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质疏松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因此在骨质疏松病理过程中,骨生物力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Oliver提出的纳米压痕技术(nanoindentation)成为研究材料微观力学特性的新技术.它不仅能够精确测量骨小梁细微结构的弹性模量、硬度,而且可以用于骨微观结构断裂韧性的检测.本文就近年来纳米压痕技术在骨质疏松症诊断治疗研究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及技巧.方法 分析自2007年5月以来随访资料完整15例,进行临床效果及影像分析.结果 随访6~20月,临床有效率93%,椎体压缩均有明显恢复,并发症有骨水泥渗漏,气胸,再骨折等.结论 椎体成形术为良好的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方法,但需严格适应症及熟练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3.
人到老年,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于是骨的生长减缓,钙盐沉积减少,骨质就变得疏松,骨质疏松就容易驼背缩胸。如遇上轻微扭挫、过度疲劳、感受风寒、内分泌失调等诱因,就可能出现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刺激或压迫,甚至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多种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金天格胶囊组(38例)、接骨七厘片组(39例),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结合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金天格胶囊、接骨七厘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骨痂生长情况、疼痛缓解时间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外科颈骨折在骨痂生长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与接骨七厘片有同样的效果,并且在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方面优于接骨七厘片.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以及功能锻炼结合口服中成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天然虎骨粉(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伤椎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观察临床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骨水泥泄露事件。结论相较于传统保守治疗,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对缓解疼痛症状、提高伤椎功能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代谢生化指标,揭示骨代谢指标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提供早期控制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骨吸收的依据,有利于加强骨形成的能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防止再次骨折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82例(男33例,女49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及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和61例(男29例,女32例)老年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erum Bone Alkaline Phosphates,BALP)、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 BGP)和血清抗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 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es isoform-5b)测定.结果 (1)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TRACP-5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女性骨转换高于男性;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BALP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2)骨折后骨转换指标(BAP,TRACP-5b)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骨折后患者骨吸收增加,女性骨转换高于男性,女件骨折后更加重骨质疏松,不利于骨折后愈合,而骨折后监测骨代谢指标,提供早期控制骨吸收的依据,女性更应长期监测骨代谢并抗骨吸收治疗,利于加强骨形成的能力,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防止再次骨折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相关性,是骨质疏松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刺激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影响骨胶原交联、降低骨量、减少骨骼血流量等途径导致骨质疏松甚至脆性骨折。研究证实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中风与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二者常并发出现。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骨生髓,聚髓为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风患者因患肢制动、营养不良、性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紊乱原因导致骨质疏松;实验研究表明表明脑髓、脊髓、骨髓之间息息相关。故二者同根同源,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为临床上异病同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跃玲 《山西老年》2009,(11):58-58
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深受其害,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主要疾患。研究表明,老年人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BMD)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降低,骨组织的显微结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骨痛的影响。方法将232例干部保健门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和口服维生素D咀嚼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3个月。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进行健康教育、改善环境、腰背肌训练、步行训练、支具、卧床休息、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镇痛效果及患者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量减少,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骨代谢阻碍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以原发性骨质疏松(即老年性骨质疏松)为多见,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有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临床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尤其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中应用血浆置换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为本科室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骨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减轻患者的骨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性氧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以进一步阐明活性氧与骨质疏松症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妇女,测定其骨密度, 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各30例。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较各组之间的MDA、SOD的不同,分析MDA、SOD与BMD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的血清 MDA水平较正常组高而SOD含量降低,骨质疏松组的MDA和SOD亦较骨量减少组升高和降低(P<0.01);MDA与BMD呈负相关(r=-0.799,P<0.01),SOD与 BMD呈正相关(r=0.860,P<0.01)。结论活性氧增多可导致骨密度下降,活性氧可能参与和促进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590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n=35)和骨质正常人(n=35)血清样本,检测miR-590的表达情况;培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正常BMSCs,成骨诱导21天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ARS)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实验,检测成骨分化能力;并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转染miR-590 mimic、mimic-NC、miR-590 inhibitor及inhibitor-NC,成骨诱导21天后检测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qRT-PCR实验表明,miR-590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血清和BMSCs中表达显著升高。此外,ALP染色、ARS和qRT-PCR实验表明,过表达miR-590抑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的向成骨方向分化,而敲减miR-590促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的向成骨方向分化。结论 miR-590抑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BMSCs成骨分化,敲减miR-590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和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补充钙和维生素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经济的防治年龄相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然而,最近的一项关于钙剂对心血管疾病风险影响的荟萃分析使得日常补钙的必要性受到质疑。本文就补钙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由此而造成的骨折致残率、致死率也较高。骨质疏松症,就发现情况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有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另一类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最明显的部位是椎骨、髋骨、桡骨和跟骨。驼背、身高缩短,是腰椎压缩骨折的典型表现,多发于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腰背痛、骨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中老年骨痛、骨折及骨折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生存的质量。根据2008年《骨质疏松症防治中国白皮书》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2.1亿人骨量减少[1]。骨质疏松基金会主持的一项最新研究估计,至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2,(4):63-63
骨质疏松症在中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容易导致骨痛、骨折。怎样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所关心的。本期根据最新资料,对这个问题再作些解答。  相似文献   

19.
章征源 《老友》2012,(4):58-58
桡骨(在手前臂)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手臂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该项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是较为常见的骨损伤,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青年人和老年人。青年人发生这种骨折,主要是运动等高能量损伤,并常合并软骨和韧带损伤。而老年人发生这种骨折,则是由于自身骨质疏松.特别是绝经期后的妇女,其骨量减少明显,轻微的损伤即可导致此处骨折。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statins)具有调脂,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表明他汀类药物还有除调脂以外的作用,尤其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者的重视.众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促进骨生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还具有改善骨的生物力学状况、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等作用,而他汀类药物的给药方式和剂量已成为最新的研究重点,这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