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限价房简单理解就是限房价、限地价的"两限"商品房,2006年5月份九部委联合出台的"十五条细则"中,明确界定:"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土地的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可简称之"双限双竞"。该政策目的在于稳定房价、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需求,带有一定住房保障色彩。这样发展限价房政策对解决部分人的住房问题,缓解刚性需求压力和稳定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尽管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稳地价、稳房价的政策目标下,提出了“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拍卖机制。本文通过模型刻画了机制作用原理,得到了开发商的均衡投标策略,并与现有的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做对比,得出了该机制对于调控房价有效性的条件。结果表明,若采用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机制,引入了开发商对土地价格的竞争,土地成交价只取决于市场最高出价,得不到控制,从而造成房价居高不下;而采用“限地价、竞房价”的土地拍卖机制引入了对承诺房价的竞争,建设成本最低的开发商会以最低承诺房价赢得拍卖,拍卖单位可以设置合适的土地限价,有效地控制地价并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3.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研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随着地价与房价的高速上涨,地价和房价的关注受到广泛的关注,国内学者就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但目前尚无一致结论。本文基于近几年长沙市房价与地价数据,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房地产市场为实例,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分析地价变动与房价变动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上海市地价变动与房价变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把房价上涨归咎于地价上涨。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8,(16):12-12
为控制不断攀升的房价,2006年九部委出台的"国十五条"首次提出了"双限房"的概念。近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指出,限户型有理论基础,目的是实行有效的市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土地出让制度在《土地法》中有明确规定,包括土地补偿、土地使用权、土地征用、抵押担保、土地出让金、土地转让、土地转让协议等众多规定。由于我国土地发展的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的立法者对于土地出让制度借鉴了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而自2002年实行土地出让的招拍挂制度之后,价格者得成为防止腐败的唯一路径,从而推高了土地的出让价格,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而地王的频出让中央政府不断的出台打压房价的措施,甚至不惜用行政的限购手段、约谈手段。但是却始终不肯调整出让制度,宁愿限房价而竞地价也绝不肯限地价而竞房价。所以须完善土地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行为,最大限度的弥补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的先天缺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展。  相似文献   

7.
30%的赌注     
今年初以来,迅速飙升的地价,让舆论哗然。"地王"遍地开花,在许多地方每平方米楼面地价已过万元,且记录还在不断刷新。市场预测,"地王"们若是赌赢了,未来三年的房价,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若是输了,风险将从开发商、购房者传导到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
30%的赌注     
今年初以来,迅速飙升的地价,让舆论哗然."地王"遍地开花,在许多地方每平方米楼面地价已过万元,且记录还在不断刷新.市场预测,"地王"们若是赌赢了,未来三年的房价,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若是输了,风险将从开发商、购房者传导到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如何调控房价才合理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3年我国实行房地产宏观调控后,就有观点认为,是政府"收紧银根、收紧地根"抑制了住房供给,是土地"招拍挂"改革导致了地价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0.
土地招拍挂制度实行五年来,引来众多质疑:土地招牌挂制度是推高地价、进一步推高房价的原因。本文从土地招牌挂制度的由来、土地市场的供求及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几个方面,论证了房价、地价的高涨是房地产企业逐利性的行为,而不是制度存在的问题。但是完善土地出让制度,从而规范企业行为,使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避免单一的“价高者得”的评价标准,实行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土地交易市场,实行土地出让预公告制度以及保障性住房用地与商品房用地捆绑出让制度都将是土地招拍挂制度的立体的完善措施。完善的土地出让制度将使地价回归价值,房价放缓上涨幅度,实现稳定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48):27-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全国及各地区地价的上涨,尤其是2000年以来我国的土地价格和房价就呈现出逐步上升并加剧的趋势。各地地价﹑房价均一度上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各行业的用地成本逐步上升,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各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在学术上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毫无疑问,作为房地产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地价的高低对房价的涨跌有重大影响。本文首先从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得出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土地市场实际是价格决定决定需求的结论。并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基础,抓住影响土地价格的主要因素,按照土地价格应等于其使用价值的基本原理,根据一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和利息率等因素,得出计算该城市平均土地出让价格的理论公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最后对土地价格调控提出了建议措施:(1).土地出让拍卖实行最高报价限制。(2).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制度。(3).实行一户一房制度。(4).发展房地产事业,大力兴建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13.
2014年9月30号下午,央行与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对限贷政策的松绑内容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房地产商普遍将此次政策的下放看做救市的一剂强心针,预期未来房价将再一次大涨,房地产业一片"重大利好"之声。然而这项政策是否真的能起到房产商所期待的效果还有待讨论,本文旨在通过房价主导因素,房产市场参与者以及其他角度来对此项政策进行分析,以客观的角度来阐明此次放松限贷政策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9,(31):27-27
7月23日.国土部下属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网站公布了全国620个调查项目的地价房价比调查数据。相关资料显示,620个案例,既包括北京、重庆、上海等直辖市.也包括山西、安徽等省区;从地区看,既包括上海、杭州、北京等一线城市,也包括四川宜宾、山东淄博等小城市;而从销售价格看.销售房价最高的项目是北京市的西苑好山居.为45000元/平方米,最低为重庆市万州区综合楼1130元/平方米;地价占房价最低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农民。"政府把你的一亩耕地几万块钱拿过来,拍卖时以几十万、几百万卖出去。一方面推高了地价和房价,剥夺了城市居民区购房的一部分收入,另外一方面,直接剥夺了我们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6.
自2017年3月以来,中国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房地产限售政策。本文基于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的全国城市月度数据,针对限售政策分期出台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具适用性的多期双重差分模型(Multi-Stage Difference-in-Difference),分别从国家和城市层面实证分析了限售政策平抑房价的效果及其异质性。在此基础上,又对限售政策和限购政策的联合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限售政策能显著平抑房价且效果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在国家层面,限售政策对房价的平抑效果二手房强于新房、小户型强于中大户型;在城市层面,其平抑房价的效果一线城市强于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城市强于东部城市。此外,双限政策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限售政策。以上研究对进一步发掘限售政策的独特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有土地拍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贝叶斯均衡上的执行问题,讨论了参与人参数环境空间受机制设计者影响时,不同机制选择的执行条件,给出了目标函数不变时机制对偶等价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并比较了中国国有土地拍卖三大机制的效率,给出了土地拍卖机制在实话实说可执行下对的社会福利影响,研究发现:当参与者可以策略性选择行动,实现政府利益最大时,选择限房价或者限地价机制是等价的;非市场机制和市场机制相比,关键还是土地财政和消费者利益之间的权衡;实话实说可执行机制直接显示了政府利益、开发商利润与消费者利益三者之间的权衡关系,但并未改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8.
新"国五条"最为重要的就是把房地产宏观调控思路由供求关系管理转向预期管理上来。通过管理房地产市场预期,让最近不少城市房价上涨态势得以稳定及扭转。也就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房地产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局部均衡模型,并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分解出成本、需求和非市场因素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拉动程度,揭示出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房价较快增长地区",具有明显的需求拉动型特征,且市场预期因素明显;在我国部分"房价较慢增长地区",房价上涨的成本推动特征明显;金融危机前,我国房价属于典型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而后金融危机时期,则呈现出需求推动型特征。因此,在"房价较快增长地区",需要从抑制过剩需求、降低投机欲望、稳定市场预期等入手来实现房价调控的效果;而在"房价较慢增长地区",则应从加大土地供给、降低土地成本入手,抑制房价上涨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20.
黄石松 《决策探索》2009,(14):26-27
关于政府如何调控房价才合理的争论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2003年我国实行房地产宏观调控后,就有观点认为,是政府“收紧银根、收紧地根”抑制了住房供给,是土地“招拍挂”改革导致了地价快速上涨,并推动房价持续上涨。2008年11月,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全国房地产市场此后不久普遍出现了交易价格止跌、成交量放大的“小阳春”局面。于是又有观点认为,当初的宏观调控就不该搞,至少是过于严厉了。近一个时期,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开发商价格合谋、雇人营造虚假热销等操纵市场的现象,于是有人又对新政策提出质疑,担心随着银行信贷的放松,用不了几年,房地产市场会重新出现过热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