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在医院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一项基本护理技术,以显效快捷的特点成了老年患者经常选择的临床治疗途径。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的生理老化和机能退化,大部分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老年疾病,又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管壁硬化、弹性差、皮肤松弛、血管细脆、回血慢等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血管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加上皮下脂肪层薄,静脉易滑动。特别是对于长期静脉输液的老年人,对静脉穿刺的要求更高。针对老年人静脉的特点,我科改进了静脉穿刺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出现各种生理改变.相继出现各种器质性病变.因此老年患者在临床上大多采用迅速有效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以控制病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7月入院的99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共400次穿刺次数,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52例,共400次穿刺次数,加施血管保护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输液相关事件发生率详见表1,经卡方检验后,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与穿刺处愈合时间≤2小时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血管触痛、皮下淤血与漏液发生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保护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老年患者化疗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制定老年患者化疗输液危机管理措施,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应用危机管理护理策略。按照时间先后选择2013年1-12月份住院的化疗患者172例为对照组,2014年1-8月份住院的化疗患者186例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输液期间患者对静脉输液服务的满意度,输液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输液方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输液方式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输液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化疗输液护理中引入危机管理理论,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化疗输液的护理质量,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满足患者需求,展现输液护理服务的品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的穿刺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 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法,观察局部穿刺部位血管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 静脉逆行穿刺法因针头部位肿胀或滑脱而重新穿刺的几率明显低于静脉顺行穿刺法,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论 静脉逆行穿刺术十分适合于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压输液接头与零压输液接头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肿瘤科放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采取正压输液接头与已穿刺好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对照组20例采取零压输液接头与已穿刺好的中心静脉导管连接,输液结束皆采用生理盐水20ml正压脉冲式封管,比较两组阻管率、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阻管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7);两组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1);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正压输液接头能更有效地协助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输液管理,减少中心静脉导管阻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老年肿瘤患者常因肠外营养及化疗,需长时间进行静脉输液,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全胃肠外营养液对血管的刺激,常使患者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组织损伤的痛苦,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可长期使用的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干部保健门诊大多数为老年、离退休患者,对我们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从而引发护患纠纷与投诉,对医院的整体社会效益起着具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输液室是门诊患者接受输液治疗的重要场所,每天有大量流动患者,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输液安全往往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患者进入输液室就已经与护理人员建立了护患关系,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我们通过学习实践,改变以往护士的机械性操作观念,明确各班职责,完善并加强护理流程,确保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通管连接静脉延长管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6月的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静脉输液针连接延长管组(68例),B组为三通管连接静脉延长管组(68例)。观察两组堵管、管路脱落、感染、护士意外针刺伤的结果。结果两组病例堵管情况、管路脱落情况、护士意外针刺伤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通管连接静脉延长管能有效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过程的堵管、脱落、有效避免护士针刺伤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2.
王小衡 《社区》2009,(21):51-51
医学上把输液叫做静脉点滴或静脉输液,俗称打点滴、挂盐水针、吊针、吊瓶,是通过静脉把液体输入到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作用是:可以补充人体的水分和电解质的需要;可以提供静脉给药途径;在抢救各种休克病人时起到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对于长期不能饮食或危重病人,通过输液补充能量,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3.
1985年7月到2005年7月共收治12例输液败血症,其中5例为老年人,现将老年人输液败血症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为保护静脉血管,避免反复穿刺,留置针的应用在静脉输液中越来越多得到普及,并为很多医务人员和患者所接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相比较头皮针,脉静留置针具有相当多的优点,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对2014年7~12月份在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2014年7~12月与2015年1~6月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3.31%下降到实施后的5.51%。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实施护理对策干预,可有效保证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新护士对静脉输液新技术的熟知程度、掌握程度,以制定对新护士静脉输液新技术、新知识的指导与培训方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6名在某三甲医院工龄一年以内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护士对静脉输液新技术的了解缺乏,在临床实习期间有关知识讲解少、临床应用少、实际操作少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新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指导与培训。  相似文献   

17.
拔针是静脉输液的最后一项操作,如果方法不当会使患者感到疼痛,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对无痛拔针方法的探索已在全国护理学界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动静脉病变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36例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双下肢血管检查,同时测定了血压、血脂、CRP。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BMI、血压、血脂、动脉硬化程度及动脉内径等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动脉收缩期流速峰值明显快于对照组,静脉流速峰值则较对照组慢。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尚未引起内径明显改变时,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引起的血管狭窄;并同时存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24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静脉渗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静脉炎、静脉渗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使用24G留置针穿刺于前臂静脉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静脉输液工作中,如遇患者多通路多袋液体输入时,在患者入厕或转床、转运等过程中,常需多人帮助提液体,给患者家属及护士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我们制作W型悬挂钩应用予临床多通路多袋液体输入患者,大大方便了护理人员及陪伴,收到良好效果,深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