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定意义上,美学的展开就是审美范畴的展开.在基于还原论的传统美学的视野中,悲范畴是一个存在论意义上的概念或类型,强调以合理的分割和严格的区分来实现对悲的诠释.在复杂性视野下,悲范畴由构成转向生成,从存在走向演化."悲"不再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构成现象,而是诸要素间复杂交织与相互作用导致审美体验经层次跨越后的涌现.文章认为,复杂性视野应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引入美学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们的审美意识(对于"美"、"丑"、"悲"、"喜"等等的意识)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等其它具体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并列位置.文学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全方位"性的意识形态,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审美等意识形态的交汇、出入之所,同时,文学还是非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意识--科学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场.从以上观点来衡量,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既具有非科学性,又具有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雪国>以其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对梦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一种日本美.作家以他对日本传统文学独特的理解和挚爱,传承了日本平安朝的"物哀"精神.小说中对空寂的追求以及遍布小说始终的感伤、凄怆、悲凄和孤独等都凝聚了日本传统文学的悲与美,这是作者审美情结的真实体现.我们在感受这种"物哀"精神悲与美的同时,会联想到中国古典诗学中所崇尚的"感动"、"感兴"以及"悲慨"所表现的以悲为美的审美理念.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悲与美所表达的同情和感动是相通的:在让读者领悟到悲与美的真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学特有的悲与美的震撼.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以"批判理论"来剖析现代艺术,强调审美学逻辑对现代审美形式的指导作用.通过认识方法论的革新,审美理性可设法与客观理性建立广泛的辩证关联形式,因为审美形式的建构并不是那种僵化的经验规范性程序,它以人的审美自由为导向,既强烈反对自上而下的推导,也同样反对自下而上的方法.现代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这种高度中介性的特点,就是它的分析逻辑功能的表现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5.
悲恋诗、悲怨诗、弃妇诗和悼亡诗是中国古典悲情诗的四种形态,完整地构成了表现古代爱的悲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通过分析四个形态来审视中国古代悲情文化的审美内涵,透视中国古代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她们的凄凉命运。  相似文献   

6.
艺术作品具有信息形态、审美的中介物形态和符号及媒介形态这样三种物质性形态,它们不是分割开来、孤立存在的,而是融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形成了艺术作品存在的本质性结构.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审美关系的典型形态。审美关系与认知和伦理实践关系有联系 ,但有质的不同。审美有两大特征 :一是人与物分开 ,以确立人与同于外物 ,但它又把“物”与人的内在心灵融为一体 ,因而具有鲜明的有界限而又界限的特性 ,从而与把分辨事物特性的理智认知分开 ;二是审美不以占有对象为目的 ,而是以自身为目的 ,具有鲜明的无目的目的性 ,从而与具有鲜明外在功利目的的伦理实践分开。正因为这样 ,作为审美关系典型形态的艺术 ,虽以“出场”的事物为表现对象 ,但却能把“出场”的与“未出场”的、显现的和隐蔽的事物融为一体 ,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探析体育休闲运动的美学意蕴和美学形态,揭示出体育休闲运动之美绝非传统审美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之美,而是一种具有参与性与创造性的社会存在之美。同时阐释了体育休闲运动审美中的"距离"和"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及以审美人文精神为导向和内容构建体育休闲运动的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特征,不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而且使审美认知与实际的艺术体验达到了高度吻合,对今天的文学艺术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芳》蕴涵了深刻的社会文化症候--男人心理的集体无意识:其歌词蓄涵着"诗性"与"悲剧"这两种审美特质和审美倾向.悲与美是中国古代文人悲秋文化传统和心理的一种体验方式;其歌曲经久不绝,还因为"小芳"成了男人隐藏在心底的梦--英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