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讨论中国城镇化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数据分析当下中国城镇化的短板。主要研究农村进城人口会产生的困难。通过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大面积的新城区建设,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的居住条件,还有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之中现存的社会问题。结论表明当今中国可能会遭遇被修正之后的城镇化困境,所以必须牢牢依据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并且落实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外刊外报     
中国城镇化应遵循"市场力量"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10日中国需要一种允许城市随着不断变化的环境自由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同时,需要一种能够为这样的城镇化进程提供推动力的融资体系;便于人口流动、而不是限制人口流动的社会服务和居住政策等。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探索》2010,(9):55-58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最容易城镇化的,它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助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综合来看,新型城镇化体现出六个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十年中国突破"中等收入增长陷阱"的关键抓手,也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然而,新型城镇化不能变成"赶农民进城",其关键是在土地制度改革上寻求破题。只有从根源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减少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才能解决当前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房价高企、社会矛盾凸显、"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奇 《决策探索》2014,(4):17-19
充分调动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开发小城镇,走大学带城、企业造城、市场兴城的路子是中国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方华 《经营管理者》2013,(27):231-231
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城市化、城镇化一个重要转折点和标志。中国大陆2011年城镇人口首超农村,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取得辉煌成绩,也是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关键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花建 《决策探索》2014,(22):38-41
一、新型城镇化:历史趋势和发展重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波澜壮阔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9.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领域或社会事务实施管制、治理。城镇化是当代中国重大的社会变迁现象,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城镇化的历史阶段。如何使城镇化的实践过程顺利进行,是当代政治家面临的重  相似文献   

10.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3,(13):136-137
新型城镇化重在制度改革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提出,中国若要实现现代化,还需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一定的中速水平的经济增长作为支撑。要想保证这种增速,必须在中国国内寻找内需潜力。而城镇化肯定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但城镇化只能说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却不是内需所在,要想从内需潜力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大工业的出现引起社会结构发生急剧的转型,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和社会发展的必须规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城市勾画出了美好蓝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过去城市建设的基础较差,历史欠帐较多,加快城镇化的过程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面貌的任务还相当繁重。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作为资本,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经营,不失为一个加速城市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做了进一步要求,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了社会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象塑造中,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反映出社会发展与人的基本需要相适应的重要性。因此,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摒弃过去盲目追求城市规  相似文献   

13.
正城镇化建设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发展道路。小微企业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建设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融资困境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实现了从传统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低城镇化率到高城镇化率的一个转型发展过程。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小微企业对城镇化建设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已达到  相似文献   

14.
2011年08月03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报告中称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约有5000万人,城市贫困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人口的迁移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城市贫困人口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城市贫困还不仅指贫困者的全部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存的需求,而且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乃至肉体和精神等各个方面的匮乏。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解决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问题的最大潜力和动力,作为新型城镇化路径探索的特色小镇和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方兴未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科学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42):17-17
——10月27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城镇化调查大型数据显示,约有16%的家庭在最近一波城镇化过程中遭遇过征地、拆迁。  相似文献   

17.
陈淮 《决策》2004,(2):18-20
中国的小城镇、小城市应当发展。但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小城镇、小城市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化分工的广泛发展。在现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没有大中城市的分工组织作用,人们主观想象中的“城镇化”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3,(7):I0002-I0015
谁的城镇化?什么样的城镇化?怎样城镇化? 城镇化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支点之一。而对城镇化的研判本身,已成为改革发展的一项重大命题。尤其是在经济增速下滑、出口引擎动力减弱、土地财政难以为继的关键节点,通过城镇化扩大内需已成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布局在今年全国两会后的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19.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2年第一季度)上发表演讲,辜胜阻表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瓶颈,也是最大的潜力。辜胜阻说,我们城镇化已经超过50%,  相似文献   

20.
<正> 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对WTO之需要。对策之一:准确把握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及重大意义第一,要准确把握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继续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十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总体要求是:要以“十五”计划建议和“十五”计划纲要精神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符合中国国情、大中小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