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八个省提出要建立文化大省,其中,湖南省已经成为领头雁。1996-2005年湖南文化产业产值年均递增12.0%,夺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20多个第一,被誉为“文化湘军”。自1989年湖南省政府提出“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区三带”和“四轮驱动,两翼齐飞”的文化产业布局,构建起了广电、出版、报业和娱乐四大核心优势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和谐社区和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指出:“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议》同时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面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必将带来社区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河南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就是要把发展文化作为突破口,通过加快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努力把郑州建成全省文化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形成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登封作为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作为郑州所辖文化资源最丰富、最具特色的县(市),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就登封而言,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大有作为,就要主动融入郑州、对接郑州、服务郑州,自觉接受郑州的辐射,依托独特的嵩山文化、少林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彰显禅武特色,积极实施"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战略,以文化力驱动经济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5.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重大任务。为实现以上目标,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哪些相遇和挑战?以下是其中的五大看点。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领导者》2010,(7):60-60
2008年《关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青岛开始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近年来,青岛市以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强市”目标的指引下,青岛文化体制改革亮点突出、“一城一带六区”文化产业发展脉络清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15分钟文化圈”,一个唱响世界的现代文化名城及区域性文化中心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努力把苏州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教育名市,并要求,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国际和国内的经验与实践都证明,文化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产业的发育程度和发展状况又是文化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也是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重要因素。没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就不可能有文化事业的长期繁荣;没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也不可能把苏州真正建成文化教育名市。尽管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赋予多种解读,但普遍认为,文化具有产业的属性,具有产业属性的文化有可能做大乃至做强,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对于苏州来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和空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要打造文化产业的“苏州特色”,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倩 《管理科学文摘》2009,(22):347-347
近些年来,湖南省把本土文化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呈现了可喜态势。湖湘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厚,按照温总理在全国十一届人大会上讲的“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湖南要实施“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1号省之目标,依笔者之浅见,湖湘文化的发展还需进一步在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落实发展对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就是要把发展文化作为突破口,通过加快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欢 《科学咨询》2023,(6):8-10
实现农村地区人民精神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乡村文化产业落后,村民思想层次滞后,甚至存在“等”“靠”“要”的消极观念,东西部地区农村文化教育发展差距较大,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我国既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文化产业,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又要增强农村地区人民的志气,使其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更要提升落后地区的文化教育质量,推动区域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川剧院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阵地,要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在努力打造一流艺术院团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积极研究、培育和发展吴中区文化产业,并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吴中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分析吴中区文化产业的现状,科学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喻杨 《科学咨询》2010,(16):23-2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产业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上半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我国文化产业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国有资本占主体的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发展方面的现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设施普遍落后、文化产业园区盲目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破解制约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难题的方法一推动政府与市场的整合,做到两手抓、两加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2,(11):20-21
曲阜市依托利用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资源优势,规划成立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以孔子文化品牌为依托,以重大文化项目规划建设为重点,以旅游、会展、演艺等文化产业为内容,建设以现有城区和未来城区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核心区”,努力打造“济宁文化产业核心区、齐鲁文化产业集聚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东部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2008年,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6.
当2l世纪福克斯出品的《阿凡达》笑纳200亿票房,贝塔斯曼、新闻集团在全球攻城拔寨的时候.我国尚没有与之对决的文化企业.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吹响了中国进军“文化强国”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就张家口市而言:在总体规划上,将按照“一主三副多节点”的思路,打造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一主”,就是坚持把中心城市作为主战场,按照文化居住区、生态涵养区、产业聚集区、商贸和空港物流区等四大功能区,加快中心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生态宜居城市。按照规划,张家口远期城市规划总面积将达到107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等原则,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了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加快园区(基地)提档升级,促进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延长文化产业链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深哈文化产业全面战略合作,实现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