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旭  王丰华 《中文信息》2013,(9):165-165
毛泽东民生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来源,它既有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孙中山民生思想的扬弃,又有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来自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思想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民生史观的内容、性质和意义等方面,而对于民生史观的思想渊源几乎被完全忽视了.本文比照了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和理论,不难看出,孙中山民生史观是在总结、升华西方经济学中"消费决定生产"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学中"消费决定生产"的思想就是孙中山民生史观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3.
韩庆龙 《天府新论》2007,9(Z1):21-2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社会思想可以称之为民生社会主义,民生社会主义具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空想性,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分析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在以人为本、注重发展、共同富裕等方面与我党民生观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孙中山的唯心主义民生史观、对贫富的不同认识、实现民生的方式、实现民生的动力等不可克服的缺陷,使其民生思想只是一个美好蓝图,而不能实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真正的民生。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和两个文明建设并举的理论安祖朝如何在中国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一个封建闭塞、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文明的强国?这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最重大的课题。那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谁最早提出来的?作者在从事孙中山研...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在根据我国经济结构落后和资本原始积累严重不足的实际,提出推翻封建制度、创建共和制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实施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共田"和"节制资本"等重大经济体制和结构的改革,走出一条独特的工业化道路,精心设计出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实现工业化的宏伟壮丽的蓝图,集中体现出在当时国际和国内严峻形势下的国际视野和现代民本主义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是中国最杰出的一代革命先驱,是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尊敬,并有巨大的声誉和崇高的威望。孙中山在政治思想、理论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东西,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工作者、亿万人民热衷关注和进行重点研究的人物。50年来,孙中山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近代人物研究中最有特色、开拓最宽、成果显多的课题。出版的专著、论文成倍增加,作者队伍日益壮大,并在广东社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建立了两个专门研究所,在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成立了十多个研究学会,显示出朝一个独立的史学分支──“…  相似文献   

8.
关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研究,前人多从社会经济的视角进行评价。本文式图通过剖析孙中山民生主义在国际关系、区域关系、阶级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引喻,阐述其和谐共融的文化取向,从而揭示孙中山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理论启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内容丰富刻意求新———评《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魏宏运历史创造了孙中山,孙中山也创造了历史。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曾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其遗产迄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中山逝世7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众多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事业,发表了...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孙中山与宋庆龄研究宋戈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领袖、政治家和思想家;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亲密伴侣和战友、政治家、思想家,是孙中山革命理想、事业忠诚的继承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这两位时代的巨人,对于近现代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1.
从三民主义演讲看孙中山的近代化构想钟卓安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奋斗轨迹,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转变。“三民主义演讲”,就是他实现这一转变后的思想结晶,也是他孜孜追求中国近代化的不倦记录。在演讲中,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事业的前提、基础和出路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论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的理想社会的异同臧世俊在近代中国,许多思想家在寻找救国道路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前景亦进行过一番设想和憧憬,洪秀全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大同社会蓝图和孙中山民生主义理论共同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辉煌篇章。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二次革命以后,孙中山对中国的政治发展进行了系统地思考.孙中山认为中国如欲政治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国家统一,确保政治稳定,然后有序推进民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建立强大政党.在强大政党的领导下,逐步推进民主.孙中山的政治发展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虽然不是经济学的专门家,但他从革命的需要出发,在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对于钻研、宣传、运用经济学理论,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付出了许多心血。了解孙中山对西方经济学若干理论范畴的理解及其得失,对进一步研究孙中山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货币理论,曾一度被人们忽视。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最早承认它的理论价值的是叶世昌同志。在他编著的《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中,称孙中山的货币理论为“钱币革命论”,①并对它作了一分为二的、较为客观的评介。以后,有的作者写文章,又把孙中山等人的货币理论抬到了不切实际的高度。②因而,本文试图就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马德坤 《理论界》2009,(7):91-93
"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较为集中和完整地体现了近代中国哲学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历史观,而这种历史观无疑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乃至社会主义性质.而"民生"恰恰成为了近百年后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的亮点.如何理解和评价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并阐述它与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层关系和重大意义,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中山民生史观的基本涵义有二 :一为民生是历史的重心 ,表明孙中山对社会历史内容和基本结构的见解 ,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 ;二为人类求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定律 ,表明孙中山对历史发展规律及其动力的认识。他认为阶级斗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 ,社会进化的原动力一是民生 ,二是“人类求生存” ,三是“民生主义”。民生史观的实质是多元动力的主体进化史观。本文认为 ,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唯物辩证的实践史观 ,并以此对孙中山民生史观的一系列基本命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现代化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现代化理论述略●张立芳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先驱。他探索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孙中山在探索中国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三...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主张人类社会与生物界一样,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民权”的兴起便是这种进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坚持“民生”是“历史的重心”,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并以此为根蒂构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孙中山还极为重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其人力胜天的思想,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和极强的现实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列宁说过,孙中山的思想和理论,“是真正伟大的人民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孙中山道德恿想散见于他一生的著述和言论之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今天我们科学地分析和继承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