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丹 《决策探索》2011,(22):28-29
把河南打造成最具活力、最有吸引力、最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是"十二五"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政策目标和方向,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领域也比较宽泛。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政策支持等。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河南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中原崛起、  相似文献   

3.
近日,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通篇贯穿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要以建设中原经济区为龙头。促进河南崛起和河南振兴,会议还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不断加速。这对于安徽这个居中靠东的省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相似文献   

4.
郑会霞 《决策探索》2014,(10):18-20
为了实现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推动城镇化科学发展,河南制定了"两不三新"的"三化"协调发展战略。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河南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实路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并以此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河南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河南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在河南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这个大的政策背景下,持续关注、探讨研究河南的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对于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去年10月国务院史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发布,吹响了中原崛起的新一轮发展号角在这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指导意见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最新定位之一,这也是全国各功能区中唯一的以文化为内容的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6.
九州之中,大河之滨,民族发祥,文明积淀。在中国,无论地理、历史还是文化版图,河南都称得起核心。中原兴,中部兴,中国兴。从中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实现中部崛起河南振兴,这不仅是河南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中央决策的战略部署。2011年,国务院颁行《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五大战略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发展重任,赫然在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区域发展关联国家战略,中原崛起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中央布置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更是时代交付给河南的一道大课题。重任分量如山,河南责任如山。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曾说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定位中,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道题,最难破解。河南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2014年河南两会上,河南省省长谢伏瞻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文化强省、建设文明河南。谢伏瞻说,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激发文化创造活力,继续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面对这一文化课题,河南破壁求解。如今,河南绘制的这幅文化画卷波澜壮阔,徐徐展开,就像黄河从源头涓涓而起,直至大河滔滔奔腾入海,书写着河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大篇章。  相似文献   

7.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河南省委遵循规律,审时度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高举文化旗,大打文化牌,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作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定位,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省在新时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因而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今天,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不能再只是单纯的经济建设,而要以全局的思维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点核心来建设。这其间传统文化的弘扬无疑又应是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重要一脉,它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社会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就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言,弘扬传统文化不但要高校的学术研究和民间传承、传播以及与现代的网络传播相结合,还要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相结合,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获取巨大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是河南的独特优势。今年以来,河南省委遵循规律,审时度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认真谋划十二五发展,高举文化旗,大打文化牌,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作为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定位,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乡要加快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才能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拔得头筹,从而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将新乡市发展为特大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1,(13):14-17
伟大的时代,火热的青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徐徐展开的鸿篇巨制中,在河南省委、团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共青团河南省委把广大普通青年凝聚在党团组织周围,投身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振兴河南的澎湃大潮中,青春潮动、激情飞扬,谱写了一曲曲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与河南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2.
王令 《领导科学》2012,(11):57-5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加强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要求把中原经济区打造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对中原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中原经济区:在“十二五”腾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兴则中部兴,中部兴则中国兴;中原强则中部强,中部强则中国强。检索和梳理2010年的河南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是最耀眼和璀璨的一个。1月26日,河南省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首次被写入国家文件,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带动中国中心全盘转起来,将拉动全国东西南北各枢纽带联运起来,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更是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不仅情牵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将是中原经济区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期间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原经济区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原人民的民富追求: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这幅民生蓝图,让人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的出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意见》指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不能把"三化"的协调发展简单地看成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比重的协调,而应看作是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的难题不能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去处理,也不能完全由市场完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发力中原已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家战略。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角河南省而言,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背负了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重大挑战。在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建设中,对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是提高郑州市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资源强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当前文化转型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涌 《决策探索》2010,(19):34-35
进入9月份,河南省连续在北京召开了三场研讨会,主题只有一个: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公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抓紧研究中原城市群发展有关问题"。这一连串的举动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新区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绕不开的话题,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绕不开的话题。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交由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写进这份《纲要》之中,这标  相似文献   

18.
杨杰 《领导科学》2012,(28):4-6
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题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章,对河南振兴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提纲挈领、科学可行的领导思路和指导原则.在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深入思考领导方式转变的深刻内涵,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领导成效. 要务求中原经济区建设实效,在坚持科学领导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高度重视解决领导作风问题和领导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林涛 《决策探索》2011,(13):23-23
构建中原经济区是河南亿万人民的期盼,更是三千万河南青年的热切期盼。而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在广大的河南青年面前打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伟大时代的构建需要一大批激情飞扬、勇于创新的新青年,伟大的时代也为成就一代风华正茂的青年搭建了无与伦比的舞台。在即将从蓝图走向现实的中原经济区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实践,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高等教育发展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经济区的建设也必将有力地带动河南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作为驻马店市唯一的一所省属本科高校,黄淮学院办学38年来,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发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