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经历着一个从福利救济发展到工作福利制的过程。1996年,克林顿宣称要"终结福利",提出"工作第一"战略,欲以就业取代福利救助;一时,工作福利制度大行其道。本文主要对美国工作福利制度的绩效作一简要评估。  相似文献   

2.
蒋勤 《社会福利》2003,(1):12-18
在英国发展福利国家过程中,T.H.马歇尔在其《公民资格与社会阶级》著名讲座中提出的公民资格理论,从思想上支持了全民福利的发展。通过这一理论提出和诠释的社会权利的概念,基本生活保障和过上体面的生活成为公民个人应得的权利,国家则负有保障公民这种权利得到实现的义务,因此这种理论在西欧和北欧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何潇 《社会福利》2011,(4):56-56
人类学家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福利转型的后果,这些研究细致地描绘了社会福利政策是如何生产贫困的,贫困家庭的真实生存体验,福利政策的转型如何影响穷人的公民身份,贫困家庭如何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这些研究极大地挑战了社会福利政策设计时所推崇的“私有化”和“个人负责”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美国福利国家目前遇到了极大的困境。美国的社会计划和关于福利国家的概念都陷入了困难,甚至连那些支持实现福利国家的目标的人也感到需要加以改革,而那些持严厉态度的人则提出应该取消或大幅度削减福利开支。1977年美国公共社会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百分比从1976年的20.4%降到19.7%,这是十多年来的第一次。美国福利国家从1950年到1977年有了很大发展。1950年,各级政府的公共社会福利支出只有  相似文献   

5.
《求是学刊》2015,(6):69-76
对公民福利权的生成与实施的研究成为近现代公法发展的趋势。从权利的生成角度看,公民福利权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权利实施路径看,法治成为公民福利权保障的主要方式体现在三个层面:宪法为公民福利权提供最高法依据,代议机关以立法形成权将公民福利权内容具体化,司法机关为公民福利权展开适度审查救济。我国公民福利权在权利生成的内在动力与法治实施机制上尚存诸多问题,宪法层面也未确认公民福利权保障理念,立法机关对福利权的回应机制还不健全,健全与完善公民福利权保障制度应加快民主法治进程,从宪法上确立福利权规范,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在公民福利权立法与监督上的作用,充分利用人民法院咨询、合作等谨慎而灵活的方法来促进公民福利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晨光 《社会福利》2003,(12):38-39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于2001年12月分别与大兴区及延庆县寄养家庭的10名家长签订了领养协议,从而使失去父母的轻残儿童真正回到家庭,这是开展家庭寄养工作不断发展的又一成果,也是轻残儿童被寄养家庭收养的历史性突破。 失去父母的孤残儿童收养情况的回顾 新《收养法》实施以后,促进了我国收养工作的发展。它使大多数健康儿童找到了“父母”,重新回到了家庭。这无疑是福利机构内养育对象的最佳归宿。但根据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状况看:健康小令儿童(指6  相似文献   

7.
澳门社会工作局的最前身为1938年创办的公共慈善救济总会,为贫困市民提供救济性(金钱上或实物上)的援助服务。1947年,澳门政府改组部门架构,成立公共救济总会。救济对象包括贫穷人士、麻疯病人、孤儿、弃婴、不幸青年、孕妇和婴儿等,为市民提供覆盖面更广的救济服务。发放救济金给予贫穷人士和家庭。同时,设立了社会救济证系统,向所有申请援助的贫困家庭或人士进行经济和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要在我国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和社会救济工作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民政部决定首先在我国大中城市逐步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并把这项工作作为1995年的工作重点,这是我国社会救济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决策。根据这一要求,民政部救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富国,可是美国又有很多穷人,贫穷现象始终未曾消除。自从罗斯福于三十年代推行新政以来,美国对解决因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而造成的严重贫穷问题就采取过很多措施。六十年代约翰逊推行“伟大的社会”计划时,又扩大了很多福利救济计划,使贫穷问题暂时得到了某些缓解。现在已是八十年代,经济发展已远远超过以往的水平,可是美国社会上的穷人却似乎越来越  相似文献   

10.
社会权利保障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权利伦理化和权利社会化是社会权利保障形而上的理论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和提振民权则是社会权利保障的功利基础。未来我国法治发展应当把社会权利保障作为重点,并以平等化、法制化、司法化、社会化等四化建设为导向来创新社会权利保障模式。平等化,就是要从"倒福利"变成"正保障";法制化,就是要从"政策支票"变成"国家责任";司法化,就是要从政府"自我约束"变成"权利救济";社会化,就是要从"行政包揽"变成"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儿童福利的机构照顾模式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育儿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同理念和做法上。2001年3月,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与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合作组建了百合花保育中心,正式接管了院内0至3岁儿童的全部保育工作。美国国际中华儿童服务中心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以实体方式实际操作儿童福利工作的境外非盈利机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工作关系部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儿童时期经历的贫困很可能对儿童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儿童更可能经历失业、贫困,此外,当他们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也可能生活在贫困中。澳大利亚的统计数据显示,父母都依赖福利金生活,不参加工作或很少参加工作的人,失业率比那些父母工作的人高得多。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中,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美国政府制定的新的贫困标准是:如果一个四口之家,父母年龄均在65岁以下、有两个18岁以下的孩子、年收入低于18244美元,则被视为贫困家庭;如果一个成年人的年收入低于9183美元,这个成年人就属于贫困者。提到美国,很多人一定会马上想到这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心中浮现出家家汽车洋房、人人生活富足的升平景象。不过,这只是媒体展示给我们的美国。现实中的  相似文献   

14.
在法治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应通过法律尊重和保障人的正当权利。现代意义的权利理念是从西方起步的,但权利公理作为本土法律文化的一部分,其论证路径必定依循本国法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当下中国而言,需要处理好民本的固守与正当性权利概念的引进、"国家悖论"与地方性权利的参与、回归政治国家与权利的程序法则三个基本关系。中国的权利公理在前现代社会是以福利为基点的,而在现代社会则是以权利为基点的。权利本位导向的"积极福利"理论应是法治发展的基石。权利公理的证成及"积极福利"理论的兴起,都要求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法治建设中关注权利的程序性规范问题。在司法过程中,司法公正的特殊品质决定了程序公正优先,它是走出"丛林正义"、迈向法治社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产权经济学是我国转轨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产权的复杂性,既表现在理论认识上,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产权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财产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人们围绕财产所结成的一组权利.明晰产权,建立有效的产权激励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流转是农林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产权激励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股份制改革为我们找到一个产权多样化的有效载体,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产权的保护是民法的重要基石,提供有效的法律认可和保护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6.
失依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身父母和其他具有亲情关系的成年人正式照顾的16岁以下儿童,他们或是由于父母亡故,或是由于法律原因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抑或是其他各种无法得到成年人的正式照顾,只能由社会中的他人或是机构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庭寄养是一种通过社会儿童福利机构,通过一定的手续使失依儿童进入那些愿意对他们承担家庭责任的家庭实施养育的方式。在家庭寄养中,失依儿童可得到寄养父母的关爱,以及多位家人的照看,从而享受到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家庭生活氛围。因而家庭寄养是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家庭寄养这一新的养育孤儿方式,需要专门机构和新制度。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积极探索了家庭寄养这种养育失依儿童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家庭福利是儿童的最好福利,家庭收养相对于孤残儿童来说是永久性的、最佳的安置。通过收养,孤残儿童进入家庭获得父母亲情,从根本上改变了孩子的命运,是儿童福利社会化的最好体现。儿童福利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为孤残儿童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但为了保证收养人及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收养必须依法办理。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9,(4):52-52
当儿童由于父母死亡,或者其他各种原因,例如疾病、失业、吸毒、入狱、离家出走等.不能得到父母照料时,需要替代性照料服务。在美国,儿童福利系统提供不同类型的替代性儿童照料服务。最新儿童福利法规和政策规定,根据儿童个体的特殊需要和具体情况,应该为儿童安排限制性最小、最接近于家庭环境的替代性照料服务。  相似文献   

19.
赵金子  贾中海 《学术交流》2012,(12):143-146
20世纪90年代末,以布莱尔为首相的英国新工党崛起,使布莱尔福利思想得到深入实施,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出现了新的转轨。具体表现为:"以他人为中心,为社会服务"的互助共爱福利理念;"给人扶持而非施舍"的积极的福利政策;"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现代福利制度;"社会投资国家"的新型福利模式。布莱尔福利思想对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构建的启示在于:社会福利标准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宜;社会福利改革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社会福利制度要划清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社会福利管理要加快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赵军 《社会福利》2005,(11):54-55
“神户少年之家”坐落在日本 兵库县首府神户的市中心,占地 22327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平 方米,目前有员工23名,在院儿 童80名,其中70%是家庭困难、无 力得到照料的儿童,30%是家庭受 虐儿童。最初,“神户少年之家”是 为收留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人投资建 立的。 作为公益性质的儿童福利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