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行动者与旁观者双重理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处理决定论与能动论关系的问题,可探寻一种更为合理的处理方式。基于这一双重视角,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被理解为旁观者与行动者的关系,即决定论是旁观者的理论世界中的存在状态,而能动论则是行动者的实践世界中的存在状态。由于决定论与能动论分别存在于旁观者的理论世界与行动者的实践世界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之中,因而关于世界的决定论描述与能动论描述能够并存而不自相矛盾。由此,可勾画出一种总括性的"本体论承诺":基于旁观者立场对于有限的确定性的承诺,我们不能设想世界的绝对偶然论;而由行动者立场对于不确定性的承诺,我们亦不能设想世界的绝对的决定论。由于这两个方面的承诺都是有限的、非绝对的,因而两个方面就能够共存在一起而构成一种关于宇宙的"开放性"设定。基于这样一种本体论,改变世界就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绝对道德建构的可能范式是存在性范式和生成性范式的双向复合。文章首先对其存在性范式作出合理性与合法性证明,其次对其生成性范式作出启示性与经验性证明,这两种证明分别体现了主观自我范式与客观自我范式、先验自我范式与经验自我范式的复合建构。前者是绝对道德生成环境的范式建构,后者是人的主体性生存境域的范式建构,两者分别是绝对道德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证明,而这种证明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里才能得到最终而完善的确证。  相似文献   

3.
先验哲学肇端于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原则,以"先验自我"为阿基米德点而使世界在主观性中客观化。它所可能面对的世界有三重,即个体物的世界、一般本质或共相世界、绝对或大全世界。先验哲学的首要任务便是确立这三重世界的客观性。个体物的世界的客观性通过感性确定性而表现为原初被给予性,但一般本质的世界却不是原初被给予的,而是首先通过自由想象力的变更表现为普遍必然性,它成为被给予性是通过本质自我和想象力的张力活动实现的,因而是次级被给予性。如果仅坚持内在论原则,绝对或大全世界就是先验哲学在知识论上的界限。要使其成为客观的,必须拓展先验哲学。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研究的社会事实是非二元论的社会历史性的关系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社会学解释本身也是这样一种社会事实。所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者并不是先于认识关系的先在的事实,而是在认识关系中得以可能的分析要素,这就是彻底的关系主义。因此,社会历史关系既不是绝对主体的自发创造,也不是绝对给定的客观实在,而是一种包含着不确定性的非二元论的时空性建构。这意味着社会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同时还要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5.
谭光辉 《学术论坛》2016,(4):91-96,129
元小说的“自反性”并不是对某具体叙述行为的反思,而是对叙述的认知过程的反思。任何小说都可能有元意识,但是只有当元叙述部分打破常规设定的时候,元叙述才因引起注意而被推向前台。因元叙述部分和故事部分的纪实性和虚构性的不同搭配,元小说可分为纪实型叙述、讽喻型叙述、暴露型叙述、游戏型叙述四类,前两类被视为常规叙述,后两类被视为元小说。元小说是小说认知转向的结果,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征。元小说不仅建构可能世界和虚构世界,而且建构自身。它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关注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从而开拓了一个新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6.
人的成熟与人学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学何以可能"的问题本不应该成为问题。人这一特殊的类的存在与进化本身便已构成人学的最坚实的基础,成为人学得以可能的根据。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知而言,人是万有之中唯一既具有对象意识又具有自我意识的类存在,人总是凭借实践的超越本性不断扬弃对象和自身的自在性与给定性,从而在超越自在的客观实在的同时,既不断重构人的世界,又不断重构自己的本质。这样一来,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人所能够认识到的世界,无论如何拓展与重构,总是已内在地包含有人的本质力量或因素。因此,人关于世界、关于各种关系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总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新型的日常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非自觉的日常生产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生活世界就是由这些非自觉的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非日常生活指的是人类自觉的类本质对象化活动,包括自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活动。非日常生活世界便是由这些活动所构成的结构领域,它是非日常生活的社会表现形式。两类生活构成人类活动,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架便是这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形式。一般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表现为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扩大及其所引起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不断缩小。但是,在相对静止的社会历史阶段,两类生活世界必然保持某种平衡。基于这一理论构想,本文试图从两类生活世界及其结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的变迁以及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两方面,探寻日常生活世界的可能样态,以求对其在现实中的重建有些具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从回答“人生何以可能”的角度划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要有两类:提倡宗教人生观的神学形而上学和提倡科学人生观的理性形而上学。神学形而上学以上帝的存在为中心神秘地展开。经院哲学家千方百计地论证上帝的存在。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最为著名。他断言,上帝观念本身隐含着上帝的绝对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观念,即使说“上帝不存在”的人也不例外。上帝观念的意思是“绝对完善者”。既然上帝绝对完善,那他就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的心中。因为上帝若仅在心中,我们就可能在现实中找到比它更完善的存在物。安瑟伦的结论如下:上帝不…  相似文献   

9.
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在1965年发表的《模糊集合论》提出创建模糊数学,主张正视事物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用符合模糊性特点的数学方法去认识与处理模糊性,以适应现代控制论、系统论和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这是符合辩证法的。本来世界上没有绝对明晰、确定和精确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事物本来就有模糊性和明晰性、不定性和确定性、近似值和精确值、偶然性与必然性、稳定性与变化性、固定性与随机性,两相对应,矛盾统一。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与处理复杂系统的模糊系统,对我们的文艺创作也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哲学上,怀疑都是一种重要的意识活动。就西方哲学史而言,无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现当代,怀疑对哲学的变化发展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从词源学上看,"怀-疑"乃是一种"心-怀"之"疑",是意识自我因"不可穿透性"或"幽暗不明性"而引起的存在绽放。从现象上看,怀疑可分为一阶怀疑和二阶怀疑。哲学怀疑属于二阶怀疑,其对象是具有可疑性的判断。判断的可疑性根源于判断的超越性。从现象上看,判断的超越性可分为五种类型,即本体论超越、认识论超越、主体间性超越、经验超越和逻辑超越。这些超越又可归为两类,即绝对超越和相对超越;前者引起的怀疑无法消除,属于绝对怀疑,后者引起的怀疑在原则上可以消除,属于相对怀疑。怀疑活动之得以可能,既离不开确定性又离不开不确定性;就此而言,怀疑一切的怀疑是不可能的。广义上的怀疑意识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哲学,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实践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