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出去"战略实施10年来,中国资源类企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力量。现有的成果主要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全球化理论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资源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效应和对策建议进行研究,而本文则从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出发,以新新贸易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依据,从该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资源类企业大规模投资西半球国家的根本原因及其"走出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将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纳入企业异质性的考察范围,为推动中国资源类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难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群  李京晓 《东岳论丛》2012,(11):158-162
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已进入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全新发展阶段.企业海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海外并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大,但由于海外投资尚处起步阶段,企业海外经营整合能力不高,国内政策体系不健全,海外投资风险日益凸显.本文围绕“走出去”战略提出,发挥民营企业先锋作用,推动海外投资向纵深发展;选择合理的投资模式和区位,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构建国内金融支持体系,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融资平台;加强跨文化交流并完善海外投资法规;实施海外经营本土化战略,积极融入到东道国社会.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中,进入方式的选择对投资的成败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主要有两种: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不同的对外投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应的进入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两种进入方式的优劣势,进而从投资规模、投资区位、投资主体、投资行业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不同选择和变化特点,探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政府“走出去”战略政策初显成效。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头审批、“战略性政策负担”、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我国企业国际化与对外直接投资进程。改革审批制度、转换政府角色、完善法律体系等是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东  王璟珉 《东岳论丛》2005,26(5):88-92
十六大以来,中国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为五大类型,即自然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战略资产导向型及政治导向型。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低速,而我国的对外投资却逆势上扬,投资流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很多企业希望抓住金融危机之下海外投资的机遇,让企业走出去.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海外投资带来了机会,也给全世界的经济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国企业此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更应该增强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主要有国家风险、金融风险、信息风险、文化风险,而我国应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研究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福建民营企业在福建省"走出去"队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福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以下特点:在区位上具有注重全球区位市场均衡开拓,并在每个区位市场中又有重点;跨国经营以贸易销售、生产加工等活动为主,高附加值活动方面表现明显不足,但企业能够根据当地情况采取适合于自己的经营业务;投资模式上采取独资模式的占多数,合资模式其次,合作模式较少。优化福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思路是:产业选择和区位布局选择上要充分利用福建产业的相对比较优势;注重对外投资集群化发展;利用海外侨亲特色和世界闽商的地缘优势借船出海;对初次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小民营企业应更多选择与当地企业合资合作;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一方面面临国内审批制度和国外投资经营壁垒的双重制约,另一方面又存在国内投资保证制度缺位,国际双边或多边投资协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一系列法律问题,使得“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为此,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国际惯例,结合本国现实情况,不断完善境外直接投资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制度,同时运用好双边投资协定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以便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也将随之“走出去”,扩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运用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并以IDP假说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作的宏观分析和实践检验说明,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负相关,目前并不是中国企业大举“走出去”的最好时机,断定中国会引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次浪潮”,似乎为时尚早。我国政府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采取导向性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我国加入WT0,我国经济面临着对外投资和外向发展的问题,即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进程进行了回顾,阐述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96年中央首次提出"走出去"思想到"走出去"战略的正式提出及其后的逐步明确与深化,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迅猛发展。1982—2012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0.44亿美元增加到842.2亿美元①,年均增长率为28.65%,尤其是2002—2012年间增速尤为迅猛,年均增长率为42.01%,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对外投资流量的增速。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整体趋势一致,我国境外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出发点 ,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新进程、基本格局与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基于对各种权威数据的比较、分析 ,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实际发生的对外投资 ,要大大多于官方统计数据 ;基于对这些投资的产业、地域、企业类型等五个指标的分析 ,文章勾勒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格局 ;基于大量实证研究 ,文章将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为五大类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向深化和广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国际区位的正确选择成为影响企业"走出去"投资效益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决策。考虑到国别区位选择的环境因素,福建省企业"走出去"应区分资源、市场、生产要素不同导向类型,选择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国别区位展开。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的推进加快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而信息化是衡量地区吸收能力的风向标,拓宽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渠道。本文利用2011-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OLS、TSLS和SGMM方法,分析得出东道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对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见信息化发展是打破贸易壁垒、加快推动国际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同时,鉴于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出口规模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以及东道国政策支持和工业水平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出应当依托信息化发展,把握外贸优势,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转型营造良好环境,从而提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进而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5.
近年,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鼓励下争相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到国外进行投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跨文化管理问题。通过分析跨文化冲突对跨文化管理的直接影响,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适应模式,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的跨文化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跨境进入的模式选择:跨国并购、绿地投资还是合资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具备了进入境外市场经营的能力.对跨国并购、绿地投资以及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不同微观、中观和宏观情境下如何做出不同境外进入模式的选择决策的分析,有助于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判断交易成本的大小、掌握内部和外部的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更加准确地采纳最适合的境外进入模式.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营造更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法规等宏观制度环境,并适时地做出开放股票发行市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以获取先进管理经验或技术是目前一个新的贸易特征,基于这一特征,本文从浙江企业切入,回顾了浙江企业技术获取型FDI发展的两个阶段.论文从并购目标、运营经验、文化差异、政策支持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了浙江企业在走出去投资时存在的不足,本文主张,通过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建立专家库等政策支持帮助浙江省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走得更快、更顺利.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88-2008年福建省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现状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对福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与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来)对福建产业发展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数据分析表明:在投资效应方面,对外直接投资使产值发生的变动略大于外商直接投资,投资成效后来者居上,可能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近些年来投资的产业更具针对性,传导效应更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三大产业均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发展尤其显著.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19.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扩大对外投资的重要途径。基于地缘优势及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东盟国家被认为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理想投资地之一。在我国企业投资东盟的过程中,广大的华侨华人和海外华商网络是我国企业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借海外华商网络投资东盟,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有助于我国企业了解东盟的投资政策与环境,同时,可充分发挥广西及其沿海省份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20.
企业筹资发展的新模式:走出去买企业刘芍佳企业的投资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投资发展的快慢受企业发展资金的数额所约束,资金的缺乏往往直接限制着企业的规模和投资的项目的数量。由此,怎样解决投资资金问题,是企业在发展决策中所考虑的一个动力问题。企业筹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