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自我感悟是创作中冲动的先导、作品的灵魂,它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力的神韵.巴金一生创作的成败起落充分说明了自我感悟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美国黑人女性.她身份的含混导致其创作主题的多元.因此她的作品能够吸引不同的读者和评论家,获得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黑人美学等流派均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无穷的阐释.本文通观其八部小说,评议莫里森创作主题的复杂性和其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即美国黑人妇女的困惑与自救、种族的苦难、自我追寻和文化定位、爱、历史、魔幻与现实的交替等.  相似文献   

3.
王晓玉在其丰厚生活积累的基础之上, 构成了她创作的独特追求, 也形成了她创作的主题意蕴。她以其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 强调创作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她十分关注女性的命运, 努力写出她们对悲剧命运的不屈抗争, 在创作中力图将笔深入社会的深层和人性的本质中, 从而表达她对历史、社会、人生的道、情、理的思考, 这使她的小说在写真事、描真人、抒真情中, 现出其思想的深度和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创作与传统的佛学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在她的作品中,不时闪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哲思与彻悟,主要体现在对苦难的生命体验、对生命悲剧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参悟.没有深厚学识背景的萧红在其创作中以单纯化、朴拙化的方式逼近了一个复杂深刻的哲学及宗教领域,使其作品显示出一种宽阔的哲学大气.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美国黑人女性。她身份的含混导致其创作主题的多元,因此她的作品能够吸引不同的读者和评论家,获得广泛的关注。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黑人美学等流派均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无穷的阐释。本文通观其八部小说,评议莫里森创作主题的复杂性和其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即美国黑人妇女的困惑与自救、种族的苦难、自我追寻和文化定位、爱、历史、魔幻与现实的交替等。  相似文献   

6.
西方思想以物我对立、主客体对立的方式去看待自然,自然是人通过理性去认识和实践的对象;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人以想象和感悟来体验自然.这两种不同的认知自然的方式对于各自的风景绘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们无论在绘画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创作过程还是作品欣赏上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坛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其作品中不乏大量的强者形象。本文从创作动因、创作手法和创作意义三个角度切入,对他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中的强者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任何优秀作家的创作动力几乎都来自于他的生活,而作家的创作风格又与他的生活情景、生活状态密切相关。苏青以她平凡而特殊的人生阅历感悟着她的生活,创作着她的作品。虽然显得平淡、显得琐碎,但当你把自己也置身于她所展示的生活场景中时,你会发现你就生活在其中,这就是“市井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从创作的方法上和对生活的感悟上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他也是一位爱国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还带有强烈的民族情感,是唯一一位创作来源于生活的作曲家、钢琴家。这也是肖邦钢琴音乐的魅力根源。  相似文献   

10.
我总会不自觉地将人与他(她)的画作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初次见到张平静是在一次画展上,那天人很多,见到的作品也很多。一幅颜色极其浓艳繁复的戏曲人物画最是吸引我——画面上的三位古装女子,让人想起戏台上那演绎了无数风情传说的故事,而无关风月。那一刻,我的耳朵竟剥离掉现场的嘈杂声,隐约的咿呀婉转的昆曲唱腔飘进我的心里。蓦然间,见到一位女子从身旁走过,一袭素雅简单的长衫裙,娉婷袅娜,心中暗赞好一个"人淡如菊"。后来,我们渐渐熟悉,知道那幅作品即出自她手。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散文创作以其真实性、个人化和悲剧感独树一帜。她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作家 ,作品很少传统限制 ,语言朴实流畅。表达上注意感悟和描述 ,主观性很强 ,以强烈的生命感悟探究人生 ,关注社会 ,使自己的文学作品成为一种心灵的倾诉 ,建构出人道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2.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坛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其作品中不乏大量的强者形象.本文从创作动因、创作手法和创作意义三个角度切入,对他不同创作时期的主要作品中的强者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满族女作家赵玫是很有特色的作家,而她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情绪化的写作,从作品的叙述对象、叙述视角、叙述者、叙述语言及结构方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其情绪化写作的特殊之处。所以,我们把赵玫的小说称之为情绪小说。由此感悟品评赵玫。  相似文献   

14.
余华之所以能够在文学创作上获得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一,余华对文学非常热爱,有着很好的文学天赋,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自学及感悟能力,其作为“优秀的读者”的品质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能从阅读中得出独特感受,并与自己的创作结合,为己所用,这是余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其二,余华在创作之初就表现出坚定的创作自信,他坚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在创作上有所作为,并克服重重困难,为之不懈探索。其三,余华的成功还与其生活的社会时代及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其创作生涯中的几次“幸运”经历在其成名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新论     
张爱玲思想不入正统,创作不入主流,却因其作品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无数。本文勉力探奇,侧重从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两方面加以阐述。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一)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二)具有个人的而非大众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人生视角。(三)认为人生无爱而人性充满弱点。(四)认为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张爱玲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创造了一个苍凉而美丽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迟子建的"底层写作"显示出了不同流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在她看来,是否具有道德感对作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作家要"目光能直逼人性深处"。很多作品流露出其对底层生存者命运遭际的深沉关切与同情,但她没有将自己的写作建立在单纯的批判、揭露和控诉之上,而是在苦难之中发现人间的温暖和柔情。迟子建的创作,确立了更具文学性和意义内涵更为丰厚的叙事伦理与故事模式。  相似文献   

17.
对“自然”的追求使陶渊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行为和个性,并对其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重在描绘自然的心情、自然的意境、自然的理趣,创造出自然的风格和境界,并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女作家,她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她浪漫主义的小说创作却为日本文坛写下重重的一笔。她的作品犹如一颗彗星,在明治文坛的天空划出一道光芒,被誉为明治文学的最高峰之一。她以虚构人生和想象人生的方式从事写作,她的作品表现了日本明治初期女性的苦闷与忧郁以及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有价值和无价值并存,肯定和否定同在,展示出她细腻复杂有着两面性的创作心态.一方面是描绘变态人格的执着性,她从女性内心感受出发,将人性的经验在作品中高度地艺术化;另一方面是揭批人性恶时的矛盾性,她怀着深深的矛盾心态,在艺术化的人物身上展示着消极的世界观和对未来的困惑.她局限于自身又超越了自身,展现了作品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书法创作中的"笔性"和"悟性",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才情、修养、气质、思维和艺术感觉,指书法家在创作时的形象思维活动,是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书法创作中的具体反映.一个书法家,想象力丰富,在创作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自然会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