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至理明言.的确,我们可以认为,一当人类社会出现,因交际的需要,语言就应运而生.不言而喻,语言的功能也正是交际.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当然也是通过交际学交际.语言学家毛鲁(K.E.Morrow)1981年提出的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要学,就得实践.”他说:“To learn it,do it.(…only the learner can learn…Only by pra-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回顾六十年代初,情景教学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际法的出现,表明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们不再把语言当作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供人们记忆、背诵的文字符号系统,而是人们在社会中使用的交际工具。首先提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著名概念的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强调语言运用,即:语言的最根本的功能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所以,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运用所学目的语  相似文献   

3.
现代外语界已普遍认为 ,只教会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等知识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解这门语言 ,也不能保证学生能恰当地在一定文化氛围内使用这门语言。实践证明 :要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一门语言 ,必须具备以下两类实际知识 :一、有关语言本身的结构 体系方面的知识 ,即所谓的“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这三个方面的实际知识 ;二、与该语言有关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 ,包括各种“非语言的”或“超语言的”交际知识及交际规则。语言的使用者只有兼备上述两种知识 ,才能充分地、完整地发挥语言的文化交际功能。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 ,一个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课题 ,一个依然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言决不能同学习文化知识割裂,而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生活习俗种种知识了解甚少,或者一知半解,就势必会妨碍他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当前的外语教学已普遍重视联系文化学习语言。语言学家们已意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六十年代初他们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体系上,他们认为语言能力仅仅是语言系统知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使用语言时所具有的语法知识,几乎不考虑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到六十年代中期一美国的“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和六十年代末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的  相似文献   

5.
“笑”作为非语言交际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中,“笑”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并且“笑”的语用功能也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交际语境下,对“笑”的不恰当运用可能会导致交际銎方的误解和交际的失败。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笑”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笑”的语用功能,并指出在交际过程中了解“笑”的交际原则、正确运用笑,对双方的顺利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以赵贤洲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主张将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陈光磊则将文化内容概括为三种,即: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但这些分类的缺点是交叉性太大,教学过程中难以自始至终地贯彻不同文化内容的区别。笔者根据前苏联语言学家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合著的《语言与文化:语言国情学》一书中对文化因素的划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问题。1.有文化历史背景意义的词的导入有一些词的“所指”可以分为指名部分(即词的概念)和积聚部分…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交流通常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而电影语言则是一种富有艺术性的国际语言,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无疑担当起了跨国交流的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顾名思义,跨文化传播无疑应是文化、传播并重。”[1]我们认为,电影不仅让中国人了解外国,而且也让外国人了解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失语”
  (一)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内涵
  在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西方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略中国文化的导入和输出,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
  “中国文化失语症”是指在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能利用目的语来表达中国文化的现象。这一学说最早是从丛教授在2000年的《光明日报》中发表的《“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中提出的,文章指出许多英语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表明了国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也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给予同样的重视,而不是完全的西化教学。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应加强对母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人物、风俗、生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和输入。  相似文献   

9.
“文化导入”这一概念是在80年代末提出的。文化导入的基本含义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语言结构的规律外,还适宜地、有计划地导入与所学语言密切相关的、影响语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知识或文化内容,使学习者了解目的语的构造和使用中所潜藏的文化内涵,以及目的语的使用所必须遵循的文化规约,不断地积累文化知识,逐渐转换成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可以顺利地与目的语人们交流沟通。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一、文化导入的意义1文化与语言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和交际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产…  相似文献   

10.
日语教学与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教学与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日语教学界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强弱,不仅反映出一个日语学习者的语言天赋的高低,更反映出其对社会文化知识的储备量。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而如对日本语言文化了解不多,在学习和交际过程中,当两种文化表述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容易根据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常常先入为主,从而产生误解。因此,日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只理解语言形式的表面意义上,要特别强调其文化背景,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尽可能避免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费解和不快,以达到交际的具体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