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炎才 《天府新论》2004,3(3):118-122
清末民初雷铁崖揭露批判封建伪道德杀人祸国,伪道德导致清末民众公德沦丧、私德扭曲,吏无官德、士无人格及民国初期道德愈坏、邪恶肆虐,理论上主张斟酌时宜,变通旧说,创"适合国民心理之学说","尽以铸造新国民,以竞争新世界";内涵上以爱国为核心,提倡国与民、家、地方统一,在价值取向上崇尚近代理想人格;在具体规范上继承与吸收中外积极美德;方法上主张立志、修身与践履结合,磨厉志士精神,刻苦其志气,早振同胞于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为反思、解构、超越现代性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主张摒弃主客二元对立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倡导主客融合的整体有机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文化观上,主张消解"同一性"和"本质性",崇尚多元共生性的文化观,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平等对话与和谐发展;在价值取向方面,反思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膨胀的弊端,推崇人的情感、意志和创造性,追求心灵的自由,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宜安 《江汉论坛》2005,4(4):94-97
福泽谕吉的文明建设论理论是其启蒙思想的重要部分。关于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目的,福泽主张以西洋文明为目标,以国家独立为目的。关于文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福泽主张循序渐进、崇尚实学、反复试验。关于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福泽主张政府、学者和一般人民应上下同心,各负其责。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现有四个特点:(1)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渴望自立、自强、成才,崇尚兼顾个人与社会、兼顾贡献与索取;(2)注重效益,崇尚务实,价值取向由理想转向现实,注重物质利益,讲究实惠,但同时也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3)在个体的道德价值观方面,普遍追寻一种随机应变的弹性价值原则;(4)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主张人生价值实现的手段多元化,敢于竞争,乐于表现自我,但易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奥克肖特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对实然的改造,以使之与应然相符.在实践手段上,奥克肖特主张据守传统,反对激进革命,崇尚渐进式改良,在实践目的上,奥克肖特主张保守自由的传统,要求改造当下这一不自由的世界,建立一个非目的性的道德实践的公民社团,使之与应然的自由世界相符.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精神与文化主张是文化的灵魂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崇尚勤劳、扬善弃恶等文化精神与文化主张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全球化形势下,物质资料生产和消费的恶性膨胀导致了各种层级的公共环境危机,这些危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甚至使千千万万无辜而善良的人们陷入绝境.中国古代伦理中所固有的主张不为外物所役累而情愿过平易恬淡生活、崇尚"藏天下于天下"的天下胸怀、坚持与人与自然万物为善的立场以及仁民爱物的情感价值取向,显然可以帮助当代人消解公共环境危机提供宝贵的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小舒 《文史哲》2005,(5):118-123
明代七子派与清初王渔洋之间的传承关系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前人有“清秀李于麟”之说。实际上,王渔洋所继承的不是七子派中的主流一脉,而是崇尚古澹的非主流一支。从诗学主张上讲,神韵取代格调乃是实现了古典诗学的三大转移,即:一,创作题材由社会生活转向自然山水;二,诗歌内容由关心国家、社稷转向关注个人性情;三,诗学价值观由社会功用转向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9.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 ,共产党员坚持无私奉献精神要经受住“多元”取向与“单一”取向、“贡献”与“报酬”差异、“民富”与“我富”先后等多种考验。故需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教育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崇尚。  相似文献   

10.
田彤 《广东社会科学》2005,3(4):114-121
学者的魅力来自人格独立与学术品格的独立。陈序经是一位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者。他崇尚学术自由,主张“为学问而求学问”。这种学术品格能够使他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误区。在匈奴史、东南亚古史研究中,放弃文化不可分论,承认文化可分论。这是他之所以放弃全盘西化论的根本原因。学术品格的独立,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偏执的心理与价值取向,这曾使他极端而执拗地为全盘西化辩护。  相似文献   

11.
劳动立法首先具有法律的一般价值取向即应当反映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本质要求,应当代表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包涵人类道德价值取向的一般理念,应当反映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普遍要求.其与其它部门法相区别的特殊价值取向在于对劳动者群体给予倾斜保护,着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劳动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同时强调国家的适度介入;在适应市场规律要求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实质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雄 《南方论刊》2011,(6):45-48
英国宪政模式和德日宪政模式代表着宪政建构中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因而在实际的政治设计上各有特点和分歧。清末立宪中,政府立宪派和在野立宪派都主张立宪,但是基于晚清的阶级、政治和文化等因素,在野立宪派主张走英国模式,而政府立宪派则倾心于德日模式。比较而言,德日模式相对保守,英国模式相对开放与激进,但是在晚清国家能力不足,制度构建乏力,而民众政治参与过度的情况下,二者都不能挽救清末危局。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和社会生活的逐渐非政治化,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开始进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发展要求从国家本位走向社会优位.国家本位强调政府体现和维护公共性的一面,而忽视政府偏离和危害公共性的一面.社会优位强调国家与社会两重分化之下的社会自治.社会优位是以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理念.它主张社会高...  相似文献   

14.
中西与新旧之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西方不同,在近代中国,除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外,还存在着文化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政治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歧在社会制度方面,前者主张全面改革甚至革命,后者主张维持现状或少许改良.文化上的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分歧在思想文化方面,前者主张西化或全盘西化,后者主张认同、维护传统.中国近代思想家们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联系往往是历史的,而非逻辑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如此的因果关系.一个政治上的激进主义者,在文化上可能是激进主义者,也可能是保守主义者,反之亦然.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都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式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我们在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时应坚持如下几个方法或原则: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或原则;二是一分为二的方法或原则;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或原则.  相似文献   

15.
儒学的内在性与东亚价值观的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的根据,因而在人生实践中就可以达到理性的人生境界。儒学立足于内在性原则,倡导超越性原则,确立了内在超越的价值取向。儒学强调内在性,主张人性善,具有凝聚群体的功用,范导着人本主义取向;强调超越性,主张超凡入圣,积极面对现实,提升人生境界,范导着淑世主义的取向;儒学强调包容性,拒斥排他性,主张“协和万邦”、“万国咸宁”,范导着和平主义的取向。这三种取向是东亚价值观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资分配与计划经济工资分配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许多方面有着重大区别的经济。其中在劳动工资分配方面的重要区别之一是 ,计划经济否定劳动力市场 ,否定市场配置劳动力 ;第二个重要区别是 ,计划经济否定工资的市场决定机制 ,把按劳分配与市场机制对立起来 ;第三个重要区别是 ,计划经济只承认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 ,不承认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 ;第四个重要区别是 ,计划经济主张大体平均的公平分配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主张“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是一种强调激励功能为主的分配。因此 ,必须…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温波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4):175-179
当代中国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借鉴传统的思想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我们构建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寒山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内容:它尊崇的珍爱自然、崇尚自然之美;它提倡的人与自然万物都应平等,主张的人应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以及它强烈批判以物质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等,对当代中国生态文化构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当代中国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借鉴寒山文化中善待自然的生态价值取向,必须借鉴寒山文化中提倡的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必须吸收寒山文化中所包含的人与自然相互"和合"的精神,为当代中国生态文化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与政府:概念的再界定--兼论国家与政府的区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红日 《北方论丛》2001,4(3):39-45
国家是在社会中享有主权的政治组织,政府是管理与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国家与政府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概念的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国家与政府各自的权力关系上。考察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福利建设的进程来看,有关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福利建设思维的争议一直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要议题之一。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建设思维会影响不同时期社会福利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和实际效果。而新世纪对这种争议的实践进行理论分析,能够对社会福利发展进程分析得更为透彻,也方便对未来社会福利的建设提供建议。研究在探讨了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演进的基础上发现,社会福利建设究竟受到哪种理念的影响与政治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中如何抉择的政治诱因是政治取向与政党政治间的竞赛。换言之,国家取向与市场取向的福利争议源于两个政治元素:一是政治倾向上的新"左派"与新"右派"之争;二是政党政治方面的工党与保守党之争。  相似文献   

20.
色彩是人类最早用来象征自然特征最简单的概念之一 ,它显示一切与生命相关连的自然物。中华 56个兄弟民族对色彩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崇尚。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 ,对白色有一种特别的虔诚崇尚心理。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倾向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延袭和民族的审美取向 ,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藏族白色崇尚习俗的产生、形成和得以代代传承自然有其社会文化渊源。笔者认为 ,藏族白色崇尚习俗的形成是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本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激荡的结果。这种影响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