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阿男 《秘书之友》2009,(4):45-45
在删除某些文件时,系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提示,反正就是死活不让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文件正在被系统使用,二是文件名中包含系统无法识别的字符,三是用户权限不够。删除这些“牛皮癣”,“菜鸟”们常常束手无策,但看了以下这些方法后,操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
年仅 30岁的现役中国国家男排队员朱刚猝然病逝,闻者无不唏嘘悲叹!队友们在沉痛悲悼之际,忆起朱刚生前,每逢球队失利大家情绪低落时,朱刚总是高喊着蹦跳着,用力与队友们击掌相勉:“没关系,让我们从头再来!……” “让我们从头再来”——这话可能并不是朱刚第一个说出,也并不包涵多么深奥的哲理,但对于在成长中与失利频频相伴的中国男排来说,当大家泄气时,它却能很快调动起情绪,重新振作,士气提升,以新的面貌投入下一轮搏杀。什么道理?想想也挺简单:虽是一句平白如水的大实话,但体现了一种心态,一种意志,一种不怕输不…  相似文献   

3.
小小蚂蚁,是公认的昆虫世界的“劳动模范”。但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却发现,蚂蚁并非都是“工作狂”。在每个蚂蚁群落中,都有一批“懒惰坯”:当同伴们都在辛勤地搬运食物或营建巢穴时,它们却我行我素地优哉游哉,或是“交头接耳”,或是“窃窃私语”。经过观察又发现,这些约占蚁群10%至20%的“懒虫”,其实是比单纯的“劳动模范”价值更高的角色。每逢食物源枯竭或窝穴遭到毁坏,而“勤蚂蚁”们又晕头转向束手无策之际,“懒蚂蚁”们便“挺身而出”了,引领着大伙迁徙到早就侦寻好了的新的食物源地或安全处所,使蚂蚁群落得以继续稳…  相似文献   

4.
小霞 《管理与财富》2003,(10):71-72
邓小平同志曾说了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眼多年过去,一部分人确已富了起来,而且很多人还创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然而在牟其中们、杨斌们、周正毅们一个一个地倒掉之后,人们又开始对这些富豪的财富合法性、稳定性、持续性、增值性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近日闲聊时讲一则笑话:公共浴室里小姐们正在沐浴,突然一位先生误入其中,请问这时小姐们应该怎么办?笑话听起来有些荒诞,但细细琢磨一下,你未必回答得合理。笔者未能猜中。答案是先捂脸。煞是不解。有解释说:脸是一个人最直观也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往往通过某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和了解他的性格、气质、修养,人们也总是尽量让自己的脸看起来美丽、有个性并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法律也曾经规定过毁容要被判处死刑的内容,足见脸对一个人重要之至。先生虽看了白花花的一片身体,并不知道谁是谁的,日后走在大街也不觉得尴尬。产品也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速我校教育现代化步伐,我们在现代教学设备上敢为人先.2000年,我们就购置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仪,建起了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学生开设计算机课,青年教师可以采用网上查阅资料和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教师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远程教育落户我校后,教师们更是如虎添翼,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师们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7.
交通集团汽运公司一楼楼梯口是人们进出的必经之地.楼梯口有块空旯旮便成了员工们停放摩托车、自行车的理想场所.员工们在此停放车辆便成了改不掉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到一年的六月, 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大学毕业潮,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会像往常一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的抱怨、老板们的不满、社会的议论,然后,这一切又会随着其他新问题的出现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好像谁都有道理,谁又都没有道理,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场景年年上演,愈演愈烈。年复一年之后,沉淀下来的是什么呢?大学生们成了“愤青”,老板们把自己叫做受害者, 而社会舆论似乎在助长双方的这种情绪。有谁在关心问题的根结呢,大学生的“愤青情结”根源在哪里?又要如何把这个“结”打开?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9.
卿裔 《领导科学》2006,(3):54-55
综观2005年见诸于媒体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经典名言”,值得玩味。这些“名言”,有的是贪官们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脱口而出的,有的是接受记者采访时有感而发的,有的是在忏悔书中真情流露的。别看这些“名言”有的令人捧腹,有的让人作呕,还有的使  相似文献   

10.
"慢"的精彩     
在一次校级优质课竞赛中,一个精彩的阅读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内容是一篇略读课文<到山下去看树>. 年轻女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通过大力渲染战士们生活环境的孤寂,来表达战士们对"光亮的绿色"的向往.课堂前面部分进展比较顺利,师生互动默契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的眼睛不再带有色的眼镜,或许会看到另一番美景地主老财“周扒皮”为了剥削长工,经常半夜三更钻进鸡笼学鸡叫,以便催促长工们天不亮就起床干活。时间一长,终于被长工们发现,于是大家一阵暴打,只打得周扒皮鼻青脸肿、满地找牙。长工们扬眉吐气,从此便呼呼大睡。小时候读这故事,感觉很畅快。可今天细嚼起来,颇觉另有新解。倘若避开历史政治环境局限,仅就"半夜鸡叫"的一般意义而论,周扒皮也许还算得上庄园里称职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北方四季分明,但我所居住的小区里有一道风景,自业主们(买了房子的人就有“产业”了,通称“业主”)入住以来就没有变过,那就是“大字报”和“大标语”,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打不完的官司:业主和开发商、居民和物业公司、这个开发商和那个开发商、这个物业公司和那个物业公司——忒热闹了,一个小区就能演绎一番“春秋战国”。我曾经以为这是自己运气好,摊上了这么一个多事的地方让你长见识。后来听朋友们谈的多了,或到别的小区串门看的多了,才知道其他小区的状况也差不多,都有着这种不变的风景,上演着内容大同小异的连本活剧:业主们在买房子的…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在人们的眼中,"蓝领"的头衔是那么的黯淡无光,而如今,"蓝领"们迎来"大牛市".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薪养廉"的问题,在中国已经提出了不止一天两天.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这"薪"要高到社会一般水平的多少倍才能让公务员们主动不贪污腐败?就公务员们做出的社会贡献相比,这"薪"高得是否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企业为了加强管理,需要根据职工的行为动机不断推出新的管理举措。但是却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当企业孜孜不倦地研究被管理者的时候,被管理者也在研究企业,根据企业的管理举措作出他们的预期判断。他们对管理举措的理解也许是片面的,实用主义的,有时甚至是囫囵吞枣,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也有其合理之处。想想“囫囵吞枣”这个典故别有一番意味。白?的《湛渊静语》记载,有一位学者向弟子们传经授道:“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有一个弟子“思久之”,然后说:“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  相似文献   

16.
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曾说:“我这一生中深深感到,中国的哲学,一句话可以终生利用的话,也就受益无穷。譬如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与至善’。还有:‘智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知止”就是求根源的意见,求本精神的真谛就在于“知止”,凡事都从细微末节着手,点点滴滴求其合理化,做好了基本的扎根工作,那么良好的绩效必定指日可待。在台塑总管理处的会议上,永远听不到王永庆和他的幕僚们在谈“业绩”或者“利润”,他们总是以“追求点点滴滴的合理化”为主题;王永庆长期…  相似文献   

17.
在杭州最高档的花鸟市场——吴山花鸟城里,有一家人气非常旺盛的热带兰花专营店,这就是被同行们称为杭州洋兰“第一人”的周小兰女士开办的“兰苑”。提起周小兰,在杭州的花卉界特别是洋兰行业里,那可是颇有名气的。她是杭州第一个专营蝴蝶兰的花卉经营户,而且在激烈的洋兰市场竞争中,连续多年一直保持了骄人销售业绩。她成功的奥秘就是两个字:专、精。"莫贪全,选准品种做专营"周小兰原是杭州皮革制品工业公司的员工,由于企业效益不好,1997年,她提前内退了。这时的周小兰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按说也该在家享享清福了,可生性好强…  相似文献   

18.
"快乐"消费     
在泰国的曼谷市,有一家大型商场,商场的顶层有一行醒目的广告词:“快快快!赶快来看大猩猩”!难道商场里还有大猩猩?原来,这座商场在楼顶层开了个动物园。园内有大猩猩、熊、猴子、鸟雀等,免费供人参观。动物园内动物的品种虽然不多,但却吸引了许多街上的行人上来观赏。特别是那些在商场购物的顾客,当他们感到劳累时,可以来到露天顶层,换换环境,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还可以与动物们“嬉戏”一番,自有一种轻松的快感。而且顶层上还有餐饮、娱乐设施,顾客可以在这里喝饮料、吃点心、玩游戏、观赏城市风景。由于该店的特殊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张鹏  任岩森 《领导科学》2003,(15):40-41
案例简介某部三连参加团里的拔河比赛,为了给连队争荣誉,拿个好名次,部分参加比赛的战士就在比赛前偷偷往迷彩服里塞了两块砖头,想通过增加自身的“重量”,去赢得比赛。结果,在比赛时被组织人员发现。受到批评后,连指导员非但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给战士们打圆场,反而在众目睽睽之下,责问连长“是怎么组织的”,“怎么能让战士这么干”等,把错误一股脑地往连长身上推,甚至当场斥责参加比赛的战士,扬言“非得好好收拾你们不可”。战士们的初衷是想为连队争光,可现在却给连队抹了黑,心里已经很难过,觉得脸上无光。而指导员又恐怕自己受此事影响,一…  相似文献   

20.
品牌"入侵"带来契机 新浪、搜狐入驻福建,究其实质是迫于盈利的压力.尽管新浪、搜狐的CEO们一再声称中国的网络没有寒冬,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融资方面,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各大网站在经历1 999年大把大把的"烧钱"后,风险投资商们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加上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网络股的持续走低,新浪、搜狐失去了风险基金的支持,2000、2001年一直在亏损经营的泥沼里苦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