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夏,我国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省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试办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这样一个新事物,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办特区?特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由此决定的特区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什么?明确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高瞻远瞩地认识试办特区的战略意义。本文试图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探讨上述问题,讨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是深圳特区发展战略目标中的关键阶段即提高阶段。为完成这一阶段的战略任务,作者提出,深圳特区应尽快发行可自由兑换的特区货币,以适应新阶段的要求,密切深圳与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文章在分析了目前深圳市场上同时流通三种货币的弊端之后,依据特区十年来的建设成就,认为深圳特区已完全具备发行特区货币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特区货币的发行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阅建系三年来的科研成果,探索深圳特区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推动特区法学教育向纵深发展,法律系今年11月12日举行了特区法制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收到师生论文250多篇,从中选出25篇作为大会发言。发言的师生就特区司法机构的改革、特区经济法、特区犯罪问题、香港商业组织法、国家主权等法学界关心  相似文献   

4.
深圳农村三来一补企业是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这种经济形式由于适应深圳农村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10年来,三来一补企业为深圳农村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振兴了农村经济,扩大了集体积累,开拓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促进了农村合作股份制的发展,而且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并为深圳农村的城市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本文拟通过深州一个普通的行政村——水围村的变迁来探讨三来一补企业在特区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今后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8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也超常发展,塑造了全新的城市文化形象,实现了从所谓的"文化沙漠"到名副其实的"文化绿洲"的历史巨变,其根本原因在于深圳的文化发展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既符合深圳实际,又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特色,开辟了一条特区新兴城市文化发展的新路径.回顾、反思深圳文化发展理念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深圳特区的文化创新功能和文化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中国建筑业面临机遇与挑战,我们通过借鉴和学习周边国家入世后建筑业发展的经验来获益。对以日本入世后建筑业发展经验的探讨,可以对中国建筑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特区,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发扬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必要。这些革命优良传统与特区的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不断发扬光大、发展和深化,构成了特区道德文化和深圳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成为特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8月26日,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为让普通市民能够同享特区生日的喜悦,在推出系列庆祝活动的同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倡议在特区成立30周年纪念日第二天的8月27日,全市休假一天。同时深圳特区发放了150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的电话卡,所有生活和工作在深圳的市民,每人一张。在30年的庆祝活动中,对来深圳建设者给予了特别关注,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中,主会场的6000名观众,外来务工人员将占1/3。深圳庆典之举,着实让人喜悦,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深圳特区前10年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效益滞后的矛盾,认为特区国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是影响特区经济效益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特区要在90年代创造出“深圳效益”,必须在已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进程。文章还从股份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深圳农村充分利用外资兴办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加和扩大集体资金积累,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特区特色的农村股份制经济,它既有集体经济成份,也有农民私人财产。这二者通过股份形式有机结合起来,适应了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特区农村经济发展,也为深圳农村实现“两个过渡”的历史性转变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深圳特区五年多的发展证明,只有高度重视、认真加强法制建设,才能从宏观方面保障特区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顺利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切实搞好特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进行,是深圳已走过的正确道路,也应是深圳今后的继续之路。当前,要进一步健全立法机构、完善经济立法,全面提高政法队伍的素质和大力加强涉外经济法律人村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并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创办经济特区。这四个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超前试验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1987年,四个特区工业总产值共完成103.72亿元,比上年净增35.92亿  相似文献   

13.
联系酿成美国金融危机的行为逻辑,就创新与保守问题谈点感受,谨供参考与批评。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经济特区作为排头兵和试验区,立下了头功。而深圳是特区中的特区,其成就、贡献和影响高居首位。在深圳的硬实力突飞猛进的  相似文献   

14.
深圳特区自创立以来,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排头兵”和“窗口”。过去15年间,深圳的基础教育伴随着特区发展的脚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许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下一个世纪的人才挑战,深圳基础教育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它们正在成为深圳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阻碍。误区之一:关于特区基础教育的使命问题。误区之二: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误区之三:关于收费问题。误区之四:关于办学体制问题。误区之五:关于勤工俭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创办厦门经济特区,翌年10月,正式破土动工.十年来,厦门经济特区究竟走了一条怎样的路子?今后要如何发展?这些都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认真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有利于我们增强信心,明确方向,迎接新的挑战. 一、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特点事物有共性也有个性,我国五个经济特区有其共同点,也有区别。与其他四个经济特区比较,厦门特区有如下的特点。 (一)、从基础建设起步深圳和珠海利用毗邻港沃的地理优势,在特区创办的初期,先发展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以便积累资金和学习管理经验,为发展工业创造条件;汕头则利用潮汕平原农业发达的优势,先  相似文献   

16.
回顾20年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阐明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创办与发展特区过程中的领导作用,论述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为深圳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深圳某电子工业公司的产品打不进国际市场具体实例,从企业、特区政府、国家三个方面阐述深圳的工业产品如何打进国际市场的问题:一、特区企业必须立足国际市场进行经营,在产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学会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二、特区政府要成为特区工业品参加国际商战的司令部,制定刺激工业品外销的具体政策,为企业提供工业品外销的强有力的服务;三、国家在“特区外贸自主经营”的原则下,对特区工业品外销较之非特区,给予特殊支持。  相似文献   

18.
马晖 《21世纪》2010,(8):12-14
深圳再次举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这次是深圳大学。根据有关方案,今年9月份起,深圳大学要破除教授的干部身份,全校推行职员制、聘任制,不签约不聘任,从而打破"铁饭碗"。作为这所特区高校的校长,章必功称自己是"改革派",他有一句名言,"深圳经济发展坐的是特区的快车,深大坐的却是教育体制的马车"。如何找回深大曾经的改革精神,时代使命赋予了章必功。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几十年来沈阳市建筑业所取得的成就;与其他城市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沈阳市建筑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出现今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发展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实现沈阳市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深圳特区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上充分肯定了特区二十年中的发展成就 ,指出 :深圳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指导。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是创办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和主要决策者。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