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复议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救济制度和层级监督制度。目前有关行政复议的基本法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复议条例》。《行政复议条例》由于制定匆促因而留下了诸多疏漏和缺陷。对此,我们可从《行政复议条例》有关复议制度规定的欠缺及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相冲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前者主要表现在行政复议的立法目的、复议请求权、申请复议范围、复议管辖、申请与受理、审理方式、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行政复议的法律适用、复议决定等若干规定中,这些欠缺规定及应规定而未规定的事项,都有待以后的复议立法予以完善。《行政复议条例》与《行政诉讼法》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复议决定与起诉的衔接关系、起诉期限的不一致、复议当事人与诉讼当事人的衔接、法律适用的标准不一、复议决定与行政判决的适用情形不同等几个方面。如何使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有机地衔接起来而共同发挥作用,既需要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又需要对《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作出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科学界定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行政机关领导体制的优势 ,通过行政内部的层级监督与制约来实现行政的内在影响力 ;而且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机关来扩大对行政争议的适用范围 ,加强监督的的广度和深度 ;并且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手段来减轻司法负荷力 ,提高行政效率 ,实现行政公正 ,避免因繁琐的司法程序而加大社会成本投入 ,实现社会成本的经济效益 ,吸引行政相对人寻求复议途径解决行政纷争。因此 ,就《行政复议法》与原《行政复议条例》的复议管辖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复议听证程序的实践与制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福俊 《江淮论坛》2011,(2):95-102
行政复议是行政活动的一种。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以书面审查方式"为主的审理程序既缺乏程序正义,又影响了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发挥和应有的公信力。各地各部门行政复议听证程序的实践与行政法学理论的探索推进了听证程序的确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了一定范围与条件下的行政复议听证审理方式,虽有进步但仍具有局限性。必须在行政复议制度中建立以听证为主要审理形式的普通程序与不含听证形式的简易程序制度,并对听证的具体程序进行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行政复议制度是与行政诉讼制度并行的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供救济、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199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确立。《条例》对有关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原则、性质、行政复议申请与管辖、复议机关的受理与决定、法律责任等均作了原则规定。为行政复议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依据。1994年10月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行政复议条例〉的决定》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修定)》。考虑我国目前行政复议立法时机已经成熟,顺应立法要求,1999年4…  相似文献   

5.
行政复议制度是与行政诉讼制度并行的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供救济、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199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确立。《条例》对有关行政复议制度的基本原则、性质、行政复议申请与管辖、复议机关的受理与决定、法律责任等均作了原则规……  相似文献   

6.
《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对公安行政执法工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行政复议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公安行政执法活动受到全面复议监督;突出地体现便民原则,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赋予申请人选择复议权,公安行政复议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更加明确,被申请人的法律责任更加严格;复议机关的职权更加明晰,作出公安行政复议决定的程序更加明确,更有利于解决公安行政争议。这就为进一步加强公安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加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救助救济手段的制度架构应该和社会救助实体法律规范的完善同步进行.在诸种救济手段中,社会救助的行政救济手段更具有优势.社会救助救济手段的完善应借助《行政复议法》修改和《社会救助法》制定的契机,扩大社会救助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增强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立社会救助案件行政复议前置原则.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和解制度为2007年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所首次规定.行政复议和解的目的在于当案件的事实关系或法律关系不明的情况下,促进案件的及时解决.行政复议和解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行政和解合同,又是一种具有意思表示性质的程序行为.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行政复议和解的成立要件和合法性要件.行政复议和解具有形式确定力、羁束力和执行力,但不具有实质确定力和形成力.行政复议和解制度的实施将为我国未来行政诉讼中引入诉讼和解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法首先确定了行政纠纷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此后的《行政复议条例》又作了规定,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如果适用调解,则违反了合法行政的要求、不利于相对人的权益保护,然而,在行政复议法中却没有对调解作出限制,这与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相矛盾。事实上,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妥协并不意味着必然违反合法行政的要求,只要遵循合法、自愿的原则,调解就能使双方获得满意的效果。而调解解决的实际意义在于: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复议、诉讼的负面影响,树立民主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重要问题之一为行政复议机关是否应当担任被告的问题。基于复议实践中出现的大量问题,修改中提出了大量复议机关是否担任被告的具体方案,其中的本质区别在于如何认识行政复议制度的根本功能与行政复议机关的性质。从现行法制的运行来看,行政复议的功能定位于以纠纷解决为主、行政监督为辅似乎更为妥当。从公正性与独立性而言,复议机关在性质上无法实现完全的司法性。因此,行政复议机关具有担任被告的正当性与可能性。在继续探索更为中立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的前提下,将适合复议机关作被告的情形限定于复议机关不作为与复议机关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两类可能是现行法制下较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刘飞 《理论界》2007,(10):94-95
我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行政复议机构的行政化设置与公正性所要求的审查机构独立性和中立性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合理配备复议人员与行政机构精简、高效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配备上的行政化与公正复议所要求的复议人员地位相对超然、独立之间关系的协调问题。破解这些难题的主要方案是:在行政复议中限缩复议机关负责人对复议事项的决策权,保障复议机构在处理行政复议事项时的相对独立性;以复议机关的现有力量为基础,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复议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完善的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遴选、聘任、身份保障、回避、培训等制度。  相似文献   

12.
1.正确认识实施行政复议法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是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各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的重要法律。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层级监督机制,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促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廉政建设,密切政府各部门和行政执法人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具…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行政复议条例》自1991年元月始实施,迄今已逾一年。略作回顾,感到若干理论问题仍待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就行政复议行为的性质、特征、程序等有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肯定复议机关被告地位的理论难题从肯定复议机关应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相关论述来看,学界将行政复议机关作为行政诉讼的固定被告,大多是从责任心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的。这些学者认为,复议机关之所以在复议过程中大多采用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做法,是因为复议机关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此,清华大学何海波博士和西南政法大学谭宗泽教授都明确指出,为了克服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决定缺少责任心,所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的,均应由复议机关作为被告。学界的这种看法得到了部分司法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目前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将原来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复议权,全部集中到政府设立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统一行使;二是行政复议委员会集中行使部分政府部门的部分行政复议审理权;三是保持现行行政复议体制不变,通过吸收外部人士组成行政复议委员会,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研究,以表决的方式形成案件处理建议意见,供行政复议机关在裁决时参考.在《行政复议法》修改之前,以听证为核心强化行政复议程序,也即以第三种模式为抓手推进行政复议改革,不失为可行的方案.在取得更多经验后,再引进一个真正成熟的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从而推动整个行政复议制度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首次在立法层面肯定了行政纠纷的调解解决制度,这一规定是针对我国转型期行政纠纷激增而作出的务实性反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立法上的这种变革与我国传统行政法学理论并不一致,需要重新予以梳理,而且,该条例关于调解制度的规定也并非尽善尽美,仍有诸多地方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7.
税务行政复议是税务机关实现自身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纠正行政违法和不当为主要目的 ,是依法治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树立正当程序观念 ;注重提高法制意识 ,确保高度自律 ;完善复议责任到位措施 ;强化外部监督 ,保持复议渠道畅通 ,公开复议过程 ;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等五方面改进行政复议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行政复议制度作为我国行政机关自我纠正错误的一种监督制度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佥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正当建设,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保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从制度上遏制和清除腐败,必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完善税务行政复议若干程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务行政复议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解决税务行政争议法律制度,现行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在申请期限、审理方式、举证责任、机构设置等多方面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完善,建议废止直接影响纳税人纳税争议申请复议的前置条件,建立以听证程序为核心的复议审理程序,设置独立的复议机构,以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现代行政权理念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制度无论是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司法实践中均显现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了其制度本身作用的发挥,甚至还阻碍了我国法治建设前行的步伐.因此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