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司马 掌管军政的官。如:“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鸿门宴》) 左尹 辅佐令尹的官。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同上) 申徒 即司徒,相当于国相。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如:“后来张良就做了韩王的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课本、中师文选以及现代许多古文选集中都以《鸿门宴》为题,选录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这一节。《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话:“沛公  相似文献   

3.
竖子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姚永概《慎宜轩笔记》卷四:“竖子乃指项伯,不指项羽也。”按:从语气看,竖子和项王似乎是两人,但从上文”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项王默然不应。”以及“项王受璧,置之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考证“与”字入手,认为“与”是一个含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其含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使”或“让”,故《鸿门宴》中“与樊哙……步走”句既不能解释为“(沛公)和樊哙……徒步逃跑”,也不能解释为“党与(随从)樊哙……徒步逃跑”,而应当解释为“(沛公)让樊哙……跑步跟随”。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 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本文盘点中国历史上几个足以扭转乾坤的饭局,以飨读者.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击败刘邦的军队.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文》课文《鸿门宴》是一篇脸炙人口的经典名著。其中涉及宴席座次的只有寥寥几笔:“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当时宴会在军帐中进行,座次按古代室内礼仪活动形式安排,以东向为尊,其次是南向、北向,最卑的是西向。因此,现在许多课文教案、教学参考资料的编者与某些分析文章的作者,几乎都认为从中表现出项羽的妄自尊大、骄横无礼、以势压人等等。理由是项羽自己占据了最尊贵的位置,而置同为楚军将领的刘邦于较序做的座次,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无视当时的具体情况,扭曲了…  相似文献   

7.
汉高祖“约法三章”新说辨正曦钟《史记·汉高祖本纪》:“(沛公)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相似文献   

8.
关于“臣为韩王送沛公”“臣为韩王送沛公——意思是说我奉韩王之命跟沛公一起入关。张良的先人,五世都做韩国的大官,所以他托辞说:‘为韩王送沛公’。以示自己和刘邦没有太深的关系。”(本省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一一页) 这条注释有三处值得商榷。第一、张良的先人,只有两代担任过韩国的相。“五世都做韩国的大官”这种说法,同史实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见《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话该怎样翻译?其中“与”字如何解释?课本未注.查一些资料译文,不能尽如人意者,十之八九也在一个“与”字上.我以为此“与”字不可视为虚词而应看作动词.《经籍篡诂》:与,从也:《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犹随也:《淮南坠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与樊哙”之“与”有“使令”意,可当“使”解.句意是说:刘邦就丢下车骑,独自骑着马,使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快步跟从,从郦山下,取道芷阳抄近路逃走.  相似文献   

10.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么几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现今的高校古汉语、古作品教材及一些有影响的文言读本大多未对其中的“吾属今为之虏矣”一句加以注释,同样,中学语文课本亦如此。有些虽加注释,但似乎都不够准确妥贴,如郭锡良等编、王力等校订的《古代汉语》:“我们这些人现在要成为他的俘虏了。今:时间副  相似文献   

11.
陈胜、吴广起义埋葬了秦王朝,继之而起的是刘邦与项羽争夺全国统治权的角逐。“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刘邦)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①。经过五年(公元前206年——前202年)浴血奋战,兵寡力弱的刘邦居然能消灭劲敌项羽,开创统一的西汉王朝,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由于战争指导双方抱有不同的人才观,执行相反的用人政策,使得汉军能够适应而楚军无法适应这场战争的特点,从而导致刘胜项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祝寿     
古人祝寿分“三寿”:百岁为上寿,八十为中寿,六十为下寿。老爸从来不过生日,也不许别人给他祝寿。今年69岁的老爸,年近古稀,适逢千禧之年。农历九月九日,是老人家的生日。按家乡风俗“男祝九,女祝十”,给老爸祝“七十” 寿辰是顺理成章的事。那么,给老爸送什么礼品好呢?妹夫子厚说:“除了生日蛋糕外,古人常以祝寿的名义向人敬酒,汉高祖刘邦给楚霸王项羽的季父上寿‘沛公奉卮酒为寿’。咱们兄弟仨,各选一种名酒祝寿,学习古人尊老之心。我是河南人,敬杜康酒!”小弟扬帆说:“我出生在山西,敬汾  相似文献   

13.
在山西古籍书业界,曹渤先生被公认为是古籍版本学鉴定研究的“第一人”。曹先生自1929年起从事书店工作,至今已有73年,期间从未离开过这一行当;曹先生一生独处,全身心投入古籍一门;曹先生鉴定收购过的珍本嘉椠多多……。如此经历,造就了曹先生在专业上的精湛透辟、高超神妙,称其为“第一人”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曹渤1913年生于天津一个铁路工人之家,16岁初中毕业后即进入天津华洋书店当练习生,从此开始了其漫长的与书籍打交道的一生。后来,他又到黄河书店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曹渤随黄河书店回到太原。19…  相似文献   

14.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一段十分精彩的段落,也是《史记》全书中富有代表性的片段,它表现了《史记》史传文学描写的高度技巧。尤其令人叫绝的是,它经过司马迁独具匠心的构思,历史事件的叙述摇曳多姿,构成悬念迭起、跌宕曲折的戏剧性情节,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鲜明而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性格。比如两个集团的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土范增和张良、内线项伯和曹无伤、勇将项庄和樊哙等等人物,一一对照,相映生辉,各人的思想性格都得到了浮雕式的展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鸿门宴》中双方冲突的…  相似文献   

15.
现用高中语文教材选用的《鸿门宴》,“击”词二见。其一: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这个“击”词,有两本书是这样解释的:1.“击(jī)……⑥刺;击杀。例:‘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引自《中学语文词典》423页。  相似文献   

16.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楚城濮之战事中有一段文字是: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对其中的“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一句,晋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无注,唐孔颖达等人的《春秋左传正义》亦无疏证。今人的各种选注本或译文,对此理解上并不完全一致王伯祥先生的《春秋左传读本》为此句作注说:为曹所得之晋死人皆棺敛其尸而出  相似文献   

17.
《武帝纪》史文对曹操的称谓《武帝纪》史文对曹操的称谓,有“太祖”、“公”、“王”三变。建安元年(公元196)冬十月之前,曹操的官职均在三公之下,而且变动较多,如果以实际的官职来作称谓,纷繁的名目将使读者为难。此外,这些中低级官职,也与曹操作为曹魏王朝奠基者的显赫身份不甚相称。因此,陈寿便以《武帝纪》起头的“太祖”二字,即曹操后来的庙号称呼之。建安元年冬十月曹操升任司空,自此开始史文改称“公”。在当时,  相似文献   

18.
项羽与苏武分别是《史记》和《汉书》中给人们留下鲜明印象的两个历史人物,若从个人的生命结局看,二者都是悲剧性人物。但又有不同,项羽的悲剧使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的英雄,而苏武的悲剧则使他名垂青史。造成他们各自不同结局的,除了客观因素之外,还与他们性格中所表现出的“仁:”有很大关系。文中主要从中医理论、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项孙陋格中的“仁”与其成败的关系,并与苏武性格中的“仁”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9.
“马童面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马童面之”传统的解释是“马童背对着项羽”。此种解释不甚妥当。根据字义,文义和语言规律,应解为“马童仔细观看项羽”才算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20.
戮力同心     
【典源】《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婚)姻。』《国语·晋语四》:“晋,郑兄弟也,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挟)辅平王。”【典义】“戮力同心”,亦作“戮力一心”,“同心戮力”。其戮力为并力、合力,喻“齐心协力”,“齐心合力”、“同心戮力”、“戮力齐心”。【典实】公元前五七八年四月初五,晋厉公派遣魏相去断绝和秦国的外交关系。魏相到了秦国,对秦桓公说:“过去我们献公同贵国穆公友好,合力同心(戮力同心),用盟誓加以申明,再以联姻加深友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