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西南民族研究的必要性 四川、西藏、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区)是位居我国西南边疆的多民族地区,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崩龙、独龙、基诺、苗、布依、侗、水、仡佬、壮、瑶、仫佬、毛难、京、土家、满、蒙古、回等三十四个少数民族,以及正在识别的若干民族,人口约三千五百万,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他们的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四个语族,即: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南亚语系的孟高棉语族。与之相适应,西南民族历史上也可分为四大族群,即:氐羌族群、百越族群、苗蛮族群和云南濮人族群。属于藏缅语族即氐羌族群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中国境内语言的系属,尤其是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的归属,各家分歧很大,但有三点认识已基本一致:第一,中国语言传统分类法面临严重的挑战,必须重新验证;第二,汉语和藏缅语的关系比汉语和台语的关系更密切;第三,台语和南岛语在历史上曾有过密切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建立在印欧语系基础上的历史比较法对汉藏语系的适应性较差。汉藏语系的历史语言学应充分注意语言的借用、交融、底层、类型演变等问题,而不是语言的谱系树分类。  相似文献   

3.
广西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十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区七十多个县(市)内,居住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百分之六十以上。本文对形成广西多民族的历史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志们共同探讨。(一)壮侗语族的先民是广西最早的土著居民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古籍中,就有了许多关于岭南广大地区居住着百越系统族群的记载。《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说:“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  相似文献   

4.
从瑶族神话传说看古代瑶族哲学思想●文丰义盘福东瑶族,分布在湘、粤、桂、滇、黔五省(区)的部分山区,大都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上,因而“南岭无山不有瑶”的俗谚至今还在流传。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苦于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瑶学研究与电影《中国瑶族》──有关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探讨赵廷光,刘达成在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十分强调和重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系。瑶族,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6.
青年费孝通身负调查大瑶山五个瑶族支系的心志,偕新妻王同惠走进广西大瑶山。两人在调查途中虽遭遇妻死夫伤的悲剧,但这场悲剧并未打消孝通系统调查大瑶山瑶族的心愿。心伤初愈,费孝通卧床整理先妻遗稿,为人们留下弥足珍贵的《花篮瑶社会组织》,在其有生年岁又先后五次回访大瑶山,并安排后生顺利完成《盘村瑶族》的调研和本文撰写。《花》、《盘》两著均是分支系编版的瑶研典作。后生晚辈纷步费孝通先生的足迹追访瑶山。可惜追访的热潮并未催生大瑶山余后三个瑶族支系的调研读本。费孝通先生未尽的瑶山遗愿尚需跨越瑶族支系边界,寻着瑶汉民族关系的史变轨迹细究践理。  相似文献   

7.
哈尼族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一个民族,象汉藏语系的许多民族一样,盛行着父子连名制。然而,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又不完全等同于汉藏语系其他民族的一般的父子连名制。可以说,它不是纯粹的父子连名制,它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因此,哈尼族的父子连名制家谱的形式就扩大了范围和意义。 现在略举几例不同地区的哈尼族家谱来看看这种连名形式除财产继承关系以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瑶族神像画同瑶族社会结构、社会习俗、文学艺术等有着密切关联。发掘与研究瑶族神像画资源具有填补南方少数民族绘画史的一段空白,有助于探明神像画在中国道教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与历史意义,丰富瑶学研究的内容,创作富有时代精神的新型瑶族绘画等现代文化价值。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机构、提高人员素质、充实研究人员;增加经费投入;开展普查工作;广泛征集瑶族神像画;保护画师及传承人;加强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等,以加强对瑶族神像画及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9.
黄燕茂 《南方论刊》2009,(9):98-100
六世纪百越族杰出的政治领袖冼夫人,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岭南古高凉的一个南越酋长家庭。冼夫人自幼聪颖过人,攻书习武,才智超众,跨据山洞,统领部落十余万户,雄踞高凉一方,威及海南、广西乃至越南、高棉、缅甸等周边国家。她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爱护百姓,被南越各部族推为首领,尊为“圣母”。  相似文献   

10.
外来文化对南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南越族是百越族的一支,因其主要活动范围在岭南而得名.它西连瓯骆,东邻闽越,北与吴楚相交,是广东地区原始先民发展形成的.距今十万年前的“马坝人”,是目前发现的南越人最早的祖先.在南越,夏商时代有过众多的部落联盟,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发达的几何印纹陶文化,之后进入了青铜时代,战国晚期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史记·南越列传》载:“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南越王国是岭南越族历史上的显赫时期,尤其是在赵佗统治期间,其接受中原汉文化之迅速、全面,其政治、军事、经济实力之强盛,在百越族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隋唐广东瑶族分布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瑶族居住广东,历史悠久,分布甚广。长期以来,对于瑶族在广东居住的历史状况,人们均认为,是“隋唐之际,由于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才从武陵、五溪迁移到湘、桂、粤三省的边境的(1963年《广东瑶族历史状况》)。”本人于1979年在《粤北瑶族历史的一些资料》(1979年《学术研究》第3期)中提出:“隋唐之际,粤北早已有瑶族居住”,“其先民在秦汉之际已居住岭南粤北”(见拙文《岭南瑶族来源的探索》,1983年《求索》第4期)的看法.经过几年来的讨论,持此看法的同志逐渐多了起来。如《广东少数民族·瑶族》(1982年广东人民出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广东瑶族来源的历史,是一个复杂而难度较大的课题.不断的讨论,会对问题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本人在《广东瑶族历史若干问题探索》(下简称《探索》)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广东瑶族不是隋唐之际始从武陵向粤北迁徙,早于秦汉,瑶族先民已逾岭南来居住;二,瑶族  相似文献   

13.
汉俄名词、形容词比较研究沈燕刘小南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汉语属于依靠词序或虚词表示语法关系的“孤立语”;俄语则属于词的本身有形态变化的“屈折语”。汉语和俄语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向发展。尽管汉语和俄语的发展方向不同,但是汉...  相似文献   

14.
泰国瑶族源自五岭地区的湖南、广西、广东,在脱离母体后,泰国瑶语发生了变化。在词汇构成方面,两地瑶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泰国瑶语较多地保留了民族固有词和文化习俗词,而国内瑶语有些固有词已不见于口语,仅存留在歌谣里,大量的文化习俗词也逐渐消失;泰国瑶语中的借词除共有的老汉语借词外,还有泰语以及其他东南亚语言借词,国内瑶语则限于汉语西南官话借词;泰国瑶语新词的借用方式倾向于半音译半意译,国内瑶语则更多地直接搬用;泰国瑶语有一些新创词,创词方式也多用固有词素和语序,国内瑶语则很少有新创词。  相似文献   

15.
<正> 为进一步探讨瑶族历史,更充分地说明宋元时期瑶族已遍布于岭南地区,广东方面已作了初步的阐述,现就广西方面的情况进行探讨.《瑶族简史》称:“到了宋代(十一至十三世纪),湖南西南部的辰、沅、靖诸州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的韶州、连州、贺州、桂阳、郴州等地,都是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这时广西的静江府(桂林)所属的各县和融水等地区,也有瑶族的活动.”这一论断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6.
对偶婚是一种以感情为主的不稳定、不牢固的婚姻关系。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有不同表现形式。建国前,金秀大瑶山五个瑶族集团都有婚外情现象,而以茶山瑶、坳瑶和花蓝瑶较为突出,主要形式有“点火把”、“爬楼”和“找同年”。所谓“点火把”,是公开的婚外性自由,男女婚后度完蜜月即可以另找情人,妻子可以公开约情夫到家中留宿。因为情夫夜间是点着火把来的,故名“点火把”。这是公开的情人关系。金秀大瑶山茶山瑶的“点火把”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一带的纳西族的阿注婚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蓝靛瑶是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以习种蓝靛染布而得名。本文详细介绍蓝靛瑶的婚俗,内容涉及恋爱的方式、婚姻的缔结、婚俗中的禁忌、婚礼的过程、婚俗中所表现的民族意识等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正> 广东方志记载有关瑶族资料,不少记载着“听调纳粮”的事实。如“惠州府龙川县山瑶,居深山中,听征调,纳贡赋,有官长之抚领。“恩平县瑶山有九,先有良瑶二百二十二户,耕田听调。”“高州府山瑶,有听招、有背招、有险恶,各山有总甲领其兵目。听招者,有相信抚瑶领之。听招者,调之攻守,纳粮当差,谓之‘民瑶’。”不论粤东之龙川,粤中肇庆府之恩平,粤西之高州,都有“听调纳粮”的民瑶。而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19.
元以来纳西族与傈僳族社会发展差异原因初探高志英纳西族与傈僳族都是以氐羌为主发展而来的民族群体,语言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聚居区域相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共同繁衍、生息在滇西北高原的横断山脉地带,两族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自元...  相似文献   

20.
玉时阶 《学术论坛》2001,4(6):125-128
本文通过剖析瑶族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其与族源的渊源关系,认为瑶族族源并非一元化,而是多元化;瑶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和瑶族的起源与发展是同步的,二者之间休戚与共,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