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观点速读     
有很多人建议,农民的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应自由入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很多人关心农民宅基地入市,并非真的为农民着想,而是想在农村有第二套房。  相似文献   

2.
正农村宅基地不仅是亿万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所,也应是农民发家致富之本,与农民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但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严重不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滞后于城乡日益增长的宅基地流转需求,严重脱离了我国宅基地发展现实,社会呼唤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农村宅基地更完整的使用权权能,允许宅基地自由流转,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物权化、市场化、资本化。信阳作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农村改革试验"八篇文章"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采英拾贝     
<正>谁以为把家乡的房子卖掉,进城就可以当城里人,那一定是上了大当。农村宅基地就算卖了也值不了几个钱,到时候回又回不去,城里又买不起怎么办?全世界的城镇化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个农民—个家庭真正挪到城里,没有三四代做不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谈"城镇化"1.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2.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3.用政府权力的减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的住房体系由于城乡二元制度分割成了独立的两块:城市住房体系和农村住房体系。城市住房体系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和廉租房,农村住房体系主要是集体以福利形式分配给本集体内成员无限期使用权的宅基地上自建的房屋。按照我国现行房地产的有关规定,农村人可以购买城市的商品房,但经济适用房、两限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农村人不具备市民条件,不能购买。城里人也不允许购买农村宅基地上开发的房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格局导致了很多现实问题的存在:城市房屋和土地供不应求,房价和地价飞涨;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4,(16):11-11
正推荐度指数★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始对农村宅基地领域的改革做出原则性的部署。在2014年将要开展的工作中,"宅基地管理办法"位列其中。国土资源部已经会同有关部门,考虑赋予农村宅基地抵押、担保、转让过程中的相关权利。但在实践中,大量"小产权房"正是占用农村宅  相似文献   

6.
当前,民法体系中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不完善,引发了许多问题。“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不足处主要体现在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受到限制、“禁止城市人到农村购买住房”、登记制度不完善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无偿使用制度存在缺陷这四个方面。由此,结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赵林 《经营管理者》2013,(18):231-231
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基本特征就是农村宅基地产权归集体所有,宅基地上所建房屋归村民所有,农民对宅基地享有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宅基产权做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产权制度不完善也造成了很多问题。本文在论述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隶属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在实践中造成的问题,并为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三十年前,在农村人中流行着一句话到城里打工去。三十年后,在城里人中流行着一句话到农村创业去。  相似文献   

9.
冉杨 《科学咨询》2009,(23):6-7
笔者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国务院加快重庆发展若干意见有关精神,结合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际,借鉴全国部分省(市)宅基地流转经验,针对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如何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衣村房屋产权改革、统筹重庆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笔者根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国务院加快重庆发展若干意见有关精神,结合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际,借鉴全国部分省(市)宅基地流转经验,针对重庆宅基地流转改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对如何整合农村宅基地资源,推进农村房屋产权改革、统筹重庆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庆农村宅基地流转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彤  陈云康 《决策》2024,(1):24-27
<正>作为试点县,德清县一直在稳慎推进“宅改”,这是基于内在需求驱动的“我要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宅基地改革最为独特、最为敏感,触及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调整。作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浙江省德清县抓住“宅改”这个农村综合改革“牛鼻子”巧妙用力,进一步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创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方式,推动实现农村“闲房变钱袋、村落变平台、家业变产业”。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档案管理对于保护耕地、合理有效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具有凭证、参考作用,合理的利用农村宅基地档案,可以对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工作的准确性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分析农村宅基地档案的特点及我国现行的土地档案管理为基础,为更好更准地完成好日常的土地管理工作,根据本部门的一些工作经验,提出农村宅基地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以往的住房结构及质量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农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农村宅基地管理涉及千家万户,点多面广,目前农村宅基地违法用地、未批先建、少批多占、一户多宅私下买卖集体土地等各种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本文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实践基础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开展,农村宅基地的退出补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的绊脚石。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给予农民公平的补偿,提升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对于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缓解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供给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宅基地的利用现状是宅基地闲置多,利用粗放以及违规使用现象突出,而制度不完善、具体退出机制缺失.管理工作薄弱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的设想就是要建立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引导机制,促进农户主动退出宅基地的激励机制以及监督农户合法占用乖退出宅基地的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浙江省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现状,从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农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三块地"改革增强"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贺雪峰 《决策》2014,(4):21-21
现在有一种认识,认为当前农民进城了,农村宅基地却没有退出,出现了农村人口减少和农村宅基地面积扩大的倒挂。又有人说,现在农民工进城后,出现了"两只老鼠":在城市租房住,是地下室的老鼠,而留在农村的住房又是老鼠在住。如果允许农民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与城市住房相交易。就既可以改善农民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又退出了农村宅基地,节约了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经历了确立和调整两个阶段.现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以保障农民生存利益为核心进行设计的,其弊病是过分强调其社会保障性,导致其用益物权性质不能得以彰显,在保障农民生存权的同时漠视了他们的发展权.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探讨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需要兼顾生存与发展,在农村宅基地的取得、行使及处分等环节进行制度创新,构建生存保障与资源优化相结合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并对土地的利用结构、集节约利用程度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然而,在城市建设用地极度紧张的同时,农村却普遍存在耕地细碎、闲置、村落零散、宅基地闲置和"空心村""烂心村"现象,且呈不断加剧的趋势。本文主要以宁夏盐池县为例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27):12-12
随着城市化和市场化深入发展,现有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面临一系列深刻问题和矛盾,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韩康近期撰文指出,现有宅基地产权制度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宅基地的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导致出现农村人口减少和村庄用地扩大并存的悖论。二是宅基地不能充分流转和进行正常市场交易,造成宅基地资源大量闲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