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讲款活动中的款词是侗族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栽体,讲款活动是侗族社会颇为流行的口头"普法"形式之一.在侗族社会的日常运作中,款词体现了习惯法的基本特征,它的社会调整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而讲款活动中的完整性、针对性和援引性等特点也极大地彰显了这种"普法"活动的社会效果.总之,款词以及附着其上的讲款活动对侗族社会的规范运作、侗族民众向心力的凝聚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侗寨鼓楼是侗族地区特有的一种民族民俗建筑物.它具有造型美观、结构独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等特点.在我省南部侗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楼,大的寨子多至四五座,鼓楼矗立,花桥横跨,干栏式的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特有的风光. 鼓楼建筑,是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艺术结晶,是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上,它起着与侗族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功能.侗族人民利用鼓楼击鼓报信,摆古休息,聚众议事,  相似文献   

3.
侗族大歌有着特定的自然生境、社会生境和文化生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特定生境的规约,使得这一民间音乐形态为侗民族所独有。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侗族大歌传习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生态均发生了剧烈变化。音乐生境的变动,对侗族大歌将带来怎样的变化?这需要从自然、社会、文化的生态调适中寻找答案。只有把侗族大歌视为一种顺应自然、融入社会、尊重传统的活态文化,而不是一种文化化石,才有可能为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求得正解。  相似文献   

4.
宁坚 《西部观察》2003,(5):48-51
鼓楼是侗族群落组织的象征,是地地道道的侗民族土著原生文化的载体和凝聚点,它本身是侗族民众的图腾物,侗家人离不开鼓楼,因为,每座鼓楼都与当地侗民的社会历史和群众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它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民族的精神文化,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侗民族的独特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5.
侗族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没有国王的王国”,素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与侗族历史上的合款组织及其议定的款约有着密切关系。侗族款约的惩治手段十分严厉,主要有抄家、进驻吃喝、开除寨籍、罚款等。侗族款约具有群众性、民主性、严肃性、无徒刑等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研究、发掘和利用侗族款约的合理因素,有助于侗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有助于侗族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有助于侗族地区村民自治工作的进行,降低司法成本,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侗族鼓楼是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侗族鼓楼的建筑,不仅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而且还凸显了侗族人民对关的追求以及对建筑美学的认同和感知.侗族鼓楼的美是一种和谐的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的和谐、物理的和谐以及文化的和谐等方面.对侗族鼓楼和谐审美属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鼓楼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能让更多的人关注鼓楼,领略鼓楼的艺术风采,爱护侗族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
借鉴社会学有关社会群体、社会关系和功能分析的方法,对侗族传统社会的细胞——侗族家庭的结构、功能及家庭成员关系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考察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传统侗款的法文化主要体现在款组织和款规约两方面。款组织是侗族社会以地域为纽带而结成的联盟组织,是民间性的自治联防组织;款规约是维护侗族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行为规范。二者在侗族社会的法律生活中集中体现了权威性和道德性。传统侗款的道德性和对和谐价值的追求,恰好契合了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法观念。  相似文献   

9.
侗族“款约”习惯法带有原始契约制色彩,其内容、运作和特点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对推进侗族地区当代法制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百越(越族)是我国东南和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总称,虽然作为百越民族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了,但是它的后裔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保留下来,诸如壮族、侗族、水族、布  相似文献   

11.
宋德生 《云梦学刊》2003,24(3):73-74
崔颢的《黄鹤楼》是唐七律诗中最杰出的作品,被誉为“唐人七律诗第一”。李白先仿其格作《鹦鹉洲》,而远不及崔诗,尔后又作《登金陵凤凰台》方可与《黄鹤楼》匹敌。对于《黄鹤楼》与《凤凰台》各家评说褒贬不一,但众口之辞占主流的是,李白仿摹崔诗,而未远胜,这使得李白诗名大负。然而,《黄鹤楼》又是仿沈亻全期的《龙池篇》而成的事实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岳阳楼历史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其中存疑者众多。而何林福新著《岳阳楼史话》,却在地域体、专门性的历史地理学的范式内,别开生面,将史学、美学、文学熔于一炉,开拓了“史话”一类体式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欧阳莉 《云梦学刊》2000,(5):93-94,,107,
本文通过分析岳阳楼英语导游的中西方理解差异的实例,提出英语导游重在释译岳阳楼景观,理解文化差异,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俊 《云梦学刊》2002,23(5):68-71
侗族素有“音乐的民族”之称。其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南、北两大方言区的音乐形态各具特色。通过对侗族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及戏曲音乐的基本形态、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的系统论述 ,给出了其民间音乐文化构成要素的轮廓概貌。  相似文献   

15.
杨秀芝 《云梦学刊》2013,(4):128-132
侗族农民画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带有农民原始经验和民俗文化积淀而来的艺术思维特质,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侗族农民画色彩风格具有丰富饱和性、对比协调性、装饰写意性,形成热闹明快与夸张刺激的色彩风格;构图上具有平面性、全景性、饱满性,体现出饱满拙朴的构图与造型趣味。  相似文献   

16.
乔世华 《云梦学刊》2004,25(2):23-26
成东方由于对摄影文学的建构而发现了审美复合美神,并对之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使得审美复合理论成为现代美学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范畴。审美复合理论既是我们认识摄影文学独特美学特征的路径,也是我们观察了解世界的重要桥梁,它为全球化注入了生动灵魂。  相似文献   

17.
彭建国  何妤娜 《云梦学刊》2010,31(4):138-141
"本地话"是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部分侗族人所讲的一种汉语方言。"本地话"的声、韵、调系统及其语音特征非常明显。通过与桂北平话语音特征的比较,"本地话"可以归属于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18.
祁高飞 《齐鲁学刊》2012,(5):130-133
铁华吟社是清光绪年间活动于浙江杭州的一个重要的文人社团,晚于该地区较有影响的东轩吟社约半个世纪。不同于东轩吟社有专门的社集《清尊集》,铁华吟社没有自己的社集刊刻流布于世,故而关于该社的起讫时间、参与者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尚不深入。结合该吟社发起人吴兆麟的《铁花山馆诗稿》及其族侄吴庆坻的《蕉廊脞录》等作品进行探讨,不但可以考见该社团的一些基本情况,澄清许多事实,亦能对铁华吟社诗歌创作的思想倾向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定"作为心性本体首见于《大学》,在被长期忽略后于李翱的"定者诚也"得到传承,并在周敦颐的"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张载"动静不失其时"的"定则自光明"中得到阐发,然后在程颢"动亦定,静亦定"的"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中确立起基本意旨。朱熹的"性定则动静如一、内外无间"、王阳明"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的"定者心之本体"、刘宗周"动静合一之理"的"随处静定"、王夫之的定"则于至善中曲折相因之致,委悉了当……十分大全",将《大学》"缉熙敬止"之"定"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前后相继的儒者体验中,"定"的范畴精彩地体现了儒学对生生不息的本体之体用不二的终极性把握。  相似文献   

20.
张桂萍 《云梦学刊》2002,23(2):10-13
屈原写《二湘》,利用了以湘江、洞庭湖为背景的神话与古史传说相互渗透融合的社会思潮,拓展了抒写的自由度,并通过对爱情心理的细致描写增强了神话人物与古史人物人性人情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性格内涵。通过分析他的作品可以窥见先秦诗体的演变趋势及其与神话古史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