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是高校后勤改革的首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开展数年 ,但不少高校后勤改革进程缓慢 ,阻碍改革深入进行的主要问题是资产权属不明晰 ,资产经营管理模式模糊。采取组建国有独资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学校控股的后勤服务实体、设立学校参股的后勤服务实体、学校与社会相关行业联办及“拔改收”管理模式等几种管理模式 ,有助于克服产权不清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德全 《理论界》2004,(3):119-120
自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高校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以后,我国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特别是1999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后,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改革后的高校后勤工作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但是,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难题当前高校后勤在实行社会化中主要暴露出如下不足:一是改革思路不清。没有认真思考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真正…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是后勤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目前,关键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改体转型”,创建后勤实体,实现以企业化、产业化为标志的校内后勤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理念的形成和实践 ,高等教育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了充满活力的自我发展机制 ,推动了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坚持发展和稳定的原则 ;坚持“优质低价”的原则 ;坚持巩固和发展后勤职工队伍的原则。高校后勤要发挥好后勤自身的优势 ,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在竞争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素质教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主旋律的关键时刻,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后勤社会化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化改革,对扩招后的高校大众化教育的推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优化后勤队伍建设,创立后勤服务品牌,完善后勤监督机制,强化公寓人性化管理,营造怡人的校园环境,后勤社会化必将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宗旨是“三服务、两育人”.十多年来,高校广大后勤职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大胆改革后勤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通过经济承包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等形式,逐步打破了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式、福利型自我服务体系,调动了广大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后勤改革的实践说明:正确理解和运用人本原理对于准确地把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力度,促进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颖超 《理论界》2004,(2):100-101
随着全国各行各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也在探索着自己的改革之路,而作为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高等学校后勤乃是学校各项改革的“先锋官”。早在1999年国务院就转发教育部等6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至此,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对高等学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必须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是摆在高校财务工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一、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  相似文献   

8.
一、更新观念,提高对机关后勤工作改革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一定要有一批人搞后勤工作。这些人要甘当无名英雄,勤勤恳恳,热心为大家服务.”同时强调“要让党性好、组织能力强的人搞后勤。”后勤工作“不是忠心耿耿的人,不懂科学知识的人,是搞不起来的.”机关后勤工作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党政机构改革的需要,就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的问题。(-)要牢固地树立坚持为机关服务的宗旨。长期以来,机关后勤部门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任务,在保障机关职能活动开展,改善机关工作和职工生活条件,稳定机关…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1995年12月8日,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建局45周年之际,江泽民为其题词:“机关事务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结合我国现状,现就我国行政机关后勤工作改革方面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机关后勤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后勤部门强化管理,搞好服务,提高效益,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决不是改掉或削弱后勤工作。当…  相似文献   

10.
依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和民办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就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构建适合民办高校建设发展要求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也逐步加大。李岚清副总理指出 ,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认真总结经验 ,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努力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高校要积极主动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 ,转变观念 ,彻底摒弃高校大包大揽办社会的陈旧思想 ,下决心从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 ,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一、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的问题(一 )解放思想不够 ,转变观念困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  相似文献   

12.
报告确立了我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争取在两年内实现国家提出的后勤社会化目标。指出这次改革的内容包括管理体制、产权体制、拔款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深刻阐述了我院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即: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强调了搞好改革必须注意后勤服务总公司的服务宗旨、学院对改革的支持、甲乙方的关系和加强思想工作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新世纪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更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高校后勤生产力 ;要建设一流的后勤企业文化 ;要从根本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同时也暴露出了对改革的内涵把握不准、各方面的责权利尚未理清、监管体系还不健全、后勤服务市场不规范等许多新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此 ,今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致力于实现后勤实体的法人化 ,致力于建立切实有效的后勤服务监管体系 ,致力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致力于建设规范、公平、开放的后勤服务市场。惟有如此 ,才能全面推进、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中的后勤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子兵法》包括丰富的后勤服务思想 ,通过着重探讨其关于后勤的地位和作用、“后方供应”与“取之于敌”相结合的补给原则、后勤安全、后勤保障、后勤编制及后勤工作方法等六点 ,追溯其后勤思想形成的历史源渊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解放思思,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紧密结合高校后勤工作实际,围绕“三服务,两育人”后勤工作宗旨,认真分析高校后勤队伍在高等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思想动态,不断深入研究后勤工作的规律,把握后勤改革的实质,并以此为出发点,积极工作,为后勤各方面的稳定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开创了高校后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军地协同,实施“军民一体化”工程;结合西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后勤战备结构;结合西部“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与储备;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长期性,制定后勤战备可持续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时代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消除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后勤进行了社会化改革。 1999年以来 ,经过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高校后勤改变了过去完全靠国家投入、学校办后勤的管理模式 ,各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已普遍实现了与学校行政系统的分离 ,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改革必然带来新的利益、思想的矛盾冲突 ,必然要求服务思想、服务行为和服务理念的变革和创新。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思考 ,必须重构和完善高校…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队伍对高校后勤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后勤队伍建设.从"源头"即组建后勤队伍、从"发展"即后勤队伍的教育管理、从"领队"即后勤领导班子建设、从"动力"即后勤队伍监督考核机制等角度,结合近几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际,分析探索了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现在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有两个密切相关的迫切问题——“改革中的哲学问题”和“哲学的改革问题”。把这两大课题联系到一起的纽结之一,就是人的问题,就是增强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个性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开发人的主体生产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实现改革和哲学现代化的枢纽和轴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