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馥碧萱 《社区》2017,(29):18-19
苏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很多,但有一些分布是比较集中的,比如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和苏州民俗博物馆,相互之间皆是步行可至的。如果加上这三个博物馆周边的拙政园和狮子林,刚好可以满足一日的游览。只是我去时那两座园林皆是人满为患,倒是博物馆里清静一些,故而博物馆留给我的印象比那两座名园要深刻。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改造以适应不同的社会需求。在现代,社会化已经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的社会化会引起人们对其社会功能的思考,并随之引起博物馆定义的不断完善。对博物馆定义的研究是博物馆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从博物馆定义的变化可以把握博物馆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脉搏,明确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因此,探讨博物馆定义的演变、原因及其与社会化进程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货币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博物馆则是展示这一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做好货币博物馆的翻译,将有助于我国货币文化的传播。本文以某货币金融博物馆的英译为例,归纳了其中常见的7类翻译失误,如拼写和语法问题、译名不统一或译文缺乏专业性、译文过于简化或"灵活"、译文缺乏逻辑性等,并对以上翻译失误及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货币博物馆的翻译质量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辽上京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其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博物馆外形以著名的辽祖州石室为原形,正厅8根汉白玉柱代表契丹八部,横梁汉白玉雕刻辽代佛教妙音鸟。直径2米的馆徽以该馆镇馆之宝——契丹银币为原型制造,银币上面刻有"天朝万岁"四个契丹大字。博物馆整体建筑风格既传承了辽文化的神韵和精华,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特  相似文献   

5.
民族学是为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根据我国民族学发展状况,我以为组织人员按民族各编纂一本百科全书以及建设一些民族学博物馆,是当前这门学科为实践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其研究水平所必须。本文仅谈谈建设民族学博物馆问题,并侧重谈一下创建藏族游牧部落博物馆的问题。 一、勃兴的民族学博物馆 民族学博物馆是专门搜集、收藏、陈列和研究一个民族或若干民族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实物,或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某一时代社会制度的实物,或反映一种文化专题的实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不难发现"人"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对博物馆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为例,对博物馆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积极寻找博物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有陈列、收藏、保管、研究和教育等几大职能.社会教育是博物馆文物研究的目的及博物馆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新形势下,应从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向以人为本的博物馆转变.广大观众是博物馆教育的基本对象,是博物馆的受益者和支持者.现阶段如何把握观众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不断拓展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应充分结合博物馆馆藏特点和展览特色,进一步转交观念,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指导思想,指导博物馆工作,强化服务理念;全面加强博物馆讲解接待宣传工作;围绕馆藏特色,不断更新、丰富展览,广泛接纳更多的观众,努力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做好研究工作,以研究促发展;举办经常性各种学术讲座,向社会大众普及藏品知识,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机构的职能,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博物馆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博物馆作为特殊的博物馆类群,是学校学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均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博物馆的特色及功能,并对如何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开发博物馆潜力、打造品牌意识、建立数字博物馆,使其服务立足校园的同时,服务社会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龙乡博物馆位于赤峰市英金河畔,成立于2008年,是经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批准注册的赤峰市第一家民间博物馆。博物馆由赤峰市收藏家协会主办,民间收藏大师臧洪贵先生提供主要藏品并投资创办。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上讲,博物馆是历史物证的百科全书。每当出游一个国家或地区,笔者都对博物馆情感系之。只要时间允许,都非到那里一览不可。这是书本上看不到的,有立体感,哪怕一闪而过,也记忆犹深。尤其是数百年,甚至逾千年的文物,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参观博物馆以后,思古抚今,浮想联翩,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澳门也有不少博物馆,我游览了两个。一个是葡萄酒博物馆。这  相似文献   

11.
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最大的区别在于生态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进行就地整体保护,而传统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征集到博物馆中收藏或陈列。生态博物馆实际上就是当地的社会文化区域,社区内的居民是生态博物馆的拥有者。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博物馆于上世纪70年代建立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工业小镇。如今,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已建起300多个生态博物馆。我国于1998年11月在贵州省一个古朴的苗族山寨中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刘建中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社会职责.我国博物馆办馆策略走"学校路线"具有当然性和必然性.博物馆要采取多种措施落实"学校路线",使博物馆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对学生群体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昔日北京的博物馆对于"博物馆"一词的来源,博物馆专家们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来源于西洋神话里的人物缪斯,他有点像中国传说中的文曲星,因为"博物"一词来源于洋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词;另一种说法认为,"博物"作为一个词早在<山海经>里就已经出现,它的意思是能辨识的事物甚多,<尚书>中就有"博物君子"一词,是指见识广博之人,<汉书·楚元王传赞>中也有"博物洽闻,通达古今"之语.  相似文献   

14.
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阐述博物馆主要功能的二重性: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应突出其不同的功能。因此,在民族范畴内,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功能,也应有所区别。一、什么叫博物馆A、名称的由来:博物作为一个词,始见于《山海经》,意思是能辨识多种事物。《尚书》称博识多闻的人为“博物君子”。《汉书·楚元五传赞》也有“博物恰闻,通达古今”之句。这是传统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贵州省与挪威政府合作,开始了在中国建设生态博物馆的尝试;与此同时,云南的一批学者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也开始进行名为"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应用人类学项目.经过10余年的探索,无论是贵州、广西的生态博物馆还是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介绍了国际生态博物馆的产生及其发展,分析评论了贵州、广西建设生态博物馆的状况,并与云南的民族文化生态村进行比较,肯定了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及其产生的广泛深远影响,同时指出了在现实条件下他们共同面临的难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博物馆营销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物馆营销是指博物馆以走市场化的方式获得收益并将其返还到博物馆的硬件、软件建设中去,最后达到实现其工作目标和社会公益目标的管理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博物馆可遵循市场营销理念,对市场进行STP分析,再结合博物馆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性质,得出博物馆营销策略的基本操作内容,包括改变传统的展览思路、开发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和经营博物馆商店以及拓宽融资渠道减少部分开支等。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点缀着130多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很多是近10年新成立的。为了保护这些智慧的结晶,许多博物馆人呕心沥血,历尽艰辛,参与到建设、保护博物馆的工作中。让我们走进这些博物馆人,倾听他们与博物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作为物质遗存收藏之地的博物馆与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原本存在着一条鸿沟。20世纪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概念被提出,强调对活态的技艺、流程等因素的关注与研究,保护与传承特定人群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认同成为博物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随着西方语言学中的"叙事理论"介入博物馆领域,也引发了博物馆叙事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更新的博物馆叙事方式不仅灵活地实践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方法,也积极拓宽了博物馆的应用领域,使其变成一个更具包容性和贴近大众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是提供知识并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的场所,它也逐渐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文明的象征。时代变化导致博物馆功能多样化,博物馆的本质与价值逐渐发生了改变,博物馆的非营利性质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并不等同不可以营利。新博物馆学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开始重视博物馆机构同观众之间双向沟通与关系的改变。文化领域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带来了博物馆市场的繁荣,增加了博物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在保持其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博物馆的国际性日渐凸显。科学技术与新博物馆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现代化。中国内地博物馆面对融入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要求,需要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博物馆文化工作应当如何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发展逐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催生了诸多博物馆文化新业态,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业态、博物馆IP授权产业、博物馆沉浸体验业态、博物馆商业特展业态、"网红"博物馆经济、私人或行业博物馆业态的不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博物馆文化业态的创新发展。在博物馆文化新业态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其中以空间结构、传播结构、参与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最为显著,呈现出一种"无边界、沉浸体验、公众关系扁平化、经济形式虚拟化"的产业发展特征,促进了博物馆相关文化业态结构优化升级。综合来看,博物馆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共同支撑将创新博物馆内容与形式,公共财政投入及PPP模式运用促使文博类相关产业开发或成投资新高地,博物馆政策及创新推动新生代逐渐成为文化消费主体,文旅融合形势下博物馆的产业组织跨界融合更加突出,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博物馆国际互鉴趋势愈发显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