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清泉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0(4):116-120
新旧《唐书·李邕传》对传主教述互有异同,并有疏谬。对照两传并利用其它文献,可以确定李邕的藉里和生卒年;证明他“补益《文选注》”是讹误;考辨他仕途坎坷遭遇悲惨不是因为他险躁矜狂,而主要由于封建官场倾轧与残酷,他性格主要是刚毅忠烈,英风豪气;补充他与李白、杜甫、崔颢等盛唐文坛巨子的交往事迹,由此表现出的长者风范,以及他诗文书法作品数量及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循吏是中国古代社会官员的典范。由张廷玉主修的《明史·循吏传》,编撰特点明显,载录的循吏人数较多,包罗了一个特殊群体。分析《明史·循吏传》传文内容可以发现其入传标准主要有三:一是传主本身具有良好的德行操守,二是传主在主政地方时有卓越的政绩,三是传主多受民众拥护。通过入传标准也可以探析《明史·循吏传》所蕴含的政治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3.
考证《毛诗补传》,从释诗特点来看,戴氏解《诗》讲求实证,尽可能以史实、风物民情、俗语以及各种名物制度诠释诗语,力求还原诗语之本义;从诗学观点来看,戴氏解《诗》重诗旨。围绕“旨”之传达,戴氏考析诗人之“意”与作品之“辞”的复杂关系,以及诗的“喻象”、“借比”对“诗旨”的表现意义,提出“托”于表象以见“旨”的诗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4.
许富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1):53-56
《儒林外史》题名中的“儒林”和“史”字都透露出它与史传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儒林外史》的艺术构思在人物出场的线索设置、人物退场方式以及主旨确立等方面受到《汉书·儒林传》的诸多启发。《儒林外史》虽日“外史”,却是依托“正史”进行艺术构思,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汲取历史营养进行小说创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5.
秦翠红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7-39
《清史稿》自上世纪20年代末编成付梓至今,一直为清史学界普遍关注,相关著述层出不穷。其中对《清史稿·忠义传》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情形:评议《清史稿》时简略论及《忠义传》;评议《清史稿》时涉及对《忠义传》中具体人物的评述;对《忠义传》部分内容的校注、考订。总体而言,《清史稿·忠义传》的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有待于从各个角度、不... 相似文献
6.
吕胜男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6-30,48
《唐书释音》为宋人董衝所撰,成书于北宋年间,其音注必然对宋代的实际语音现象有所体现。宋代正处于汉语语音由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转变的过渡阶段,通过对《唐书释音》声母系统的详尽研究,运用系联法、反切比较法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这个音系相对于通过诗词用韵及宋代韵图考出的宋代通语语音而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即主流为宋代通语音系。但较之宋代中原通语,这个音系相对保守,也就是说,其语音演变发展的趋势同于中原通语,但发展速度则比较慢。 相似文献
7.
程嫩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2):59-63
《毛诗补传》与《杲溪诗经补注》分别为戴震早年以及中晚年治诗作品,二者相较可以发现,戴震前后诗说大同小异:二者均遵循“思无邪”宗旨,以铺陈诗教的思想说诗,诗说中的契合处颇多;在摆脱旧说附会、关注三家诗以及整饬行文上,《杲溪诗经补注》比《毛诗补传》更显得成熟。戴震与朱熹均有不同时期的治诗作品,戴震治诗思想的一贯性与朱熹治诗思想的反差性,分别源于各自不同的诗学背景。 相似文献
8.
沈时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3)
陆贽(754—805)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的宰相、卓越的政治家,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各种行政事务提出过自己精辟、正确的主张,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史书单独为其列传,且洋洋洒洒达数万言.然综观两《唐书·陆贽传》,大部份篇幅为节录陆贽的文章。记其生平事迹,则因史书体裁所囿,于细事不书年月,间又有语焉不详或互相抵牾之处.兹检诸书有关陆贽生平的资料,将史传未详之辞作一辨证嫠订。 相似文献
9.
10.
张媛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7-19,157
明遗民文人黄周星的文言短篇小说《补张灵崔莹合传》,主要写明中叶吴中才子张灵与南昌佳人崔莹的恋爱故
事。通过对涉及剧情的张灵乞食、宁王献美、张崔情事三事分别予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张灵乞食故事以其装乞戏商的史实
演绎而成;宁王献美之事,文献无征,笔者猜测或是由宁王进贡方物、武宗贪色、马昂献女、唐寅绘《绝代名姝图》等事实综合嫁
接而成;而张崔情事应为后人杜撰,并非实事。 相似文献
11.
潘明福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95-102
《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是查阅唐代皇室家族传承关系的一个便利的工具,但由于编撰和传承等诸多原因,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存在着许多缺漏和讹误之处。为了使《新唐书·宗室世系表》更完善,从而使其在唐代文史研究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笔者利用近年所出土的唐代墓志和其它相关材料,对其进行了一次粗略的匡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俊海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69-71
<新唐书>、<旧唐书>对李商隐评价歧异之处,主要表现为政治态度和创作成就两方面.对二者评价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可对李商隐在唐末五代和北宋的接受状况有更为客观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朱卫兵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24-30
鲁迅最后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作历经13年,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曲线和曲折的写作心路历程,最终形成和发展了其独特的怪诞现实主义风格,表达了鲁迅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存在与叙述荒诞性的终极感悟。 相似文献
14.
王巧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84-88
电视剧《金锁记》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突出在对主题改编中的男性意识作者将原作对于人性苍凉的揭示改写成反对封建专制主题,呈示出编导异常鲜明的男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董定一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7-11,21
《新石头记》作为晚清的一部重要小说,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旅行叙事,小说同时使用了晚清最为常见的"乡村—城市"之旅、南北之旅、乌托邦之旅三种旅行模式来描述主人公贾宝玉的行程。不难看出,上述旅行模式之间存在着一种顺次递进的逻辑关联,它们不仅连贯地描述了主人公的游历过程,还动态地表现了旅行者精神世界与思想认识的升华过程。生逢衰世的作者也正是借助小说中的旅行叙事,利用文学这一形式阐释了自身的国族想象。 相似文献
16.
刘守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6-18
董永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记述,而是一件属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精品。由于其最先出自《孝子传》,后人便将董永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看待。孝感之名因董永故事在居民的文化生活和孝行实践中的牢固扎根而彰显于世。在强劲实施非遗保护文化工程的当代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年生活史的民间文化经典,将更显辉煌。 相似文献
17.
赵继红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82-87
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实践中一直存在着追求趣味美的倾向,趣味美可视为小说的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趣味叙事亦为一种聪明的叙事选择。《红楼梦》中的趣味美追求有着深厚的哲学意蕴,在对《红楼梦》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借以透视中国古代小说趣味美这一小说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8.
夏晓虹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传统女德教育虽因晚清女学堂的创立而出现缺口,却并未完全退出新教育的课堂,且在相当程度上为新学界所刻意奉守。特别在男女交往、恋爱婚姻一隅,女性的态度尤为持重。本文拟在20世纪初新学界对于"自由结婚"的理解上,以相对开放的南方为背景,进而着重考述、评析1907年发生在相对保守的北京女学界而哄传海内的一件男女学生通信事件,借以探讨新学界在男女交往中自觉的边界设置,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晚清女性在新教育与旧道德之间依违离合的现实处境。 相似文献
19.
李銮宣是清代中叶一位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诗坛上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嘉庆年间由于官场黑暗,他被清廷流放西域。他在乌鲁木齐一年间,写下百余首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诗歌,为边陲新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杨园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90-97
唐传奇《霍小玉传》所引诗句“开簾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原诗文字有出入,是作者蒋防有意为之。引诗改字为与小说实景及情节相照应,造成诗谶线索,暗示主人公命运,由此可深入认识《霍小玉传》命运悲剧思想。由引诗可进而思考《霍小玉传》所受《莺莺传》之影响,《霍小玉传》反思当时中唐士人婚宦问题,对人性与社会之矛盾有更深刻表现,小说将主人公遭遇归委宿命,悲剧精神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