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伍氏家族居住在以南京为中心辐射至上海、北京、常德等许多地区,约有一千余户。其始祖为明代从撒马尔罕来南京“回回钦天监”任漏刻科博士的伍儒。伍氏家族出过大阿訇伍遵契以及中共领导人林伯渠夫人伍复明女士等著名人士。600余年来,伍氏家族分化为两支:一支被同化为汉族人,一支在发展中则将汉人同化过来,扩大了回族队伍。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并非汉族文化的符号,它包含了在中国的许多民族的文化,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及回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胡青  马良灿 《回族研究》2007,(2):126-129
本文以云南昭通回族为例,从族源、族规、人伦三个维度出发,对回族家谱进行解读。文章认为,族源、族规、人伦是回族家谱的核心要素,是确定家族边界的基本尺度,更是回族家族共同体认同的标志。从族谱中,我们领悟到家族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这三者之间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今宁夏南部山区回族中的部分家族堂号,与其他民族及居于东南地区的回族相比,存在历史上溯期短、极少悬挂于门厅等特点。在家族堂号发展式微的今天,宁夏南部山区回族仍强调家族堂号,这与家族堂号在回族间承担着承载历史、标记家族、指导婚姻等重要文化与社会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17个回族文学家族在文学创作上善于学习前人创作技巧、精华,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并去实践,创作上与主流文学相呼应,以诗词文为主。文章试从文化生态环境中的明清少数民族政策、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科举制度的推行、家族间的姻娅联系等方面分析明清回族文学家族的家族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回族话是回族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的反映,它与伊斯兰教一起成为维系回族内部关系的纽带。南京回族话是南京回民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回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它既保留了先民母语的部分"底层"形式,又与其他地域回族的语言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甘肃回族武术:中华武林的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特别是回族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他们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多少年来,经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洗礼,在甘肃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回族武术体系,为西北地区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甘肃回族武术,首先要认识一个人——马凤图。马凤图是当代著名武术家,回族。马凤图与其兄弟马英图,以及4个儿子——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马明达形成了回族武术世家,是中国“回族武术”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代表。同时,这个家族也是中国回族史上谱系最为悠久的家族之一。马凤图…  相似文献   

7.
南京回族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米寿江南京现有回族人口7万余人,占江苏回族人口总数(12万)的、一半以上,是东南沿海地区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城市。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南京回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一、流动性──南京回族历...  相似文献   

8.
张訸 《回族研究》2011,(4):105-109
本文就目前所发现的回族家谱进行研究,重点考察回族家谱的特点及回族家谱的修撰与回族家族组织的建立之间的关系;分析回族家谱与其他少数民族家谱的异同之处;阐释回族家谱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广德 《回族研究》2003,(2):107-110
全套4册《回族人物志》以68卷之部帙,记述了元、明、清、近代回族的主要历史人物。由于回族独特的形成历史、文化特征和分布格局,因而这些回族人物在地理分布、职业结构、时代特征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文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回族人物进行分析,对于进一步了解回族人物产生的时空背景、分布状况、历史贡献以及和其他民族的关系等将大有裨益。同时,对当代回族继承先辈业绩、发扬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呼和浩特市回族与蒙古族、满族在人口就业状况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回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唯有如此,才能较好地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率.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文章所研究地区,而且对全国回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对回族聚居的广大西部地区回族人口就业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莉 《回族研究》2015,(2):30-36
在中国封建传统社会中,回族女性属于边缘化的弱势群体,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随着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和回族报刊的蓬勃发展,回族社会第一次公开讨论女性发展问题。通过晚清民族报刊对回族女性在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关注与讨论可以看出,把妇女问题作为倡导整体社会改革与回族自身建设的一部分,其实是回族社会发展的内在理念和策略,妇女问题与国家、宗教、教育、婚姻、习俗等问题彼此配合、相互呼应,呈现出共生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是新世纪曙光初现时。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经曼谷转飞沙特港口城市吉达。机舱中一行穆斯林引人注目,他们是沙特阿拉伯国王特邀的客人———中国朝觐代表团,此行正是赶往麦加圣地朝觐。在那里他们要围绕着神圣的天房,完成一生应修的“朝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伍贻业先生乃其中一员。飞向天房伍氏家族600年历史反映自明朝初年以来,在以南京为中心的中国南方一带回族社会和伊斯兰教的发展历程,且有较完整的记述,史家称之为中国南方回族史的活化石。飞机向着太阳运行的方向绝尘而起,…  相似文献   

14.
回族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密不可分。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与礼仪规范,深深影响着广大回族穆斯林的观念和行为。回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又赋予了伊斯兰教新的时代特色。本文试就大厂回族自治县的回族经济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伯笃鲁丁是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文清丽流畅、借景抒情、情理兼长;其为官关心地方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清廉善政。他又是广西回族白氏家族始祖。研究和考证他的生平、事迹、诗文,对回族史、回族文学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淑萍 《回族研究》2004,(3):116-120
一、回族历史《中国回回民族史》题记 /白寿彝 / /回族研究 ,第 2期12— 13页《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中的穆斯林 /盖双 / /回族研究 ,第 2期 79— 82页对元代色目人家族的考察———以乌伯都剌家族为例 /马娟 / /回族研究 ,第 3期 37— 4 1页齐鲁大地伊斯兰教第一碑 /马明 / /回族研究 ,第 3期4 2— 4 3页入附明朝的撒马儿罕回回 /张文德 / /西北民族研究 ,第 3期 4 8— 5 6页从回族伊斯兰译著序跋看历史上回汉文化交流心态及其原因 /汪平秀 / /嘉应大学学报 ,第 1期 94— 98页近代回族知识分子的历史选择 /杨志娟 / /贵州民族研究 ,第 2期 …  相似文献   

17.
《回族研究》是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唯一研究回族问题的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刊物,已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991年1季度正式创刊,面向国内外发行。 《回族研究》着重发表有关回族研究的各种论文、资料和信息。主要内容有:回族哲学、回族文化学、回族历史、回族经济、回族教育、回族人口、回族民俗、回族伊斯兰教问题、回族古籍文献研究。《回族研究》是广大回族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孔炜莉 《回族研究》2002,(3):115-120
一、回族史研究 元代色目人史事杂考/尚衍斌八民族研究,第1期用-88页 贵州省回族人民修建清真寺的史料/保健行//贵州文史丛刊,第1期35-37页 论国家与回族社会的互动关系/段继业//回族研究,第1期23-28页 关于白彦虎之复议/丁宏//回族研究,第1期29-35页 常遇春家族与“蓝玉  相似文献   

19.
我对近代江苏回族经济做过调查,认为回民拥有第三产业的优势,帮助回族富裕起来,就要认识这种优势。因势利导,效果之好往往出人意料。回族在发展第三产业中有下列优势: 一、地理优势。江苏省回族人口相对集中于南京、扬州、镇江、苏州四大历史名城,占全省回族人口70%。这些城市历史上十分繁荣,现在则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余人口也大都分布于小城镇。这些地方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发展第三产业具有极其有利的条件。二、服务行业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为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回族提供了多种社会流动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并以此逐步赢得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广大回族的支持与参加。与此同时,借助这种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回族也逐步改善了社会地位,进而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流动。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政权与回族之间良性互动与互惠也仍然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回族社会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行无疑是实现这种互动与互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