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史哲”一九五四年第十期刊登了王铁生作“略谈有关法则的几个问题”,读过之後,对作者一些论点,想提出来商榷。一、属於概念上的问题属於概念的问题有两个,一为经济法则和社会发展法则的区别问题,一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与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问题。关於经济法则和社会发展法则的问题,该文说,这两个东西,“按其实质来说,并没有什麽本质的区别,因为两者所包括的内容,主要都是反映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反映着人们的经济关系。”作者特别  相似文献   

2.
<正> 1988年10月17日,董辅乃同志为卓炯的《<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扩大商品经济论》一书所写的序中说,卓炯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功不可没.李炳炎同志写了一篇阐发董辅乃观点的文章,题为《卓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发表在《江海学刊》1990年第3期上.李炳炎从四个方面对卓炯的先驱作用进行论证:较早奠定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根据;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区别;一贯强调计划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的最早探索者.李炳炎在第一节里提到了卓炯第一个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并作了说明,李炳炎的文章是符合事实的,当然个别问题表述上不够清楚.  相似文献   

3.
四、列宁与斯大林怎样发展了马克思的哲学同时也发展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最大贡献就在他应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动法则,但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动法则,实质上乃是垄断階段以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的运动法则。资本主义社会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入了帝园主义階段后,就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也就是说产生了一些新的经济的运动法则。对于这些新的经济的运动法则,如果我们工人階级的先锋队不能加以认识的话,那么,当然,我们就一定不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起来领导无产階级的革命运动的。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根据了新的历史特点,首先发现了带国主义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法则,並根据了这个法则,正確而成功地领导了无产階级革命运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是以列宁为导师和领袖的俄国共产党。自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资本主义世界就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已不能不依照了它内部的必然发展法则而日益走上死亡的道路,在另一方面,则由於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内部也就产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发展法则。斯大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並发展了它,表述了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法则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应用事物矛盾的法则研究社会历史过程,首先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马克思又把这一法则应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精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萨伊法则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销售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曾是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政治经济学史上一个著名论题。对于这一法则,长期来我们一直是全面否定的,认为这种理论不过是一种掩盖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矛盾,否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谬论。我认为,对萨伊法则这一传统评价似乎不够全面。 诚然,萨伊这一销售理论掩盖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矛盾。在他看来,产品是用产品购买的,在以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两道交换过程中、货币只一瞬间起作用。既然如此,一种产品生产出来,就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从而供给本身就创造了需求,因此生产过剩是  相似文献   

6.
近来,经济学界围绕我国的市场皮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颇有见解的文章。但还没有人对市场疲软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以下简称经济危机)进行较全面的比较研究。本文力图从分析比较市场疲软和经济危机的基本区别入手,揭示二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探索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一、市场疲软和经济危机的基本区别市场疲软,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前进道路上,产生的一种局部的、暂时的经济现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根本性破坏的时候,爆发的一种周期性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经济。其实,商品经济的基本内容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商品经济依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特点都与特定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相联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的性质和地位问题,应从这些方面着眼。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但不排除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存在并得到发展,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具有普遍性。商品经济是相对自然经济而言,它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8.
198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在壟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具体化——现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等理论问题。此后,经济学界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意见,引起了很多理论上的争论。陈其人同志所著“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各个阶段中的具体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版)一书就是试图对这些争论问题作一全面的概括的论述。作者的基本论点实际上已经反映在这本书的书名上了,他细致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形式以及自由竞争时期和壟断统治时期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对这些规律作了新的表述,并对若干争论问题提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发表了几篇关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保守性和彻底性的讨论文章,拜读这几篇文章后,深受启发和教益,但在一些基本观点上觉得有必要说说自己的看法,所以写了下述的文字。(一)首先要提出的问题,就是衡量资产阶级革命保守和彻底的标准问题。我觉得弄清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意见的分歧和看法的一致,往往是从这里开始的。有的同志认为:“衡量‘保守’和‘彻底’的标准,当然应该看它们究竟对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并且得出结论:“从解放生产力的观点来看,英国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面临的基本理论课题 当前我国改革所面临的迫切需要明确解决的基本理论课题,我认为不是佘树声同志说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有什么问题,而是必须把自觉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严格地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自觉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国家政权之后,自觉地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决不是和不可能是跨越或用法令废除资本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一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近年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说:“有计划”,顾名思义,是主观的东西,把它说成是客观经济规律,不合事实;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有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其中不应该包含“按比例”;“按比例”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共有的规律。总之,不少同志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置疑。我认为如果从实质而不是从字面理解问题,是不会把有计划说成是主观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地发展的观点,是已被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何认识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关系的不同意见。比如,韩志国同志认为两者“是一个规律而不是两个规律”;许伟光同志“则不敢苟同”。我认为,既不能笼统地说两者是一个规律,也不能断然说两者不是一个规律。价值规律既然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当然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不过,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经济条件,价值规律就具体化为剩余价值规律。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问题。许伟光同志不同意两者是一个规律的论据之一,就是认为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他认为,一个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一个是“社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十多年来,我们虽然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总的说来,还只是起步阶段,许多情况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解决好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消除疑虑。通过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市场经济的问题,可以说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明确的认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部分人思想上的疑虑还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着重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市场经济姓“资”的问题。有些人总是认为市场经济就是私有化,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现在看来,持这一观点的人不仅仅是个认识水平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是一个认识事物的方法论问题。这些同志老是用传统的理论作为分析和认识市场经济的基础,站在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立场上看问题,这就必然得出如是的结论。因此,要对市场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14.
过去,被人们喻之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之所以难以突破,关键在于我们自己,人为地设置了一些理论禁区,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能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也不能引入市场经济范畴。所以,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很难有实质性进展,也难以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指导。现在问题已基本清楚,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说: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既然如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在我们的理论体系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就是一个亟待讨论并取得共识以指导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唯物史观关注的重要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和利益,因而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将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想单就尚钺同志“中国历史纲要”第六章中所提及的几个经济问题表示一点意见: 尚钺同志这书的第六章是专论明代以及在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历史情况的。就中国的封建时期历史来说,这实在是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因为这时代的历史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末期”的历史。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到了“末期”,就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萌芽”并且发展起来,终於否定了固有的封建社会,产生了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在我们中国则不同,中国在封建社会後期虽然也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但这种“萌芽”发展得很缓慢,以致一直到外国资本侵入以前,中国还并未能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是从外国资本侵入後才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为什麽中国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关於西周社会的性质问题,读一九五四年历史研究第六期吴大琨同志的大作与范文澜同志论划分中国奴录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标准问题:态度非常谨严,立论非常慎重,处处讲根据,无微不信,纯粹是科学的态度。不过个人对於吴大琨同志的引证,也有少许不同的看法。现在把个人不成熟的意见简略地写下来,敬向吴同志及诸先进请教。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一般最基本的贯穿着各个历史阶段的法则,但每个历史阶段又有其特殊的独有的发展法则,马、恩、列、斯所遗留的关於社会发展的诸法则:有一般的法则,也有每个社会所  相似文献   

18.
150年前,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前进的自然道路被斩断,中国历史发生了大转折,中国社会的方向被严重扭曲,被迫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评析帝国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本来,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已明确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很显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难以正常发展?近代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为什么一再失败?中国为什么长期陷于一穷二白的苦难深渊?归根到底,不能不溯源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所以毛泽东同志又说:  相似文献   

19.
张江明同志在《关于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和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探讨》(载《学术研究》1981年第6期)一文中仍然坚持“两变”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概括和表述,概括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并对这个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再探讨”。对于张江明同志“再探讨”一文中一些主要观点,我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同张江明同志“再商榷”。不对之处,敬请张江明同志和其他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批评指正。 (一) 我认为,首先要把哲学问题同哲学命题区别开来。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短语,它不是一个哲学命题,不是哲学判断。哲学基本问题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恩格斯总结了哲学史上唯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模式问题,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获得成功,最基本的一条原因是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从而使中国社会的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得到了蓬勃发展。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说,社会主义本来就没有或不应有什么模式呢?我认为不是的。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各种社会形态,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社会主义自然也不会例外。而每一个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