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子曰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原理的阐述。在这句话里 ,孔子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 ,即启发和举一反三。其实 ,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而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观、教学原则 ,它应该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并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启发式要求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系统讲授历史知识 ,并发展智能 ,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使之感应教师思路 ,…  相似文献   

2.
我们提倡“启发式”教学 ,首先要老师“启” ,才能有学生的“发”。“启”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问。如果教师只讲不问 ,就会造成不启不发。提问有助于“启” ,但不等于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问” ,要巧妙 ,要得当 ,要讲究艺术性 ,才能产生“启”的作用。政治课的提问可以分布在教学不断深入的三个阶段 ,我们权且把它叫做“启发提问三段式”。第一 ,设置悬念 ,引发动机。当前中学政治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不愿学和不爱学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政治课的目的、意义 ,使之感到应该学 ,必须学。比如学生认…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回到娘家,一进门就哭哭啼啼,向父母直抱怨,历数自己丈夫的不是。母亲听了忿忿不平,而父亲却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点了一个黑点,然后拿着纸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这还用问,不就是一个黑点儿吗?”父亲又说道:“你再仔细看看。”女儿不耐烦地说:“就是一个黑点!”父亲说:“难道除了一小黑点,你  相似文献   

4.
《快乐青春》2021,(4):37-38
在与他人的交往处事中,为了消除戒心,避免猜疑,经常要用到“当面跋对面锣”这句俗语。那么,这句俗语是从何而来的呢?据民间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专门拨了一批钱粮用于某地一县城修筑城墙和护城石堤。管理这批钱粮的官员叫闰勤,外号“倔老头”。此人办事特别认真,不但每笔款项的用途都要仔细地记载下来,而且还要向监工头禀报。监工头嫌他办事烦琐,说:“用项你看着办好了,不要件件桩桩都向我汇报,咱只要不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谁还能将咱怎么着?”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 ,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对于云南来说 ,2 0 2 0年要基本达到全国“翻两番”的平均水平 ,必须实现超常规增长。认真思考和分析云南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 ,找准发展的突破口 ,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方法有:开篇激趣法、引路入境法、激疑促思法、以写存趣法等。教师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纵观古今无数教坛高手,无一不是在“宽”“严”二字上下功夫。所谓“严”是指教师对自己严;所谓“宽”是指对学生宽容,教师与学生接触面宽。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才登上这三尺宽的讲台,要把这十多年的全部所学通过每一节课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我们应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呢?笔者认为这四十五分钟一定要“严”。“严”字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纪律要严,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决不放纵一个学生上课开小差、讲话,做不应该做的事,要抓好学生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这一重要环节。因为上课一旦有一个学生坐姿不端正,不专心听讲,东张西望,老师如不及时制止,其他学生也会受到影响或者耳濡目染形成大气候,好学者也会随之产生抱  相似文献   

8.
走出钱眼     
在一间很破的屋子里,有一个穷人,他穷得连床也没有,只好躺在一张长凳上。 穷人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想发财呀,如果我发了财,决不做吝啬鬼……” 这时候,穷人身旁出现了一个魔鬼。魔鬼说道:“好吧,我就让你发财吧,我会给你一个有魔力的钱袋。” 魔鬼又说:“这钱袋里永远有一块金币,是拿不完的。但是,你要注意,在你觉得够了时,就要把钱袋扔掉,才可以开始花钱。 说完,魔鬼就不见了。在穷人身边,真的有了一个钱袋,里面装着一块金币。穷人把那块金币拿出来,里面又有了一块。于是,他不断地往外拿金币。一直拿了整整一个晚上,金币已有一大堆了。他想:“啊,这些钱已经够我用一辈子了。”  相似文献   

9.
年终总结表发下来了。望着从格式到内容没有任何变化的表格,我感叹:唉,这恐怕是今年我要做的最无趣、最无意义的一件事了。可是你不做还不行,因为它与年终奖挂钩,如果不写,那无异于跟钞票过不去。因此,明知它是一块“鸡肋”——食之无用、弃之可惜,也要强打精神将它“咽”下去。  相似文献   

10.
“售货员小姐,这套装是我给太太买的,就不麻烦你。这件罩衫是帮太太买的,得请你开张发票。”我一面挑选着,一面向售货员交待。 “怎么?给太太买和帮太太买,不是一码事么?”售货员不解地望着我笑着反问。 “不不!”我连连摇头认真地解释:“给是给,帮是帮嘛!给是我付钱,帮是她付钱,我和太太是AA制呢!”  相似文献   

11.
南郭子綦靠着棹几坐着,仰着头,望着天,从容地吐着气息,那种出神的样子,好象是脱离了自己的躯体一样。他的弟子颜成子游侍立在旁边很诧异地说:“先生啊!这是什么原故呢?原来人的身体可以使人象一株枯木吗?人的心灵可以使之象一堆死灰吗?为什么您今天靠着桌儿的样子和往常靠着桌儿的样子大不相同呢?”子綦直呼子游之名说:“偃,真好哇,你发的这个问题。现在我已经把自己忘掉了,你知道吗?这个境界是很高的呀,好比是音乐,你只能听到人发的音乐的『人籁』,却不能听到地发的音乐的『地籁』,即或你能听到『地籁』,那么你绝不会听到『天籁』的——就是那天发的音乐啊!”子游说:“那么,您可以告诉我这个不同的境界吗?”子綦说:“大自然吐出一种气息,它的名称叫做『风』,这风不发作则已,如果发作了,能使万物的窍孔都怒号起来的,你不曾听见那呼!呼!  相似文献   

12.
女儿放假回家第一天就扬言:这个假期你们谁也别劝我吃东西,我要减肥! 女儿在家少吃或不吃,这对母亲来说有点痛苦——当你精心做好饭菜叫她过来吃,她却躲在房里不出来,昨办?想起她的宣言。好吧,不吃就不吃,少吃点也不会饿死人。 等我自己吃过了,笑着走过去跟女儿说话:“女儿啊,你很幸运!我要祝贺你。”女儿一愣:“怎么说?”我呵呵地笑:“你碰上了一个不强迫你吃东西的妈妈。要知道世界上这种宽容的妈妈可不多啊!”女儿先是点头认同,很快却抬起头,也对我抛来一脸坏笑:“妈妈,我也祝贺你,你也很幸运!”轮到我一愣,“为啥?”“你碰到  相似文献   

13.
早晨,我一路小跑去了学校。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都还没有到呢。正合吾意。我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开始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我现在可以给你讲一个故事吗?”突然,我身后的墙上传来说话的声音。我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别怕,别怕,我是螳螂。”看到他了。如果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那是一张贴在墙上的画。“我是米多多。”我壮起胆子,问:“你是螳螂?你怎么就像一张纸那么薄呀?”  相似文献   

14.
怎样告诉朋友或同事。你不想透露自己的薪水? 腼腆、狡猾或是轻松地回应。答复可以有:“跟你差不多”、“够我生活的”、“少得不好意思拿出来谈”、“多得我怕你会觉得难过”或是“有些事我连我父母都不透露”。而且特别是在单位一定要守口如瓶,否则很容易得罪人,因为总有人觉得工作比你认真,该得到比你更多。 不想说出你的年龄怎么办? 微笑、改变话题或是将矛盾转向,回问:“你为什么想知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一九八○年在全国师范教育会议上向人民教师提出了三条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比较渊博的知识”。教师要饱学而有识,否则,就无以教学生。语文教师尤其是这样。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个比喻生动地解释了“比较渊博”的含义。有人认为,中学语文教师教的都是基础知识,知识面不必多么宽,知识底不必多么厚,只要象“清凉油”那样到处都能用就行了。这是一种无知的看法。试问:知识不“深入”,哪能“浅出”?不“居高”,哪能“临下”?“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能博喻始可为人师”。(《学记》)要努力达到苏东坡提倡的“博观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儿子问我:“爸爸,你认识你爷爷吗?”我笑着回答:“笨家伙,我怎么会不认得自己的爷爷呢.”我认为儿子跟我开玩笑,问“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捣蛋问题. 接下来,儿子非常认真又略带伤感地说:“可是,我不认识你的爷爷,就是我的太爷爷.”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如何贯彻启发式(废止注入式)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在华主席领导全国人民粉碎“四人帮”,贯彻十一大路线,抓纲治国,迎头赶超世界科学技术的先进水平的大好形势下,我们重新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十大教授法,深入地研究、贯彻,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启发式教授法,是十大教授法的第一条。我们理解,它的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地讲,就是启发、调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独立分析、综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文中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你不给他这个钥匙,那有多少宝贝他也没法子拿到手。”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我们语文教师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在这一过程中,恩格斯不仅以他独特的道路和方法对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发、推动作用,而且还独立探索并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部分重要原理。但不能因此否认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中的主导地位,广松涉的“恩格斯主导说”错误地理解了这一关系。“恩格斯主导说”提醒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恩格斯。  相似文献   

20.
论太平天国时期的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在谈如何深入研究太平天国史时说:“我们不但要研究太平天国,而且要研究太平天国这一时期。”这确实是中鹄之论。受此启发,笔者感到,太平天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尚缺乏综合研究,值得认真探析。因为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不是因偶发事件一哄而起,而是经历了多年的组织准备;它的发动者和领导人不是落草为“寇”的草莽英雄,而是诵读经史,曾梦昧追求科举功名的士子。无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