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0,(9):14-15
案例背景 2月22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紧编制省区市、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体系。此前,2009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推出“千人计划”.目前。“千人计划”已确定两批共326位海外高层次人才.批准了两批共67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0,(9):24-25
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出台,作为落实《意见》的一个实质内容,2009年1月,“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将用5到10年的时间,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伴随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各省区市“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乃至“万人计划”也纷纷出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各省区市引进海外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做法进行梳理、比较,其中有很多经验或模式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0,(32):30-31
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陕西、辽宁、北京、海南、湖南等地相继出台了各自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其中,湖南到2020年全省人才总量将达到840万人左右,确立在中部地区的人才竞争优势。而北京市计划到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的“人才之都”.聚集一大批世界级人才队伍和不同领域的世界级大师。此外,各地将通过一系列的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和培养布局不同、领域各异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0,(9):30-31
继200B年12月中央制定并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千人计划”后,各塔区市有关人才引进的“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乃至“万人计划”也纷纷出台。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各地方更加注重将人才引进计划与当地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相契合.通过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和专业才能的转化及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占领新兴产业高地、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四川省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决定用5-10年时间.引进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月26日,四川省下发《“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享受特定生活及工作待遇的若干政策规定》,开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川创新创业的“绿色通道”。在此之前.江苏省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再度加力.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11,(21):13-13
自2007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来.目前已资助领军人才91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24人.其中创业人才63人.占全国的23.8%,列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09,(27):27-27
根据中组部“千人计划”的要求.部分省市陆续发布了关于在未来几年内的人才引进计划。从各地的人才引进目标上看.江苏计划5年内引进10000名高层次人才,“胃口”是各省中最大的。而对引进人才的给予的重金资助和优厚补贴成为各地政策的亮点。在事业启动和创业资助方面.四川、江苏、陕西、湖南等省一级的资助、启动资金基本都达到100万元/人.相比较而言.城市一级的资助金额更高.如江苏省镇江市对引进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项目,分成重点、  相似文献   

8.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39):26-26
中组部日前公布了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名单,江苏又有39人入选。使得在苏“千人计划”人选达到163人,其中创业类的领军人才有90人,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1,(37):26-26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对外公布。“纲要”中称,到2015年,试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目标为7600亿元,占全省76%。其中,合肥市为5000亿元,芜湖市为1800亿元,蚌埠800亿元: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目标为12000亿元,占全省75%。“十二五”期间.试验区计划引进高端人才30000人,占全省70%。其中。合肥市20000人.芜湖市6000人,蚌埠市4000人。同时,争取有20人入选国家“科学家工作室”、“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43):12-12
10月19日,甘肃省发布引进紧缺人才“1+7”文件;10月21日,召开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动员部署会;10月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发布吸引人才信息。甘肃这次引才工作规模大、范围广、优惠政策力度强,前所未有。吸引紧缺人才超过7.6万人。优先引进四类人才。按照“1+7”文件中的《关于加快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意见》.甘肃省将面向海内外集中引进一批各类紧缺人才。据介绍.201l~2015年全省紧缺人才需求数为76485人。近期,全省急需人才总体需求数为12154人。引进人才主要分三个层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数量不限,越多越好;重点关键岗位急需人才,筛选出500个重点岗位;各用人单位急需紧缺人才,需求12000名。引进对象优先四类人才:一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二是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三是能够在该省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的实用型人才:四是具有金融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20):12-12
背景资料 根据中组部安排.2010年“千人计划”申报工作于1月、5月和9月分三批进行。其中创业人才各省(区、市)原则上申报不超过10人.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主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即"千人计划"),落实《秦皇岛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业型城市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持,我们对近年来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分析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秦皇岛发展实际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十四五”规划背景下,对商丘市人才强市建设进行研究。文章梳理了人才强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对商丘市人才资源的基本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发现在商丘人才强市建设中存在商丘市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引进力度不够,人才培养方式滞后以及人才环境不佳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调整人才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和优化人才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竞争的核心是软实力的竞争。而且越到高端.越由硬实力、硬件要素主导的博弈转向软实力、软件要素为主的综合实力的较量. 目前。在中央“千人计划”的带动下。多个省区市都已出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措施。重奖高端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等政策鱼贯而出。接下来,如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真正让人才资源在软实力竞争中发挥最大作用.将考验地方领导的执政智慧。  相似文献   

15.
《决策与信息》2007,(3):79-79
杨灿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系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北省宣传文化战线首批“五个一批”人才人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人才引进工作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规范的人才引进机制是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基础,事关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成败。本文主要从引进规划机制、引进实施机制、引进后续管理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人才引进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9):15-15
最近.2009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评选结束.共有265名来自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进入资助名单。这是该省“双创引才计划”实施以来.获得资助人选最多的一年.资助个人总金额达2-3亿元。11名领军人才除获得100万元个人资助以外。所承担的项目还平均获得1000万元左右的省科技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8.
部委声音     
《领导决策信息》2010,(50):M0002-M0002
李源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 要加快培养造就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围绕国家发展急需项目开展科技攻关.鼓励科技人员带成果、带项目进行科技创业。要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要围绕大家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人才政策创新.解人才发展之急。  相似文献   

19.
人才引进工作是高校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该文就省属普通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了要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等人才引进工作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乡村治理旨在为乡村提供公共物品,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管理人才问题是乡村治理好坏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乡村治理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农村管理人才素质的高低。然而,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我国乡村社会中出现了“能人不干”、“干人不能”、管理精英“净流出”等现象,乡村管理人才的匮乏成为乡村治理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