!西藏林芝来到西藏,除了可以观赏气势磅礴的雪山、湖泊外,人们还可以看到柔情妩媚的桃花仙境。西藏林芝的桃花,绝对可用惊艳来形容。当3月桃花盛开时,藏东南谷地林芝桃红柳绿,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虽在高原,却是一派秀丽的江南景象。  相似文献   

14.
故人老     
桃花面, 凋不怜, 风沙吹落本翩跹, 云浸碧落边。  相似文献   

15.
春光明媚,微风拂面。看那一朵朵桃花,绽放于古诗词中,何等娇俏美丽,诗意温馨。  相似文献   

16.
词二首     
小阑干·文水碧血风雨潇潇悼胡兰,难忘几经年。清明时节,桃花染泪,似见春颜。当年玉碎光华处,碧血育儿男。改天换地,耕云播雨,红溢汾川。临江仙·阿房残雨秋锁千年荒苑寂,残垣雨泣阴空。渭流徒照古秦宫。玉人曾舞,断送一朝风。烽火连天刘项起,琼楼顷刻焦红。可怜代代醉淫中。萧  相似文献   

17.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威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似文献   

18.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历来注家把“主”理解为“主人”之意,“无主”就是没有主人。如仇兆鳌《杜诗详注》注云“师亡无主,则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意为黄师塔中僧已故去,桃花没有了主人。此注不确。  相似文献   

19.
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之间存在许多象似关系。非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也存在这种自然关系。这些象似关系包括情绪象似性,亲疏象似性,权势象似性等。情绪象似性反映了人类的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人类的情绪体验,亲疏等似譬表示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交际者之间关系的亲疏,权势象似性反映了非语言符号象似于由于交际一方社会地位、阶层高而能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他所描绘的桃源社会情景,引发了命途多时的中国历代文人的迷醉和向往,甚至前几年还有人兴致勃勃地考证说,桃花源实有其地户至于它的风格,一般认为是平谈自然产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愿意通过结构主义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一、题目的分析桃花源这个词组的函义不是桃花与水源二者相加之和,而是构成了新的语法实体,创造出全新的意义。桃花是美好的事物,是生的象征,美的象征。水源是溪流产生的原初地点,是溪水之根,象征着人类的起源。美丽的桃花不在公园庭院开放,而在河流源头斗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